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浦东游子周敏法
浦东游子周敏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372
  • 关注人气:1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上海的痕迹

(2015-06-25 16:06:56)
标签:

城门

老西门

北门

小南门

老上海

 

四十八,老城门的传承

上海为了抵御倭寇的抢掠,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建了城墙,当时开了六座城门;大东门、大南门、老西门、老北门、小东门、小南门。1866年增辟了新北门,19091910年先后又增开了小西门、小北门、新东门,至此上海城墙共有十座城门。

这十座城门在1911年前后都拆了,没了影踪,城墙也就成了中华路和民国路(后来的人民路)。这十座城门到现在还留下一点什么呢?现今已经是2010年了,与城门有关的东西还有多少?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那天再拆了就什么也没有了,这一集就是老城门的传承。

现在我们对老城门的叫法都是新式的,他们都有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我们来一一对号;

老城门的位置

 

东南西北挨次序来;

小东门;是第一批建造的城门之一,原名;“宝带门”。

上海城宝带门

 

进了宝带门向西就是方浜中路;最早称为庙前大街,是方浜边上的一条路,也是城隍庙前的主要通道。方浜填平后拓宽;光启路以东是宝带路,光启路以西叫庙前路。

你要注意;小东门不在东门路口,而是在方浜路口;小东门外是方浜东路,现在拆了,原来叫小东门大街。这条街东连码头,西可进城,是老上海最热闹的路之一,很多老上海的故事都出自这里,《老残游记》中有大量的记载。

东门路有一点都徒有虚名,这里原来是一条河,西接方浜,东通黄浦江;原名集水河。边上有一条街——集水街。但是这里也有一道门;只是不走人,是水门,我们来看下一幅照片;

小东门外

 

这里是小东门的水门,与护城河相连,后面的门楼才是真正的小东门。集水河和方浜填平后,水门也没有了,这里就命名为东门路。现在你可明白;东门路渡口原来是在集水河的河口中。

追寻历史真相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个小东门就有这么多的故事被人忘了!记下吧!

你可以闭起眼睛想象一个场景:“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庙门前,有一条浜;浜的边上一条石板路弯弯曲曲盘旋着;浜的上面有陈士安桥、如意桥、长生桥。头上包着毛巾的乡下老妈妈,手里提着长锭,划着小舢板,到上海去白相城隍庙了!”。这是什么意境啊!比起现在人山人海的城隍庙,老上海的味道不知要浓多少倍!

嗨!有人在问你,什么是长锭?

长锭嘛!你看!卖长锭的不是来了吗!过去的弄堂里经常听到他们的叫卖声:“长锭要伐!卖长锭啰!”。

卖长锭!

 

长锭是烧给故人的,上一集城隍庙的大火就是它惹的祸。过去的人很单纯,元宝是一个一个用锡箔折起来的,一串串地串起来卖,念了多少“阿弥陀佛!”,哪像现在的人流行印冥币,票面一来就是几百万到几亿,要是这东西在阴间真管用,那物价不知要涨到哪里去了!

跑题了!我们到大东门去。


大东门原名是“朝宗门”。

大东门外的江边有一个码头很大,所以叫大码头,这样大东门外的那条街就是大码头街,也就是现在复兴东路东段。大码头街也曾经大出过风头;大量的货物在这里上岸,萝夫(扛货物的人)人山人海聚集在那里为了谋生流血汗。

大东门里也有一条浜——肇家浜;东西向,直通老西门。肇嘉浜东接黄浦江,西连蒲汇塘,是上海老城厢正中的干流,也是上海进入松江府的运粮内河。全长10公里。上海开埠前,沿浜是商业、交通中心,为县城内外的繁华做出了贡献。这样大东门也有一座水门,应该在白渡路处。

肇嘉浜填平后,老城厢里的东段称肇嘉路,西段叫西大街,解放后和大码头街一起改为复兴东路。

从清朝同治地图来看,肇嘉浜边上也有一条小路,直通西门,只是查不到它的路名。

新大码头街(复兴东路)

 


快去小南门,小南门原名;“朝阳门”。

小南门熟悉的人多了;董家渡路、黄家路都在那里。问题来了;城门外的董家渡路原来叫什么名字?

起先是小南门外大街,民国时期的地图标为董家渡大街,现在才称为董家渡路。

小南门里的黄家路原来正应城门;是朝阳路,民国时称东黄家弄。但是为什么与黄家有关,黄家又是谁?黄家的主人是黄体仁,也是徐光启的老师,所以这样有名。

小南门是顾从礼出资“四千石”修建的。


 

去大南门看看吧;大南门的原名是;“跨龙门”,在尚文门还未开的时候是直通文庙的,跳龙门的地方。现在变化很大;城门外是跨龙路,没有变,只是面目俱非,只留下一点老房子拍了再说。

跨龙路

 

 

城内原来是大南门内大街;明末,在这条路上建了“阁老坊”纪念徐光启,就被称为阁老坊街,民国时期一度标它为阜民路、光启路。所以,城内现在的光启路用过名字可谓多也!

