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8,704
  • 关注人气:5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在历史的眼睛里〉序》

(2018-06-13 09:13:22)
标签:

浩然

创作

杂文

王耀东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

在历史的眼睛里


去年盛夏,一个偶然机会,在我艺术生命的第二故乡——山东省昌乐县,我与王耀东同志相识了。

当时我住在宾馆的西楼。王耀东热情,爽朗,“见人三分熟”,举止无一点拘束,谈吐更不拐弯抹角,对一些“敏感”的问题也直言不讳。我揣摩:他像乡政府的第二三把手领导,而且是专管“外交”的;他也像一个在军队里干了十年以上的老兵,十有八九属于师团机关的参谋、干事那类人物。当县长王继东介绍他的这位临朐县老乡是个从农民到战士,最后成了知名诗人的时候,我便肃然起敬了。因为我的文学生涯起步阶段,也曾热衷过诗歌。转眼之间,跟诗竟然阔别了三十多年,然而我的“诗心”不死,总站在诗歌殿堂外关心着诗,常为诗的兴衰而喜而忧。所以对于在诗的征途中坚持地走了下来,并取得成就的王耀东同志,自然是敬重的。同时,相同的农民出身,相同的自学经历,我能想象他如何艰难地走到这一步,并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才换取如今的功成名就。凡是事业上的胜利者,无论天赋如何,都必定是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吃苦和肯于作出某些牺牲的人。这样的人,应该被敬重。县长的介绍验证了我对王耀东的直观感觉。这个王耀东,不比我们文学界那些自视高人一等的精神贵族,或戴一副假面具,或端起一副大架子,装腔作态,逢场作戏的伪君子们更为可敬吗?

那一天,王耀东说了许多话,第一句就是自我介绍内心表白:“我是写农民的。现在写诗不吃香,写农村生活题材的诗更遭冷遇。可是我还要写诗,还要写农民。”这话引起我的共鸣,于是敬而近之。第二次在同一地方会面的时候,王耀东就把我看作可信赖的知己,我也视他为朋友了。第三次聚首那天,他把剪贴、打印、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一册诗稿递到我的手上,诚恳地说:“我从新时期写的五百首诗里边,选出一些,编个集子。请你给看看,指点指点。

我把诗带回北京,用我心里那杆秤,掂着它们的分量。

在一些诗人疏远了农村题材的形势下,王耀东却对诗,对农村题材一往情深、矢志不渝。这本诗集,都是写变化着的农村的诗;这些诗,紧紧地贴着时代,鸣响着农民的心声。《他,要挺起》、《心底的风》、《独轮车告别曲》、《存折》、《小镇风情》、《育苗者》等等,都属于当今写农村题材新诗中较高层次的佳作。它们不仅仅写的是农村题材,而且篇篇都思想观念新,取材角度新,艺术表现手法也有许多创新之处。

王耀东不以写“悲悲切切”和“凄凄惨惨”的诗作为时髦,更不以仿效“朦胧”和“空灵”的玩艺儿来标榜高深。他自觉地继承革命文学的优良传统,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的方向,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地走自己的路。这是难能可贵的。

文学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从事别方面的劳动,可以由他人或自己强制,勉强为之,而文学这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则必须靠劳动者对所从事的事业执著的爱和高度自觉性才能进行,才会有所收获。王耀东以他仅仅小学学历的文化基础,而终于成为知名的诗人,可以想见这数十年间,为具备一个诗人应具备的文化知识,他是如何刻苦努力了。新时期的七八年间,写了近五百首诗,他须付出多少时间、耗费多少心血?仅凭这样的数量,他就可以当之无愧地跻身于文学界劳动模范的行列之中,何况王耀东的诗是以其质量被读者所承认、所赞扬的。王耀东在一封最近来信中感叹道:“现在全国真正为农民出的诗集太少了,好诗太少了。”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当今改革、开放的国策,又是在农村旗开得胜的。当代诗人们为什么不像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诗人们那样,不像诗人王耀东那样,满腔热情地写农民呢?要知道,诗人如若忘了农民,农民会忘了诗人。诗,离着农民远远的,农民对诗又怎么能够爱和助呢?农村这个读者群可是太大了!如今有不少人哀叹诗歌在出版界和读者中遭受冷淡的待遇,我们可不可以在自身这方面找找内因呢?诗人如果只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又让诗作在诗人们互相欣赏的小圈子里转悠,这怎么能打开诗的蓬勃局面呢?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八日

 

发表于《书刊导报》1988年9月29日。收入《泥土巢写作散论》(改题《在历史的眼睛里 》)。编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9月《在历史的眼睛里》(改题《紧紧地贴着时代,鸣响着农民的心声》)、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10月《王耀东与乡土诗》(改题《紧紧地贴着时代,鸣响着农民的心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