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券商、私募们一张口就是“高科技、消费将引领A股走出一波长牛市”之类的话,代表人物非杨首席莫属。这位首席大人一发文章,立马恶评如潮。但其心理素质之强,与玫瑰先生和大校先生有得一拼,已达到“厚而无形”的境界。
高科技?我一向不看好这一板块。什么时候会看好呢?等到基础研发(而不是应用)与欧美日诸强平起平坐的时候;等到全球大学前10强不是什么哈佛、耶鲁、剑桥、牛津而是清华、北大、浙大、南大的时候;
至少,也要等到中国人获诺奖的人数(我指的是自然科学)全面超过小日本的时候。再怎么,也得多出几个屠呦呦吧?
医学、医药是应用最新科技成果的领域之一,30多年来,一直是谁领先,谁跟进,我最清楚。
其它领域呢?有几个华为?
在这里,我想多说一句:我觉得媒体不应该把任总架在火炉子上烤,这样可能会毁了华为。他是一名商人,承载不了那么多本不该他承载的东西。
博士生都想当处长,因为可以优先拿到科研经费。普通医生晋正高很难,因为名额有限,院长优先。你说院长那么忙,他有时间去搞科研、搞业务吗?
这样的官本位体制,如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回到股市。2012年3月,时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曾表示:“即便是最好的公司,不管有什么样的题材,如果其股票价格已经过高,那也不值得购买”,“市盈率为40倍、50倍的股票,绝大多数会成为‘有毒的金融资产’,除非你确定它就是苹果或微软式的公司。”他好不容易把新股的发行市盈降了下来,好嘛!现在整出个“四姨太”,动辄就上百倍的市盈率,上市后能抄到上千倍。郭主席白忙活了。
前任留下的一副好牌,被打得稀烂,令人唏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