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2018-11-13 14:09:51)
标签:

先农坛

庆成宫

太岁殿

天神坛

地祗坛

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先农坛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于正阳门西南,与其东面的天坛建筑群相对应。先农坛始建时建制沿用明初旧都南京礼仪规制,将先农、山川、太岁等自然界神灵共同组成一处坛庙建筑群。嘉靖十年(1513年),于内坛墙南部增设天神坛、地祗坛,形成先农坛现今布局。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国家级文保碑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先农坛现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是传播建筑文化的窗口。通过文物、图片、照片模型和录像,介绍我国传统建筑发展。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门票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国家级文保牌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罗哲文题写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先农坛鸟瞰全图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先农坛的全部建筑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平面为北圆南方的长方形。外坛墙东侧开有外坛北门和外坛南门。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外坛南门(先农坛体育场东门)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外坛北门(位于永定门内大街)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外坛墙

 
       内坛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开设大门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东天门(现为育才学校西门)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南天门(现为育才学校南门)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西天门(现在居民区内)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北天门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这是在内坛南墙向东与外坛墙连接的延长线上的一道三座门,向北正对庆成宫宫门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内坛墙


       先农坛共有建筑群五组:1、庆成宫;2、太岁殿(院落含拜殿及其前面的焚帛炉);3、神厨(包括宰牲亭);4、神仓;5、具服殿。另有坛台四座: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地祗坛。这些组群建筑与坛台基本都坐落于内坛墙里,仅庆成宫、天神坛、地祗坛位于内坛墙之外,外坛墙之内。另外,内坛观耕台前有一亩三分耕地,为皇帝行藉田礼时亲耕之地。

1、庆成宫

       庆成宫是皇帝在行耕耘礼后休息和犒营随从百官的地方位于先农坛内坛东北部,与内坛的几组建筑基本处于东西同一方位上,庆成宫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宫门、内宫门、大殿、妃宫殿。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宫门(现在先农坛体育场内)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内宫门(位于居民区)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内宫门内侧台阶雕刻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东门(位于居民区)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西门内侧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庆成宫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殿前日晷底座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日晷现存放与神厨院落的文化展室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庆成宫后的妃宫殿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后殿及东配殿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后殿及西配殿


2、太岁殿

       岁殿建筑群是为祭祀太岁及春夏秋冬等自然神灵之地。其东邻神仓,西近神厨,南为俱服殿,位置基本在先农坛内坛建筑的中心地带,建筑体量为先农坛之最。太岁殿组群建筑占地约9076平方米,内有四座单体建筑,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拜殿、太岁殿,东西两侧各有厢房11间。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太岁殿院落各殿现古代建筑展室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远望拜殿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穿过拜殿后远望太岁殿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古时院落内照明灯具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太岁殿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太岁殿内原供奉陈设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西配殿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东配殿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太岁殿院落展陈国家一级文物:隆福寺藻井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太岁殿东南侧的燎炉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神厨

       神厨院落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祭祀先农坛内诸神准备牺牲祭品及存放先农神牌位的地方。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神厨院落大门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神厨院落现为先农坛历史文化展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院落内东西各一座井亭,这是东井亭。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历史文化展内展品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宰牲
宰牲亭的屋顶形式为重檐悬山顶,这种形式在国内现存的明代官式建筑中是罕见的,被誉为“明代官式建筑中的孤例”。


 
4、神仓

       原为明代旗纛庙,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改建为神仓。明清时期,皇帝亲耕的耤田收获下来的粮食就储存在这里,用于京城皇家坛庙的祭祀。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神仓大门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院内正中的收谷亭,两侧厢房为粮仓和碾房。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神仓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为了便于通风换气,防止谷物发霉,在仓房上都开有气窗。


5、具服殿

       具服殿是皇帝亲耕之前的更衣之所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具服殿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具服殿内乾隆手书的内牌匾

 


       坛台四座:

1、观耕台

       观耕台是皇帝观看大臣行耕耤礼的观礼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砖石结构,须弥座以黄绿琉璃砖砌筑,装饰精美。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观耕台南是皇帝亲耕耤田,即一亩三分地。按照古代礼制的规定,皇帝要亲自在藉田里象征性耕种,以示天下以农为本。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2、先农坛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砖石结构的“先农坛台”,坛台座北朝南,四面各建有八层台阶。明清时期,仲春时节皇帝亲临或遣官来此拜祭先农。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天神坛
 
       明嘉靖时根据典章制度改革的需要,自太岁殿内移出的风云雷雨、山岳海渎等神灵于先农坛内坛南门外设天神坛、地祇坛予以供奉,以祈求风调雨顺。天神坛为方形,一层,南向,四出陛,各九级。坛北建四座青白石龛,分别供奉云、雨、风、雷诸神牌位。坛壝墙呈方形。神坛、地祇坛合称神祗坛,形制现已无存。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这是神坛(右)、祇坛示意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残存于永定门西街的天神坛南门,左侧门被楼房占据,右侧门还存在。
  
 
4、地祗坛
 
       原地处内坛南门外,坛为长方形,一层,北向,四出陛,各六级。供奉五岳、五镇、五山、四渎、四海、京畿大川、京畿名山、天下大川、天下名山。这些供奉分置于九座石龛中,石龛全用青石制成,分别雕刻山、水纹饰。现已将它们移至太岁殿西南安放,以绿色植物示意地祇坛原有形制。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地祗坛示意图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现存于成教学院内的棂星门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地祗坛神龛全景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各神龛供奉的牌位如下: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京畿大川之神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京畿名山之神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四海之神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五镇之神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五岳之神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五山之神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四渎之神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天下名山之神龛

390、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先农坛
天下大川之神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