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2025-08-07 04:36:06)
标签:

创造生活

珍惜生活

享受生活

杂谈

分类: 山一程,水一程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在海南,一路向西,抵达尽头,会看到什么?这里,是海南最西方的古城,名字却为——东方。千年古城,三亚或者海口两小时即可抵达。

并且,如其名。这里依然有着古老而神秘的东方传统力量。白查村的黎族女性坐在亭子里进行织着黎锦,我们小心翼翼闯入他们的精神家园,看见了中国最后一代纹面女。她们大多年岁已高,图腾纹样依稀可见。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船屋如海浪,载着这独有的命运, 在这个岛屿沉浮如梦境。2000多年的时光,这里依然有迹可循。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托大自然的福,这座小城还有着绝美的日落与灵气动人的海滩与海湾。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海洋冲刷着时光, 造就了东方最美的门面。鱼鳞洲的海面闪闪发光,渔民远行,扬起生活的风帆。黎族神山俄贤岭,被称为小桂林,有看不尽的旷野与浪漫绵延的喀斯特峰峦。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和网红的三亚与海口相比,东方这座古城有着难能可贵的淳朴与清净。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这里诞生了海南第一条干线铁路,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已穿越回如今的宁静。独特的文化遗产,原生态的世外仙境,未见过的隐世岛屿,舌尖上的美食天地。

东方,是关于海南另一面的,一切想象。

名为东方,却有着海南最美的西海岸。还有比三亚便宜的房子,比海口清净的环境,以及人文丰富的独特肌理。人们从北方闻风而来,发现这个最西部的“东方”,属实是一个被低估的小众宝藏。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而事实上,东方,本不叫东方。一开始,这座城叫做“感恩”,解放后县城被定址在黎族东方峒, 所以被称作东方黎族自治县。在黎族的语言里,方的本意是村。但也正是这样的阴差阳错,让在最西部的东方,有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里撤县立市,也就变成了现在的东方市。

51%的森林覆盖率,与越-南隔海相望的海岸线,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完好的生态,以及一年到头甚少下雨与生俱来的好天气,让东方有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在东方,能有不少让人震撼或惊艳的人生瞬间。首先,是绝美的日落。最美西海岸不是虚名,在东方看见绝美日落这句话,本身就让人沉迷。

首先,一定要提鱼鳞洲。在八所镇的海滩,这里是东方的标志。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一面连着陆地,三面环海。岩石长得重重叠叠,海滩绵长,阳光折射后的海面,像鱼鳞一样闪闪发光。据记载,鱼鳞洲的盛名,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四十年,当时就记录了这里的美丽与壮阔。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那个时候,这里就被列为风景名胜区,可知它的惊艳。海面碧波万顷,一望而无尽头。日落是鱼鳞洲的头牌,要去往尽头白色的鱼鳞角灯塔,视野最佳。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百年前,这里是海南-解-放-战-争的所在地,鱼鳞洲的石头,是防御,也是武器。百年后,我们穿过了最黑暗的岁月,迎来光明。这里就成了翘首以盼人们归来的灯塔。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独自迎风而立,坚韧沉静,守护脚下这片山海。如今,鱼鳞洲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斑斑伤痕,而若沿着石阶登上山丘,就能迎来与宽阔大海的对视。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海洋与海洋一样,海洋又与海洋不一样。大海的模样,取决于你看到它时你的模样。神秘的东方,不仅有神秘的海,还有神山。

黎族神山俄贤岭。因为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热带雨林,这座山与海南其他的山都不一样,被称为海南小桂林。

东方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因为是在山海之间,这小桂林的美誉,也带确实了点神秘与特别。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由西北向东南盘旋曲折,犹如一巨龙直冲云霄。怪石嶙峋与树木参天倒也相映成趣。相传,这是黎族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三月三的发源地。所以,有人把其称为海南仙山。也有不少旅行爱好者,因为这里的徒步难度高,把俄贤岭列入“海南难度指数top1的山”。野路上山,需要全程四肢并用,在奇形怪状的石头上来回横跳,敬畏自然,挑战自己。

