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儿子成长记录 |
讲语法原理的框架,我比较喜欢谢瑞和旋元佑的,经过比较,我觉得还是旋元佑的更好。就语法框架来说,我觉得有两个原则:
A 拆分的最小单位,就是把构成元素,分开来,而且分的越独立越好,以后讨论的是组合的问题。
B 还原,就是把特殊问题,还原为更具统一性的一般问题
以此考虑,旋元佑的拆分更细,还原为从句更彻底。
从以上要点,我来举几个例子:
一、拆分更彻底,be看成动词,这如同核爆炸
比如时态来说,就拆分成两种时态:一般式和完成式
作为一般式,看两个例子:
He is playing.
这个句子,动词是什么?传统语法可能认为是play
但这里可以把is作为动词来看,后面playing就是看成动名词做形容词性的补语,表明一种状态就可以。
He kills the tiger
这里动词是Kill
这样以上两个句子,可以统一看成如下:
He+不及物动词be+补语(这里是Playing)
He+及物动词Kill+宾语(the tiger)
那么这里的be,就当动词看,和Kill一样。
Kill有过去的变形killed ,be也有过去的变形was/were
只不过,be还兼有助动词功能。比如
Is he playing?
Does he kill the tiger?
**说这里了不得的什么呢?
进行时被消灭了,看成形容词补语而已。
不定式也一样看成 补语
He is to kill the tiger. 一样,动词就是is,后面看成补语。
这样谢瑞的所谓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定式时态,根本不存在的。
二 还原为从句之后再判断
现在分词,还原为主动语态的句子。
过去分词,还原为被动语态的句子
不定式,还原为情态动词+动词的句子。
还原之后,再利用合句的知识来判定。
这样,所谓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不定式等,都消失了,原来它们都是从句。
小结:这样,很多语法现象,原来就是句法规律啊?激动人心的整合到一起了。谢瑞的书,就差的远了,没把语法和句法这么精妙的整合。谢瑞只是说,从句这块很简单,一笔带过了。
所以,我就以旋元佑为基准了。
在我看来,结构清晰,如同水晶一般晶莹剔透,可谓妙到豪巅。
谢瑞没法和旋元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