大南门里的老房子

 

大南门里的房子都在拆,我在白洋一弄里转,周围人也没有了,一幢老房子朝不保夕,不但结构好,顶上还有一个六角亭,站在上面看老城区,有多威风!我找不到出处,但是它快要没了,记着吧!


小弟弟小西门来了,它的原名是;“尚文门”。

尚文是什么意思?肯定与文化有关。这里原来是上海最高教育机构文庙和龙门书院的所在地,当然这门也要有文化气息。因为有了尚文门,城里的这条路也就是尚文路。由于这是一个短寿的城门,1910年建,1912年拆,所以尚文路名也没有变,用到了现在。

尚文路

好了!我们已经走了半圈,下一站老西门到了!


老西门原名;“凤门”。

 

仪凤!仪凤!有凤来仪!很有诗意。城里还有一条凤仪弄,趁早去拍一张吧!不拍肯定会后悔的。

仪风弄是老西门内紧靠城墙的一条小弄堂,全长只有几十米、66个门牌号。由于它靠近中华路,改造得很快,早就没有了晚清时期的低矮民房,去拍的时候本来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倒也有趣;拍到的是一张民国风味的老弄堂照片。其实这种照片在上海还可以拍到很多,贵在这条弄堂是以“仪凤门”为命名的,与老城墙有深厚的渊源,没有拆掉已经是大幸。

仪凤弄

 

老西门是一个冷落地,邻近的九亩地还是种菜的,发展很晚,肇家浜在这里流出。老西门最辉煌的时候要数租界兴旺时,这里曾是一个购物、游玩的好地方;出城有法藏寺、白云观、东台路、长城电影院,复兴公园,很不错的。


再向西是小北门,正名;“拱辰门”,小北门和小西门一样命运——短寿。

“辰”就是北极星,有说众星拱月,这里的意思是众星拱北斗,因为小北门在北面。小北门建在大境关帝庙(大境阁)附近;

大境阁

 

原来这里没有城门很冷落,有了城门后,这城门里的一段路有拱星路和大境路同时标志的现象,这是在1932年的地图上,好奇怪。


再往前就是老北门,大名是;“晏海门”。“晏”为晴朗无云,也为风平浪静,当时倭寇从东北方向侵入上海,晏海意为北方海疆太平无事

清末宴海门景象

 

在旧仓街和侯家路之间原来有一条老北门路,原名晏海路,河南路拓宽时没有了。门外还有一条北门外大街,河南路拓宽时也没有了

老北门不起眼,但是名气很大;大家是不是发现;老城门集中在东南方向,因为那里靠近黄浦江,货运方便。新城门主要开在西北方向,这是由于租界的崛起,人们需要交流。1860年太平天国东进以前,新北门还未开,老北门可是拥挤不堪,加上关门早,进不了城的人们经常在这里闹事,新闻频频。令人头痛。

下面的新北门可是故事多多,它是间于新老城门之间建的,可见其重要性。


新北门原名是;“障川门”。小刀会起义,清军会同法军在这里攻城,用大炮打开了一个缺口,攻进了老城,但大批法军被义军伏击杀伤数十名,最后靠大股清军掩护才狼狈逃出城去。小刀会失败后把缺口封上,太平天国东进时,为了进出方便又打开缺口,这才建了障川门。

清末障川门景象

 

由于城墙是被法军“孟斗班”轰开的,城外的路就叫孟斗班路,后来改名为天主堂路(因为这里有一个天主堂,现在还在),现在就是四川南路。城里的路当然由中国人命名——障川路,也叫过障川弄。民国时称新北门,解放后就是人尽皆知的丽水路。

那么为什么叫“障川”?这是取自唐代文学家韩愈诗“挽狂澜障巨川”。

自从障川门一开,这里就成为与租界的交通要道,发挥了52年的辉煌时代。


最后一座是新东门,原名;“福佑门”,在福佑路的东端;

福佑门旧址

 

福佑门的福佑也是有出处的,它得名于“天后宫”。天后有很多封号,到清咸丰七年封号已经长达62字;其中就有“福佑众生”,意为赐福保佑广大老百姓的意思。

有趣的十座老城门已经成为了历史,今天我还是发现它们正在传承,好多路名都与它们有关,只是越来越少,今后会更少,记下还来得及。我仔细查了一下,现在还在用老城门原名的路有;跨龙路、尚文路、仪风弄和福佑路 至于东门路不能算;上面已经讲过,它是拆城墙后填平集水河形成的路。还有人会说:漏了福佑路!其实福佑路不能算,在城墙还没拆的时候,这里是黑水浜,拆了城墙黑水浜填平后改成了福佑路。

希望它们能长寿!

                                                 ——蔡康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