但亦能碰到开阔壮美的平坦草地。一晃眼,也像神迹。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有湖泊有草坪有山峰有高大的树林,牛羊成群,不是梦中,是东方的山川秘境。这一天,人们从海走向山里。露营,躺平,看山,看水。开车一小时,感受大海在身后庇佑,山峰越来越近,太阳逐渐升起。这也是东方能给予每个人的,神秘力量。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去东方,白查村是一定要去。笑着说,这黎族的姑娘们是东方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段子,而是出自肺腑。很多人一开始因为“东方”这个名字来到海南最西边,最终都被白查村的质朴所震撼。

作为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他们才是这座小岛真正的在地传奇。白查村是黎族最后一座自然村落。也被称为黎族传统民居的活化石。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这里的黎族船型屋,已经被列为国家非遗。走进白查老村,是一间间茅草覆顶的低矮房屋。成排而行,掩映在阳光椰林之中。像一艘艘倒扣起来的船只,整体像船蓬,屋型狭长,无窗,两侧开门。屋顶厚厚的草,几乎延伸到地面。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黎族三千年的古老文明和智慧,也正是藏在这泥墙与金黄的茅草之中。千年前,黎族的祖先当年乘舟登陆海南岛时,由于没有栖身之地,就把木船翻过来居住。为了纪念祖先,黎族后人就仿造船型,如此建造。茅草吸水后再晒干,便愈发变得沉重。防潮、防雨、隔热,都是一把好手,亦有利于抵御台风的侵袭。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当然,来白查村绝不只是看看船型屋。从山海秘境走进人间,被震撼的依旧是人。

大量的黎族姐姐们,聚在村口亭子里编织黎锦。很多人不知道。黎锦,我国首个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览的非遗项目。是属于少数民族穿上身上的史书。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村口用最古老的纺纱技艺织着黎锦的姐姐,就是现今仅存的纹面黎族。中国最后一代纹面女。她们脸上和身上的纹身与图腾,被民族学家称为——“人体上的敦煌壁画”。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黎话叫做“打登”。“点涅其面,画体为鳞”在纹面黎族,二十岁的少女的成人礼,便是以纹面开启。村里有专门的纹面师在少女面部、脖子、手臂、腿上刺出深深浅浅的刺青。

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通过纹面来界定部落和家族的联系。一个村一个纹案,一个宗族一个纹案。没有图案的姑娘,被说以后会成为野-鬼-孤-魂。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德高望重的纹面师傅,一针一针地文刺,疼痛之后,这图案将伴随姑娘一生。当然,随着文明的发展,这个习俗渐渐不被人接受,已经消逝。

    现在没有年轻的女子愿意这样的纹面,我们看到的姐姐们已经是最后一代。纹案在他们的皮肤开始淡去,千年来的传承,终将化在风中。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我们在村口碰到的纹面姐姐,其实已经没有住在白查村的船型屋,而是住在旁边的新村。听说,她们有的在隔壁村经营小卖部。扫二维码就能购物,还能将山里的水果通过线上平台售卖出去。早就融入了现代生活的节奏里。就是嘛。有些过往和历史,本就应该化在古老的故事里。就像黎锦里的每一条经纬,织起来有条不紊,稳稳推着时代前进。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走出白查村,继续感受人间。去一趟八所鱼港,或者去一趟小吃街。来一碗露面,搞一碗清补凉。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吃一块东方白糕。这从秘境到人间的旅程,也算是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那份古朴的热忱,与对于传承的坚持,依然还在影响着东方的每一个人。

日出东方,总归是红胜火的。2025年,来这个叫做东方的地方吧。多应景。(信息源自《那一座城》)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山一程,水一程”:画川邀您一道云游祖国的秀丽河山,和华夏自然景观近距离交流,饱览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探秘深藏浅露的古镇乡村,了解四方人文的血脉渊源,分享各民族的民风民俗,品赏地方特色产品风味,熟悉东南西北的美食佳肴,戏说旅途中的逸闻趣事 —— 不亦乐乎?



                 海南西海岸——最西边的“东方”

                画 川 居 士 的 博 客       谢 谢 您 访 问 阅 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