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2020-11-03 13:55:47)
标签:

香山的古桥

杂谈

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桥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景观。香山(静宜园)作为以自然山林地为选地的清代皇家园林经典之作,其园内的古桥设置众多,现存大小共计有40多座,多为青云片石或条石砌筑而成。香山历史中的古桥设置,不论是在建筑风水、勾连园路、引泉造景,还是在林间跨谷壑、驻足赏景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着古人“依山就势,因借自然、崇尚自然”的理念。
  
       自山下至东宫门的御路上,要通过两座桥。
       第一座位于现香山派出所门前,文保单位命名北辛庄石平桥,为花岗岩砌筑而成,桥下设有五孔,用以泄洪,桥长18米,宽5.4米。现结构完好,在古桥前后两端有新修桥楹杆,桥面现为柏油路面,石桥栏杆有水泥修补痕迹,表面有黑色沉积物,栏杆两石之间有裂痕。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北辛庄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第二座位距东宫门不足百米,为青石一孔券型拱桥,为园林景观桥,桥长13米,宽5.7米,桥身两头宽7.9米。历史上,桥两侧设雕花栏板,柱身满雕吉祥花卉纹饰及莲瓣纹苞柱头,精巧而华丽,尽显园林皇家气派。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东宫门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之首的勤政殿前后各设一桥。
        殿前石拱桥横跨月河,长11米,宽3米,为全石结构,单孔高拱,桥上八对石望柱和护栏,石桥基础金刚墙采用的是旧石料。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勤政殿前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桥拱券顶两侧各有一只螭状吸水兽,吸水兽整体瘦长,嘴前边沿半圈凸齿纹,两条须粗壮,眼眉长,带卷纹,叶状耳,一对粗圆鹿角,鬃毛长长分束向上飘然,有向下俯冲的动感,个性化十足。

       勤政殿后假山环卫,体现着“面水而依山”的特点。假山上有护河,河上石平桥正对勤政殿后身。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勤政殿后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致远斋位于勤政殿西北角,有两座石桥。
       致远斋南门垂花门前建有一座汉白玉石桥,桥面石呈天然粉色图案,整座桥古朴而典雅。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致远斋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致远斋内韵琴斋与听雪轩之间横跨池塘小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横跨池塘小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虚朗斋(现香山饭店)为帝王之寝宫,康熙帝御题“涧碧溪清”,乾隆御题“濠濮想”,皆以临水引桥入宫之布局。旁边有一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虚朗斋(现香山饭店)石桥
 
       昭庙前鸭子河上架单孔拱桥。石拱桥建筑为汉族风格建筑,桥长12米,宽2.6米。桥上有八对望柱、七对栏板,桥头抱鼓石。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昭庙前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知乐濠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是香山寺前的方形放生池,正中架有一座单孔石桥。池内鱼儿浮游,如行空中,自得其乐。于是乾隆引濠梁之辩的典故将其题名为知乐濠。知乐濠石桥长11米,款3米,桥外口宽3.7米,桥上八对莲花顶连珠束腰望柱,五对镂空护栏,桥头抱鼓石望柱上刻有精细的浮雕大叶小花图案。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知乐濠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桥面为青石板铺砌而成,其栏板由于毁坏填补,汇集了明清时期的宫式禅杖样式,其栏板有盘子净瓶、单龙戏凤、缠枝莲等图案;望柱雕刻有莲瓣柱头、池子柱身石榴柱头、花饰柱身莲瓣柱头、龙凤牡丹柱身莲花苞柱头、花饰柱身石榴柱头、龙纹花卉柱身莲花苞柱头等多种式样,特别是有一个柱身上雕刻有“龙在上而凤在下”的图案,可谓样式多变、工艺精湛。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特别是有一个柱身上雕刻有“龙在上而凤在下”的图案。
暗示慈禧的地位高高在上。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香山碧云寺内建七座石桥,分别位于山门殿前、大雄宝殿前、金刚宝座塔前、含清斋院内及水泉院内。
       第一座位于山门殿前,名为“危桥跨涧”,即元代碧云寺十景之一,其桥栏板为明代改建,栏板柱由地栿、栏板、望柱、抱鼓石组成,桥身整体雕刻细腻,极为考究。抱鼓石上雕有莲花瓣角背头。柱身及栏板满雕有吉祥花草,十字绣球、龙戏牡丹图案等。此桥长10.8米,宽5.2米,桥下为一条约50米的深涧,把东西两地相隔,不经其桥是无法进入寺院的,其桥奇特设计,鬼斧神工,奇妙无比。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山门殿前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第二座是大雄宝殿前放生池上的石桥,其桥面为青石质地,两侧立汉白玉栏板,上雕刻行龙戏珠、卷草花卉等,望柱为莲花苞柱头图案。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大雄宝殿前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第三座是金刚宝座塔院中的石桥,该桥为青石一孔拱桥,栏板上雕刻有“落盘子”、净瓶荷叶,望柱雕盘子、石榴柱头,抱鼓石内雕刻海墁卷草文、麻叶头,鼓心内转角莲花纹,单孔拱券,两侧龙门石各雕戏水兽头。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金刚宝座塔院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水泉院中的洗心亭地处四面环水,三面皆有小桥相连。
       第四座位于洗心亭东面,为一座汉白玉质地跨池石桥,为乾隆时期的建制,为罗汉栏板,垂头地栿及抱鼓石雕刻了素云子。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洗心亭东面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第五座位于洗心亭南侧,为青石板桥通往“清净心”处。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洗心亭南侧青石板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第六座位于洗心亭西侧,为太湖石石桥联通着试泉悦性山房,其桥设计精巧别致。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洗心亭西侧石桥(途中红衣人所在处),此图显示了三桥位置。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西侧为太湖石石桥
 
