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壹读
壹读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151,279
  • 关注人气:54,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乾隆皇帝怎么用朋友圈治国?丨壹读百科

(2016-04-14 10:31:39)
分类: 壹读百科
乾隆皇帝怎么用朋友圈治国?丨壹读百科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作为一个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皇帝,乾隆不但给大江南北的无数小吃、风景“亲手”题字,还留下了无数民间传说和故事,给今天的影视工作者提供了近乎取之不尽的素材库。



当然,真实的乾隆皇帝自然不可能随意出宫游玩,更不用说跑到江浙那么远,这完全不是他个人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作为一个有着两亿人口庞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每天都有大量的政务需要他处理。比如大家想象中避暑山庄就是皇帝休假的地方,其实乾隆皇帝每年农历五月来这里,除了组织围猎庆典,需要处理的奏折和其他公事并没有比在京城减少。


虽然乾隆皇帝因为工作太繁忙,很难亲自出去看看世界,但是就像壹读君(微信:yiduiread)每天都被自己朋友圈里各种晒旅游、晒美食的人虐得找不到北一样,乾隆皇帝的奏折其实就相当于他的朋友圈,帮他看世界。


已经屏蔽朋友圈的值班壹读君丨宅殆


皇帝的朋友圈是个啥? 

根据清史专家庄吉发的研究,清朝独特的奏折制度,沿袭自明朝的“奏本”并多加改革。而奏折其实就是“奏本”加“折子”的意思。


那什么是奏本和折子呢?


明朝有所谓的“公题私奏”的制度,就是说大臣如果有公事就用“题本”上奏,如果是私事就要用“奏本”。


清朝在入关后,除了大体继承明朝的公文体系外,还会使用不太正式的折子,比如著名的“请安折子”。

 

虽然意思上是奏本加折子,看似都和私事有关,但实际上奏折内容有公事、有私事、还有八卦,可以说无所不包。比如雍正皇帝曾经让某些官员打听其他官员的八字,看他们是否可以适合任命,结果发现其中一个叫袁继荫的候补官员,一看就命数不久,不能委以重任。


自康熙皇帝开始使用这种公文,他看中的“私”其实是“私密”、“隐私”,是文件的机密性,而非内容是否关乎私事。毕竟君王哪有私事,一切君王事不都是国家事吗?


乾隆皇帝怎么用朋友圈治国?丨壹读百科 

△乾隆皇帝一点也不比著名的cosplay狂魔、他老爸雍正皇帝差。这幅就是他cos成汉装,45度仰望月亮的画像

 

为了确保文件机密,清朝的奏折都是密封后直接通过军机处送到皇帝手里的,任何传递者都不能知道其中内容。


相比之下,明朝旧体制中的题本奏本,都要经过多重官员审阅才能传到皇帝手里,完全没有私密性可言。假如有人打算通过这种传统途径向皇帝打个小报告、尽个忠什么的,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这么私密,当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给皇帝写了。康熙朝的时候,只有个别深受信任的大臣有这种权利。


乾隆皇帝怎么用朋友圈治国?丨壹读百科 

△康熙朱批密折,现藏江宁织造博物馆


到雍正的时候,这个范围进一步扩大,等到了乾隆年间,所有的封疆大吏和一些地方重要官员都有这个“权利”。不,此时这已不是权利,而是义务了:乾隆皇帝要求所有这些人必须经常直接用奏折向自己汇报工作,借此了解各地民情政情。


光这么说,大家还是不明白,下面看壹读君(微信:yiduiread)举个栗子。


起因:叫魂谣言的扩散 

公元1768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三年二月,浙江德清县,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案件:一个叫沈士良的农夫,长期遭到两个侄子的虐待。他听说德清县正在整修坍塌的城门,于是找到参与工程的石匠吴东明,把一张写有自己侄子名字的纸交给他,拜托他把纸贴到打桩的桩头,就能咒死自己两个侄子。


那个时候的人可不会像现在一样,把这种荒谬的事情不当回事。民间信仰笃信类似这样的诅咒之术真的可以置人于死地。所以吴石匠给吓坏了,生怕沾染上这种邪门事,就报了官。德清知县把沈士良抓来打了二十五大板,然后给放了。


乾隆皇帝怎么用朋友圈治国?丨壹读百科 


谁也没法预料,这会成为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妖术大恐慌的开端。


不久之后,杭州附件开始流传有妖人不知不觉剪走人辫子,然后就可以用妖术控制或者杀死对方的流言,特别是小孩,因为小孩的魂魄比成人更弱。壹读君(微信:yiduiread)相信你会对这个故事特别熟悉,只要你被朋友圈里“伪装成抽油烟机清洗的面包车,趁你不注意就抓走你家小孩”,或者“被人拍拍肩膀就迷迷糊糊跟人走了”这类谣言刷过屏。


这类恐慌不断的扩散,关于妖人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很快就扩展到山东等更远的地方。比如到六月的时候,长江沿岸已经到处可以听到小孩们唱这样一首儿歌:


石匠石和尚,你叫你自当。

先叫和尚死,后叫石匠死。

早早归家去,自己顶桥梁。


地方官员呢,一方面绝不愿像他们所鄙视的村民一样,相信这种无稽之谈,一方面又需要安抚当地民众,可惜效果差强人意。不过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如同历来所有的官僚阶级们所做:就是不要让上面知道自己治理得出乱子了。


