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并实施方案

(2014-05-12 20:23:31)
标签:

教育

分类: 规章制度

迁安市扣庄乡扣庄中学、陈官营中学合并

实施方案

(草稿)

 

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我乡初中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我乡拟于今年秋季开学前,完成扣庄中学、陈官营中学两所初中学校的合并工作。为确保顺利平稳地推进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河北省政府《关于规范农村教育学校布局的意见》的要求,按照《迁安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3-2015年)的安排部署,围绕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兼并、整合、重组等方式,改造薄弱学校,推动学校高水平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

本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为目标,采取以强并弱的办法将扣庄中学、陈官营中学合并,将陈官营中学学生并转到扣庄中学,实行寄宿制管理,校名为“迁安市扣庄乡扣庄初级中学”。通过“教育管理一体化、师资配备合理化、基础设施标准化、质量评价科学化”建设,把扣庄中学打造成为“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目标明确、办学行为规范、办学条件达标、师资配置合理、教育质量优化”的名校,促进学校内涵式均衡发展。

三、现状分析

扣庄初级中学:扣庄初级中学位于迁安市市区东6公里,学校占地面积50808平方米,现有初中教学班23, 在校生1022人,教职工81名。2007年以来,该校依照“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所形成了科学的学校管理、良好的校纪校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较好的硬件设施、优异的教育质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较高的社会声誉,是一所规范化办学水平较高的优质学校,是我市2013年确定的首批名校培养对象。20127月,实施的“迁安市扣庄乡扣庄初级中学改、扩建工程”(见附件1已经完工,学校容量进一步扩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现可容纳10轨(30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就读、800名学生就餐住宿,各功能室齐全,设施完善。良好的硬件条件、强大的软件支撑,为该校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官营初级中学:陈官营初级中学位于陈官营村西,学校占地面积    平方米,现有初中教学班  , 在校生   人,教职工   名。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该校出现了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办学规模逐渐萎缩、办学条件落后等诸多现实问题。根据《迁安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3-2015年)的安排部署,已经纳入撤并范围。

四、合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家长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让更多的孩子享受良好的校园环境、较好的硬件设施、优秀的教师资源,根据两所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采取强校兼并弱校的办法,是解决两校发展“瓶颈”的理想办法。

(一)合并的必要性

    1.两校合并是解决学生上学远问题的需要。近年来,“解决学生上学远问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我乡受地域因素影响,部分学生上学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等问题也日显突出(见表一、表二),不仅学生身心疲惫、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令家长担忧,也给我乡初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通过两校合并,对扣庄中学实行寄宿制管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表一:陈官营中学辐射自然村距离统计表(单位:km)

服务村

郎庄

张沟

田庄

唐庄

古松庄

东牛山

东里庄

西里庄

陈官营

任庄

距离

5.5

5.5

5

3.5

3

2.5

2

2

2

1

 

表二:扣庄中学辐射自然村距离统计表(单位:km)

服务村

阿兰庄

上阶地

潘庄

西

邓新房

距离

6

5

4.5

4

4

3.5

3.5

3.5

3

3

3

3

2.5

2

1

1

1

2.两校合并是推动全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多年来,由于人口出生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使两所中学形成了从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到办学水平强弱悬殊的发展格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国家、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要求“各地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根据《迁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要求和部署,将扣庄中学和陈官营中学进行合并是推进我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实现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关键举措。

3.两校合并是做强做大扣庄教育品牌的需要。扣庄中学多年来一直是我市农村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2013年又被确定为我市首批名校培养对象。长期以来,该校不管是中考质量,还是体育艺术教育都走在了迁安、唐山乃至河北的前列,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两校合并后不仅推动了我乡初中学校的标准化建设,而且实行集中管理,使财力、人力、物力发挥最大效益,有助于提高教育竞争力,扩大扣庄教育的品牌优势,尽快使扣庄中学成为享誉一方的名校。

(二)合并的可行性

1.落实规划要求,符合现行政策。“将扣庄乡陈官营中学合并到扣庄学校”是《迁安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3-2015年)中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的具体任务,该规划已呈报省政府备案,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及河北省政府《关于规范农村教育学校布局的意见》中有关学校撤并的要求

2.基建项目完工,具备使用条件。“迁安市扣庄乡扣庄初级中学改、扩建工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及河北省政府《关于规范农村教育学校布局的意见》学校撤并应先建后撤,保证平稳过渡”要求已经完工。该项目是综合考虑我乡初中教育发展的实际,严格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中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1215612”的标准进行建设的,现具备使用条件,应尽快投入使用,避免资源闲置浪费。

3.资助体系完善,家庭负担较轻。我市2008年就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一免两补”工作实施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生进行资助将免除宿生每生每年250元住宿费,补助初中寄宿生生活费每生每月70元,补助中学寄宿生交通费,每生每年100元,能够解决大部分困难寄宿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问题。

五、合并后学校规划

(一)学校规模

学生情况

2014-2015

2015-2016

2016-2017

2017-2018

2018-2019

走读生

652

629

658

779

884

寄宿生

461

452

456

404

535

合计

1113

1081

1114

1183

1419

(二)岗位设置

1.教学岗位(共75人)。两所学校初中合并后,七年级共有学生347人,教学班8个,班均43.38人;八年级共有学生379人,教学班9个,班均42.11人;九年级共有学生381人,教学班9个,班均42.33人。根据学生数和班数核定(1107/19=69.19=69人,26*3.1=80.6=81人,69+81=150/2=75人),合并后需设岗75个。

