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灵应寺
灵应寺座落在泉州南安市东北部洪梅镇玳瑁山,是始建于五代后唐的闽南千年古刹。灵应寺主佛祖师公,据传后唐年间有个神童—李文愈坐化于玳瑁山南麓枷吊藤中,乡人柯长者奇遇感其灵异,将他的真身塑造成佛,祀奉为"祖师公",并建岩曰"紫帽岩"。“紫帽岩”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扩建,规模宏大(六落)。明末清初,改岩为寺,称为紫帽寺。清道光末年,因连年旱灾,武荣知县梁韵清到紫帽寺向李公祖师求雨很灵验,顿时普降甘霖,黎明百姓欢喜若狂,梁知县也深感祖师公之灵应和厚恩,即呈报皇上,赐名为灵应寺,灵应寺由此更加名扬遐迩,长年香火鼎盛,长兴不衰。
灵应寺保留着诸多独特宗教文化遗产,荟萃着大自然的风光精粹。至今仍保留着李公祖师当年坐化成佛的“茄吊藤”和倒插牧棍成活的“倒抛竹”以及亲手栽种的闽南稀有的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名树——千年油杉,如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围四米多,高达四十五米余。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曾住寺半年多,研究佛理,留有许多佳联墨宝。如幻、定眉、静慧、广净等和尚也都住持过该寺,很有建树。
灵应寺经历代多次修葺扩建,至今规模壮观,气势宏伟,有真身殿、天王殿、钟鼓楼、弘一大师纪念堂、敬坛、大雄宝殿、观音阁、五百罗汉长廊、一尊高达25。7米慈祥端庄的花岗岩观音雕像矗立在观音广场的制高点。雕像石塔、放生池、流水瀑布、亭阁小榭、栏杆花木、山门曲径,盘山水泥公路宛延曲折,错落其间,整个寺区布局有序,环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