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邬达克的故事和启迪

(2015-12-19 22:05:26)
标签:

传奇与真实

偶然与必然

才情与感情

分类: 邬达克专题

       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人,上了点年纪,一定对上海的很多老建筑有感情。邬达克和他所设计的著名建筑,在上海人的心目中,更有着特别的地位和分量。

                                         “传奇”与“真实”

       邬达克的经历,邬达克的命运,邬达克的设计建筑成就,充满了传奇色彩,近一个世纪以来还带着一大串的谜团。他以逃亡战俘的身份一文不名来到上海的时候,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治好腿伤,然后挣点钱,能够攒够回国的路费,尽快回到亲人身边去。那时候,他自己都无法想象,七年后他会成为上海滩一位大名鼎鼎的建筑设计师,开办了自己的打样行(设计事务所),成为被上海广大业主高度信赖的大腕级人物;更不可能想到,九十多年以后,上海还有那么多人对他念念不忘,在研究和怀念他的人生,在保护他的建筑遗产,在发扬他为建筑文化所做的贡献......

http://s8/mw690/003d7KX0gy6XTYASHC737&690

http://s12/mw690/003d7KX0gy6XTYC477Z0b&690

http://s6/mw690/003d7KX0gy6XTYCQEtf35&690
       但是,谁能知道,在这样的传奇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难困苦、酸甜苦辣?邬达克是一个从奥匈帝国时期极其偏僻的小城镇比斯特里察的建筑世家成长起来、注定要继承建筑师祖业的年轻人,他的醇厚,他的专注,他的执着,他的本色,决定了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也许从他自己的角度看,他的经历一点也没有传奇感,而是百分之一百与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作不懈奋斗的真实。他来到上海以后,给远在故土的家人写信,描述自己在战俘营跌断腿骨的情形,他会运用自己的设计绘图的专业特长,画了一张很正式的图纸,把腿骨断裂伤情描述得一清二楚,让家人了解自己受伤腿骨的位置和伤情。

http://s14/mw690/003d7KX0gy6XTZcjQpDcd&690

       他在当了建筑事务所老板以后,承揽了大量工程的设计建造。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他经常非常烦躁,一旦在建筑工地上发现有不按施工规范标准、影响工程质量的现象,他会非常暴躁地骂人甚至动手打人,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份和曾经伤残的身体,在他看来,信誉比一切都重要。一生漂泊流离的经历,使他在65岁的年纪就猝然离世,这也许与他曾经的工作狂状态、跟他的真性情不无关系。1947年他离开上海之际,在给家人的书信中曾经用“飞翔的荷兰人”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这更清晰地表露了他真实心情的痛楚。“飞翔的荷兰人”是18世纪末期流传于欧洲的艺术典故,它是一艘永远飘泊无法回到故土的幽灵船的名字。邬达克在不得不离别上海的时候,却又因为种种政治、经济境遇中的原因,无法返回故土故乡,在这前路茫茫不知所之的情况下,他满腹的悲凉可见一斑。

       如果说,邬达克身上有十分传奇的话,那么更有九十分的真实,如此,才是百分百的杰出建筑师邬达克。

                                              “偶然”与“必然”

       邬达克来到上海,可以说是纯属偶然。假如1914年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没有被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许就不会在这一年爆发,邬达克就不会在大学一毕业就被投入战场和炮火,然后变成俄国军队的俘虏,他完全可能子承父业,成为匈牙利的一名建筑大师;假如邬达克没有流落到正在迎来二十世纪建筑大发展时期的上海,也就不会有这位被上海人念念不忘的著名建筑师,上海不会有现存的一大批邬达克建筑。确实有太多的偶然,造就了邬达克。

       但是,一旦邬达克遇见上海,那么“偶然”就即刻变成了“必然”!因为,上海实在太具有“魔都”的特质了。上海因为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大门,可以划定租界丧失主权,任由欧美强国伸手攫取利益,也可以用仁慈宽容之心接受走投无路的犹太难民,成为举世闻名的诺亚方舟;哈同、沙逊、马勒等等外国贫民可以在上海发迹成为大亨,证明了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但是无数吃苦耐劳的小老百姓,来到上海也可以赢得生计,安身立命养家活口,这也证明上海更是无数勤劳朴实的升斗小民的福地。直到如今,来自农村的劳动妇女,经过培训学习,可以成为月收入万元以上的月嫂,也是同样的道理。邬达克有建筑世家的家族背景,九岁开始就被送到建筑工地上,从最低级的小工到泥瓦木匠,直到设计施工管理,刻苦见习学艺,为的是作为长子必须继承父业,12岁时,他领到了木工石工泥瓦工三张职业证书,成为父亲建筑公司的员工。后来又就读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皇家约瑟夫理工学院,获得一流大学的建筑教育背景,他所拥有的学业专长和过人才华,必定成为他成功的基石。而当年上海城市急剧发展变化的需求,恰恰成了刚刚来到上海的邬达克施展才华的机会与平台,于是,上海成了邬达克的福地,上海也赢得了邬达克这样的杰出人才,拥有了因邬达克才华迸发而造就的大批优秀建筑。由此看来,偶然的因素与必然的结果相比,分量孰重孰轻,自然不难分辨。