2.寄宿管理岗位(共13人)。合并后预计住宿学生400人左右,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对寄宿生的管理需安排宿管岗位12个(男6人,女6人),分成三组进行宿舍管理(每组男2人,女2人),食堂采买岗1个。

3.其他岗位(共5人)。根据实际需要需增设专职网管岗位1个,电工岗位1个,体育器材管理员岗位1个,图书管理员岗位1个,食堂宿管中层管理岗1个。

综上所述,实现合并后共需设岗教师93人。

(三)管理思路

    针对学校合并后学校的管理工作 ,扣庄中学已经拟定了《扣庄初级中学半寄宿制学校管理实施方案》(见附件2,对学校的今后管理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六、具体工作安排

(一)撤并学校学生安置

陈官营初中2014年暑假后7-9年级学生(七年级新生由扣庄中学负责完成招生工作,直接由扣庄中学接收),全部迁转到扣庄中学对应年级,按照均衡编班的原则统一编入班级。其所辖田庄、唐庄、郎庄、张沟、任庄、东牛山、东李庄、陈官营、西李庄、古松庄村的学生,全部安排寄宿。

(二)撤并学校人员安排

根据合并后扣庄中学岗位需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制定选聘办法(见附件3,两校教师统一选聘,通过选聘结果进行对两校教师进行合理安置。

(三)撤并学校资产处置

1.扣庄乡两所所初中合并后,其原有实验设备仪器由中心校统筹安排使用。  

2.撤销陈官营中学初中部后,原陈官营中学初中部的学生桌凳统一安置到扣庄中学。

3.撤销陈官营中学初中部后,计划将陈官营小学、任庄小学1-3年级撤并到陈中营中学,成立陈官营中心完全小学,陈官营中学原校址作为陈官营中心完全小学校舍。  

4.原陈官营中学初中部的债务划归合并后的扣庄中学,由扣庄中学处理。

(四)接收学校招生区域调整

扣庄中学原招生范围:扣庄、寺前、蟒山、寺后、潘庄、十里营、吉王庄、刘家村、毕新庄、半坡营、上阶地、安新庄、兰若院、阿兰庄、邓新房子、西晒甲山、东晒甲山村,共17个村。

两校合并后招生范围:扣庄、寺前、蟒山、寺后、潘庄、十里营、吉王庄、刘家村、毕新庄、半坡营、上阶地、安新庄、兰若院、阿兰庄、邓新房子、西晒甲山、东晒甲山村、田庄、唐庄、郎庄、张沟、任庄、东牛山、东李庄、陈官营、西李庄、古松庄,27个村。

(五)接收学校学生安置

按照均衡编班的原则统一编入班级,根据实际统筹考虑部分学生的寄宿问题。

(六)接收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为充分满足两下合并后教育教学以及住宿需要,计划投资315.2万元对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详见附件4

七、实施步骤

(一)拟定方案,请示汇报阶段20143月)

这一阶段主要做好意见征询、召开座谈会等调研工作,初步拟定实施方案、组织讨论、论证等工作。向市教育局、扣庄乡人民政府提出两校合并的请示汇报。积极争取扣庄乡政府和陈官营中学所辖区片村两委的支持。

(二)宣传动员,摸底调查阶段20144-5月)

 深度了解民意和撤并学校学生、教职工的思想动态,认真分析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学校合并的优势,做好意见征询;准确调查了解学校现有教师数、学生数以及校舍建设情况、教学设备配备情况、学校债务情况等,拟定合并后学校投入预算,做到情况清、底子明。

(三)完善设施,组织实施阶段20146-8月)  

根据合并后学校投入预算安排,积极进行手续跑办和物品采购,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满足学生学习、寄宿需求。积极稳妥的做好撤并学校学生、教师的安置和学校资产的处置等,全面做好接收工作。

八、保障措施  

(一)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此次学校合并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成立由扣庄乡政府主抓教育领导、中心学校校长任组长组长、副组长,由两所初中学校校长和撤并学校所辖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三个领导小组(见附件5

(二)强化宣传动员,达成思想共识。

乡政府、村委会、中心学校、学校要高度重视此次学校撤并工作,积极采用形式多样,师生、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方式,讲深讲透合并学校的优势,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工作,促进扣庄乡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落实惠民政策,确保学生安心。

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给予享受迁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一免两补”教育惠民政策,并由接收学校对其中的特困学生给予必要的资助。

(四)强化规范管理,提升办学质量。

积极学习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现代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加强对接收学校人、财、物的管理,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建设平安、和谐、优质学校,用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来赢取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五)严肃财经纪律,确保顺利交接。

严格实行交接问责制,对撤并学校财务、财产进行全面清理和准确登记,严格对学校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核,以学校为单位按时完成撤并学校学生整体交接,做到财产清理登记不隐瞒遗漏,经费收支审核实事求是,学生平稳交接并安心学习,所有移交手续规范齐全。

   

    附件1:扣庄乡扣庄初级中学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附件2:两校合并后学校管理思路

附件3:两校合并后教师选聘原则与方法

附件4:两校合并后学校投入预算

 附件5:扣庄中学与陈官营中学合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迁安市扣庄乡中心学校                     

                             2014年3月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分类橱窗文化
后一篇:合并方案附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