       第八座位于碧云寺含清斋院内,是含青斋与涵碧斋间池塘上的一座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含清斋院内池塘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见心斋位于昭庙北侧山岗之上,南北两侧为沟壑,是一座依山而建的环形庭院,设南、北、西三座门,每座门外各建有一座石桥,以泄山洪。
       见心斋南石桥,位于由见心斋至琉璃塔的山道间,石桥横跨在近10米的山沟上,石桥南北走向,长14米,宽5米,单孔石拱桥。为全石结构,桥基础和石拱券是青白石料码砌。石桥拱券顶各有一只螭状吸水兽。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见心斋南石桥正对见心斋南门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见心斋北石桥位于由东前往见心斋北门的山道间,石桥东西走向,单孔石拱桥。为全石结构,桥基础和石拱券是青白石料码砌。石桥拱券顶各有一只螭状吸水兽。
       见心斋南北两座石桥均为青石质地,一孔券洞平桥,采取平桥券桥相结合的做法,青石栏板取料完整,图案素朴而雅致,其桥的龙门石上雕刻的戏水兽,双角上曲,颈配项饰,双臂直伸,鳞甲骨节逼真。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见心斋北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见心斋西石桥通往昭庙的琉璃宝塔,此桥与见心斋南石桥处于同一条沟,两者相距约200米,造型类似,由于地势不同,显得稍矮。石桥南北走向,长14米,宽5米,单孔石拱桥。为全石结构,桥身全部由条石码砌,石桥拱券顶各有一只螭状吸水兽。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见心斋西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眼镜湖石桥位于眼镜湖中间,两泓平静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桥相联,形似眼镜,故名。眼镜湖石桥上有六对望柱、五对栏板,桥头抱鼓石。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眼镜湖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玉乳泉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顺山地蓄有六个池沼,其正殿前的池塘上横跨一座石板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玉乳泉石板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玉乳泉西100米处的山路上有一座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玉乳泉西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翠微亭南侧100米的园路上,跨山谷架有一座古石桥,驻足桥上可观赏到山水翻涌而下的景观。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跨涧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勤政殿南70米处过涧石桥,通往翠微湖、双清别墅、香山寺。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过涧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芙蓉坪院门前50米处有一座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芙蓉坪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从芙蓉坪下山的路上有一座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翠微湖东北角有一座闸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闸桥
 
       翠微亭旁有一座石平桥,三块条石组成。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翠微亭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雨香馆最西侧揽秀亭,是建在桥梁之上的四柱景观亭,雨季可观山洪奔流而下,桥下山水哗哗作响。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雨香馆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双清别墅北门有一座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双清别墅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松林餐厅西门前有一座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松林餐厅石平桥

       香雾窟北侧有一座石平桥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香雾窟石平桥

       小白楼南侧有一座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小白楼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从小白楼去往致佳亭的路上有一座石平桥,位于知时亭南60米处。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知时亭石平桥
 
       乾隆皇帝御题“飞秀”刻石的路旁有一座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飞秀”刻石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延月亭旁有一座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延月亭石平桥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森玉笏下石平桥可去往云巢亭。

708、香山(静宜园)的石桥
森玉笏石平桥

       香山的古桥设置,历史久远,不但在梳理自然降水、山洪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利用天然山泉水造景,成为重要的景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