                                          “才情”与“感情”

       邬达克的才情,众所周知自不待言,他的大批建筑设计成果是最好的实证。然而,从现存的资料看他的个人行为,其人情感也无比丰富。说几个小故事便可以明白。

       邬达克1947年黯然离别上海。在安定地居住生活工作了将近30年之后,突然匆匆作别上海,他不怕麻烦地刻意带走了两件非常粗笨的东西,这两件东西以后一直跟随着他不断迁徙的脚步,从上海到瑞士卢加诺,到意大利罗马,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始终没有丢弃。这两件东西,一件是他长期使用的绘图桌,另一件是哥伦比亚路自住宅(即现在开放参观的邬达克旧居)客厅通餐厅的门板。据邬达克的后代在接受纪录片拍摄采访时说,这两件东西后来分别安放在邬达克两个儿子的家里使用。可以想见,这两样物件,深深地记录着邬达克在上海安身立命的历程,也牢牢地寄托着邬达克曾经在上海安居乐业的美好回忆。“阿拉上海人”,这句邬达克曾经熟悉的话语,在这位“飞翔的荷兰人”心头刻下了无法磨灭的情感和印记。

http://s12/mw690/003d7KX0gy6XTYQEBGr9b&690

http://s5/mw690/003d7KX0gy6XTYOVuvi24&690

       邬达克的情感极其顽强地体现在对建筑师职业和自己经手的作品上。四行储蓄会大厦(现国际饭店)的土建项目招标后,邬达克决定由投标报价最高,但是在业界信誉较好的馥记营造厂中标。确定之后,邬达克特地与馥记老板陶桂林深谈了一次。邬达克要求陶老板在这项工程上不要赚钞票,而要用最好的队伍、最好的工艺、最好的材料来做这栋远东第一高楼,一文钱也不要赚。做好以后,这栋楼将是馥记营造厂最大的永久性广告,你的生意也将会源源不断。邬达克的职业精神和对建筑的情感,深深感动了陶桂林,陶老板用优质工程实现了承诺,也成为蜚声海内的大营造商。

http://s1/mw690/003d7KX0gy6XTYVLxmMe0&690

 

http://s10/mw690/003d7KX0gy6XUKtdtzj29&690

http://s15/mw690/003d7KX0gy6XUKucQjQde&690

邬达克的高情商还体现在与业主的关系上。1926年,沪上实业巨子刘吉生要建造一座豪宅作为妻子40岁生日的礼物,请邬达克以“美满家庭”为背景,设计建造一栋欧洲古典样式的建筑。这栋住宅后来在1931年建成。

http://s15/mw690/003d7KX0gy6XTZ2vMzs1e&690
       为了体现这座“爱神花园”的精神风貌,邬达克在设计中融入了希腊神话的小爱神丘比特与公主普绪赫爱情故事,为庄重的建筑和室内装饰注入了别样的优雅和妩媚。在设计爱神花园的过程中,邬达克为刘吉生与爱妻刘陈定贞伉俪情深而感动,同时也为了表达对刘家给予他设计机会的感谢,决定自己出资,特地在意大利定制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普绪赫雕像,做成华贵的喷泉,赠送给刘家作为花园的主题装饰,因为他太想用爱情故事为主题来创造一个庭园建筑范式的梦想追求终于实现,以此作为设计师对业主的报答。

http://s3/mw690/003d7KX0gy6XTZ5jK9A62&690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更是历史人文的重要载体。我们在欣赏邬达克优秀建筑作品的时候,可以感知美丽,可以叹服精巧,可以折服技艺,也可以呆呆地与之对视。我们还可以感觉到,这些建筑蕴含着邬达克与命运的顽强奋斗,以及一位著名建筑师的执业精神。从中让我们领悟:“传奇”需要有“真实”的背书,即便遭遇莫大的困苦,命运也能够在脚下的坚实步伐中得到改变;“偶然”常常会导致“必然”,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先光顾有准备有才华的人;“才情”绝对重要而“感情”更不可少,唯有真情实意,才能造就人生事业的锦绣华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