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3600,不做跨双年牛股就空欢喜!
今天76点大涨之后,上证时隔6年站上3600点。这个时间点大涨,是不是开始启动2021年的行情,如果涨到过春节之后预期自然很好,就是跨双年行情,但具体做起来,很多事实还必须认清。
一,表面看:3600一直在拉仇恨
12月30日是最近上涨的平台突破启动日,然后指数基本就是往上涨。但如果细品上涨背后的数据,自然不令人满意,伴随上涨,实际上涨的股票数量实在一路减少。最低是昨天,涨了接近200点,结果真实涨的股票才1200多家,1/3都不到。
12月30日到1月4日上涨股票3222家;
12月30日到1月5日上涨股票2962家;
12月30日到1月6日上涨股票2314家;
12月30日到1月7日上涨股票1544家;
12月30日到1月8日上涨股票1546家;
12月30日到1月11日上涨股票1214家;
12月30日到1月12日上涨股票1348家。
好在今天有一个好的迹象,就是上涨股票总算数量有了明显的拐头。这是给了所有没有卖消费股、新能源、军工的朋友一点希望。
二,深度看:又要有爆发了
如果一个创新高的上涨中,大多数股票都是跌,那么这种指数上涨或者稳住,往往被认为是在粉饰。但这次实际是货真价实的上涨。因为资金确实在是在不断进入,并且进入规模越来越大。基金热卖是显而易见的,北上资金不断进入,也是明摆着的。并且伴随资金不断进入,如果市场反而往下走的话,不用太久,就会出现一次强力修正,甚至形成行情突破。这点在2018年之间出现了多次,而最近显然也有这种突破的雏形了。
三,实际看:2020年7月以来都一个套路
但这个市场,显然知道震荡的背后、上涨的背后,多数股票在下跌;即便知道,后面市场有很大的机会突破。但如果不清楚后面机构资金会在哪些板块里发起攻击,依旧是没用的,很容易再次进入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怪圈。
这点人人都要面对,包括我自己也必须面对,而我采用的方法就是捕捉那些「机构蓄势」后的攻击。这点并不难办,大家也可以到应用市场,装好一个「博尓系统」的手机应用,自己来量化交易。只要看到股价震荡、调整、上涨缓慢的股票背后,橙色的机构库存不断增加。那就是看到「机构蓄势」现象。这种现象出现,实际就是机构资金在里面积极动作,之所以股价没涨上去,或许是当时机构之间还没达成共识,所以不敢做上去。但只要这种状态多持续几天,就说明机构资金一定是共识了,否则不可能股价不涨,机构资金还能一直积极活跃的,机构库存持续不断的。
就像今天医药商业股因为消息有异动,实际在去年12月中旬,医药股里带头的恒瑞医药,新能源里带头的寒锐钴业,突破之前,都是明显的橙色机构库存持续不断。并且这不是一时的现象,去年7月以来几乎任何一个热点板块,从低价创业龙头天山生物到资源股龙头郑州煤电、再到青青稞酒,再到彩虹股份、江西铜业、悦心医疗、恒瑞医药、登海种业都是如此。这就是去年7月以来,机构资金的攻击节奏。
四,防备假冲关
相反,如果没有这个节奏。准备期间,机构库存是消失的,哪怕尝试突破攻击都很容易功亏一篑。就好比名臣健康曾经有过一次典型的突破高开,但实际当时机构库存早就消失,机构资金并不认可上涨,所以貌似突破了,结果失败,反而变成骗线。
眼下市场,别看震荡纷乱,实际从量化的眼光去看差别,还是很容易理清脉络的,这方面大家可以到应用市场,装好一个「博尓系统」的手机应用,自己去量化。同样震荡的股票,最差的就是震荡中机构库存消失的股票,随时可能破位。相对中等的就是机构库存起伏不定的股票,有机构在做,但方向不明,看缘分。最好的就是有「机构蓄势」现象的股票,这是准备攻击,随时有机会爆发的品种。

免责声明:博主所发内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新浪财经网站提供此互动平台不代表认可其观点。新浪财经所有博主不提供代客理财等非法业务。有私下进行收费咨询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属于非法个人行为,与新浪财经无关,请各位网友务必不要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