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威女士近日在微博上表示,这轮股市的慢牛与以往的牛市有一个质的区别:价值投资成为市场主流。我觉得这不太可能。价值投资永远是少数人的行为。当前的价值股受到追捧,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的主题投资、趋势投资,是资金流向价值洼地的过程,是一种机构抱团行为。但不能把购买价值股的市场趋势与价值投资划等号,价值投资的最重要的内涵是价格,即你以怎样的价格购买这些股票,而不是你购买什么样的股票。
很明显,在大盘蓝筹股上涨了50%甚至更多的情况下购买这类股票是一种趋势投资。或是基于股价还能上涨的预期,或是基于国企改革前景的预期,但任何预期都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实现,也有可能泡汤。谨慎的投资者必须为此做好两手准备。
价值投资是孤独者的行为,他需要人们在恐慌的时候买入,在兴奋的时候卖出。但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所以说如果你看到某种类型的股票受到资金追捧而大幅上扬的话,你几乎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价值投资者的行为,相反,价值投资者早就潜伏在其中,此时可能还会愉快的出售一点筹码,作为对自己信心和勇气的奖励。我经常关注“小六忠诚”的博客,自认为他是一名价值投资者——施洛斯风格的价值投资者。他很早就建议大家买入股价低于净资产的周期股,比如钢铁、银行、煤炭等。我相信他的收益是丰厚的。
价值投资者从来不跟随市场的主流观点,更不会去凑市场的热闹。相反他们“总是寻找沙漠之花”或者“全力以赴地买入失宠的公司”。很多基金经理都号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但他们有几人能像董宝珍先生那样,在伊利“蒙难”的时候大举买入,在茅台从200元跌向100元的过程中大胆加仓的?虽然我不太赞成老董持有茅台的方式(多高也不卖),但他独立思考、敢于逆市买入的行为确实体现出了价值投资的风范。
在证券市场,只有一个主流,而且是永恒的主流,那就是热门题材(包括任何类型的证券)。目前我们市场上所谓的“价值投资”不过是一场大盘蓝筹股的盛宴。既然是盛宴,那就总有结束的时候,希望我们不是买单的那一位傻子。有人用所谓的动态市盈率给一些白马股估值,说与美国漂亮50相比,中国的漂亮50还没有泡沫。这是让我们继续持股等待上涨呢?还是为机构投资者的撤退站岗呢?暂时无解。
不过,我还是愿意引用霍华德的一段话来提醒自己:我们总是听到“这个资产太棒了,价格又不太高”的言论。但无论价格高低,凭着一时狂热而争相买进绝对是出现泡沫的标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