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简单看了几篇对《巴菲特2018致股东的信》的解读的文章。发现伯克希尔2018年股票投资中,TOP5中只有一家与嘴巴有直接关系的企业——可口可乐。再拓展到TOP15,又有一家——卡夫亨氏。而且,有细心的读者发现,TOP15中没有一家医药公司。
曾几何时,“不投高科技”、“你的嘴巴在哪里,你的钱就投在里”的口号响彻云霄,巴菲特的消费独占理念大行其道,你不买医药消费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但是,伯克希尔2018年末重仓股中,不是银行,就是航空、汽车、投行之类的股票,而且,苹果成了第一大重仓股。
是巴菲特又“进化”了,还是我们抱残守缺?
只要社会在发展,消费升级是必然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购买医药消费股的投资者个个都能发财。去年上半年,海天味业、涪陵榨菜、桃李面包像打了鸡血一样扶摇直上,几位消费大咖逮着这几支股票一阵猛吹,展示自己的英明远见。很多球友们也拿着巴菲特的“消费独占”的“镐头”给这几家企业猛挖“护城河”。可以想象,在这样亢奋的状态下,谁还会去在意50倍的市盈率、10几倍的市净率?
我不是巴粉,但近10年从巴菲特的重仓股的变化中发现他和老师一样,在投资策略上不是墨守成规,而是“与时俱进”。这需要我们好好学习。买消费股才是价值投资,如如不动才是价值投资,这种观点真得改改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