十全老人弘历的“朋友圈”应对

这当然不会是乾隆皇帝想要的官员楷模,所以他直到七月底才能知道真相,此时这个流言和恐慌已经散步到整个中国南部。


乾隆皇帝究竟从哪个渠道知道这件事已经无法知道,但是最有趣的是,7月25日,他就此事下发上谕的前一天,山东巡抚富尼汉忽然发出一份奏折,报告此事。壹读君(微信:yiduiread)觉得这个时间点非常之微妙,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富尼汉已经收到京城的消息,这事要瞒不住了,于是赶紧补救自己隐瞒不报的罪过。


乾隆皇帝怎么用朋友圈治国?丨壹读百科 


乾隆皇帝开始频繁地明发、暗发谕旨,就此事训斥各地官员们。也要求相关官员通过奏折报告案情进展。不过最诡异的是,此时的案件已经不知不觉从传谣案变成了,真的有人“试图行妖术”。


比如乾隆皇帝给河南巡抚阿思哈发谕旨,要求在河南做一次大规模缉捕排查。阿思哈马上回报:皇上是啊,我确实早就听说这个谣言了,不过我已经口头命令各级下属保持警惕,妥妥滴,没问题。


不过没几天,真就让他抓到一个重大嫌疑分子:一个叫法印的和尚,挑着一个扁担上面挂着几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辫子。

 

乾隆皇帝怎么用朋友圈治国?丨壹读百科 

△不是这个三德子的好基友法印


但是这和尚啥都不招。阿思哈向乾隆报告:“此等奸徒偷剪发辫,应有首谋使之人。必须严加刑讯,方得根底。”只是“若急用刑夹,恐或致毙,反致无可根究。”乾隆在这里朱批道:“是”。


然后乾隆就发了一道紧急谕旨,告诉下面的督办官员,碰到这种情况不要只知道猛用刑啊,万一把人犯弄死,还怎么继续查?但是也不得放松,继续抓紧搜捕妖党疑犯。


后来法印和尚还是啥都没招。于是阿思哈奏报:“该犯适患时气病症,兼有疮发,饮食亦减,难以审讯。”但是好消息是经过紧急搜查,“近日亦无被剪发辫之人。”乾隆怒批道:“京师此风未熄,而热河亦有之,岂独汝省无耶?足见汝不实严缉,大不是矣!”


乾隆还暗示: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啥情况?我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好吧。阿思哈最后只好小心报告:如果让这个嫌犯病死在狱中,反而让民间出现更多谣言,所以“恭请王命,将该犯压赴市曹正法,悬首示众。”


从乾隆朝的朱批奏折,可以看出他一时怀疑属下巡抚总督怠惰,一时又怀疑他们急功近利坏了大事,一时又怀疑他们只是被下属蒙蔽,总之真是操碎了心。

 

乾隆皇帝为何心这么累?

正如前面所说,奏折制度是当初康熙雍正两朝皇帝,为了获得更多有效信息才设立的。但是大家也都很熟悉皇帝被奸臣蒙蔽那套说法。


乾隆皇帝怎么用朋友圈治国?丨壹读百科 


奸臣有没有壹读君(微信:yiduiread)不好说,这其实是官僚系统天然的特点。


对于大部分官僚体系内的官员,一味讨好皇帝或者君王其实不是最佳策略,如法国学者克罗齐耶所说,官僚们会自发地对抗中央集权,以此捍卫和发展一种制度刚性来保护自己。当然这种制度本身是否有生命力,能够应付外界考验倒不是关键。


对于乾隆皇帝本人,这套官僚体系也是一种威胁。因为皇帝或君王要时刻警惕自己不会成为庞大的官僚体系中的一员,或者更甚之成为其傀儡。譬如一个皇帝遵从所有的制度行事,那么他顶多就只是官僚系统的最高长官而已。皇帝永远要求超越规则和制度的权力。


乾隆皇帝怎么用朋友圈治国?丨壹读百科 

△《乾隆刺虎图》,郎世宁绘


但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君王,又不得不依赖官僚体系对帝国的日常管理功能。克罗齐耶在《官僚现象》中描述了这种矛盾的情形:“掌权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两套互相冲突的武器:一方面是理性化和制定规则;另一方面是制造例外和无视规则的权力。他的最好策略是找到这两种武器的最佳配合。”


对于乾隆皇帝这样的异族统治者,还掺杂上核心统治民族的优良品德行快要堕落的焦虑。所以乾隆经常痛批江南文化对满族官员的腐化,把他们消极怠政的根源解释为满族血性的丧失。不过,如壹读君前面所说,他自己是一个汉族文化狂热爱好者。


乾隆皇帝怎么用朋友圈治国?丨壹读百科 

△继续发扬cosplay风格的《乾隆古装像》


不过,现实世界不会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乾隆皇帝亲自督办的叫魂案,最终耗时耗力,在官员们各种或明或暗的消极配合中,不了了之。


这或许提醒了我们,老看朋友圈真的没有什么卵用。


参考资料:

《官僚现象》,克罗齐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叫魂》,孔飞力,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

《信息不对称与奏折制度之研究》,顾慕晴


公众号转载,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