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印光法师文钞超度亡灵杂谈 |
分类: 家庭教育 |
因于丧事中全家念佛,不特此也。江君于家乡颇著名望,其对乡人也平时皆劝其念佛。一方之人,皆受其感化。凡乡间送奠仪者,悉皆却之。告人言,凡来吊丧者,念佛一枝香,胜于送奠仪多多矣。自是乡人分作数班,一日来一班念佛,念至数日方了。由有此种原因,江君的儿子,名叫有朋,于法雨佛七圆满之夕,梦见来许多信,就中取一封上楼上佛堂看之,佛堂之灯,明逾电光,打开信封,系一图画,即极乐世界之境象也。法雨打佛七,共有十六僧人,于先一日,印光对众僧说:你们念佛,要老实恳切,自他俱得其益。因此僧人各各认真,此亦灵感之一因也。
去年江易园居士父亲死,彼亦寄洋,祈印光为打佛七。今年其友吴长荣之母死,亦寄洋祈打佛七。彼信寄普陀,印光于本月初三来沪,初四到南京,初七回沪,始知其事,商之太平寺真达和尚,但太平寺已应赵竹君家佛七,不能并行。复转商于关别樵居士,就佛教净业社为道场。关居士面允,所以今日就此处为佛七道场。江易园居士平生最欢喜念佛,对于念佛法门,提倡不遗余力,颇著灵感。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净业社开示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