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上有人说:所谓“控制回撤”,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心理安慰,是无知恐惧的另一种表现。
看到这样的观点,我感到非常吃惊。
霍华德·马克斯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在股市里挣钱很容易,难的是不把挣到的钱再还给市场。对此我深有体会。进入股市的第一年和第三年,账户市值都翻了倍,但次年又都还给了市场先生,还搭上了点儿本金。这两次过山车使我彻底领悟了老话儿里讲的:创业难,守成更难。
人一旦膨胀,就会犯晕。当年希特勒如果收敛一下野心,固守已经占领的欧洲国家,别去找苏联的茬,估计德意志的版图要比现在大好几倍吧。
控制回撤是所有价值型投资者的看家本领。你若不信,可以去看一下沃尔特·施洛斯、塞思·卡拉曼等伟大投资者的数十年的成绩单,在亏损年度里回撤幅度从没有超过10%。
为什么中国的基金经理鲜有常青树,就是因为他们多次在熊市环境下出现了40%以上的巨幅回撤,这意味着把若干年辛辛苦苦积攒的利润咔嚓一下全部抹掉了。长期复利的要旨不在于你持有了什么伟大的公司,而是在于你控制回撤的能力。
很多散户朋友都艳羡投资大师的长期投资业绩,我们经常听说这样一句话:如果多少多少年前把钱交给大师,几十年后会变成多少多少钱。但是,你看到了他们控制回撤的能力了吗?
范伟有句很经典的台词: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来的,我只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我们普通投资人不要光看人家是怎么挣钱的,重点是保住追润。
所以说,保住利润就是成功的开始。挣一倍又亏掉50%,有意义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