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某孟姓大V和某股长狂推医药板块和医药个股,我数了一下,上镜率最高的股票分别是智飞生物、长春高新、安科生物、贝达药业、片仔癀、恒瑞医药、通策医疗、复星医药、迪安诊断等。大家可以查一下这些股票的市盈率和市净率。
令人称奇的是,那位大V竟称长春高新是一支被低估的大牛股。我的乖乖,47倍的市盈率,7倍多的市净率还叫低估?
无独有偶,那位学医出身的林大师日前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说:“目前A股医药股的市盈率不高,对于有定价权的企业,估值给100倍也不过份。”私募男神陈扬帆几年前曾说80倍市盈率的创业板不贵,林大师打破这个纪录了。
结合近日一些白马股的闪崩和回调,以及医药股屡创新高的事实,我可以初步判断,机构们在白马股上开始了猎杀散户的行动,同时,一张大网也撒向了医药股的中小投资者。
“价值”大神们可能会告诉你:“优秀的企业不要卖掉,以后还会创新高的。” 不要听他们的鬼话!优秀的企业高估了必须卖掉。一是它们的下杀和垃圾股一样吓人;二是你承受不了巨额财务损失的沉重压力;三是漫长的调整会让你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
2007年买入招行、平安、中石油的人对此体会最深。
在A股市场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拿着好企业的股票再高也不卖,这是价值投资。只要你一说估值高了,应该卖出,就是投机。好像只有高谈阔论内在价值才是投资者,谈价格就是投机者。其实这不过是那些打着巴菲特旗号的机构投资者的“障眼法”。目的就是一个:把你死死地套在优质企业的山顶上。
格雷厄姆早就说过:“向最优秀的普通股支付高价,使得这些购买行为完全成为了一种投机,因为这种价格必须要有未来的增长来支持其合理性。”
格雷厄姆强调指出:“对于投机性购买来说,更高的价格也是可能的。 这种购买可能会赚大钱,但这种情况只能解释为明智或运气的投机。进一步说,很少有人能够在他们的投机操作中始终明智或走运。在缺少一种检验机制的情况下,这些人会不断受到牛市的诱惑——在这种市场氛围中,总能找到支持向普通股支付天价的特殊理由。”
格祖师在说谁呢?请对号入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