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过有声
明过有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31,170
  • 关注人气:9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增的智谋到底有多高

(2017-11-07 09:59:01)

范增的智谋到底有多高

曹声明

楚汉相争的这场历史大剧,最终以霸王别姬落下了帷幕。坐上龙椅的刘邦,曾喜滋滋的对属下点评楚败汉胜的原因时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我能够信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刘邦的论断,获得了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赞赏,好像项羽要是听了范增的话,他就不会逃到乌江边上抹脖子似的。下边我们来看一看范增这个老头子的能耐究竟有多大,量一量他的智谋到底有多高,他能支撑霸王的霸业屹立不倒吗?

《史记》介绍范增只有一句话;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这个老头子刚登上历史舞台,就替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出了一个不错的主意,他力谏项梁立楚王后代为王,项梁听从了他的劝导,找到了在民间牧羊的楚怀王孙子熊心,扶立他为楚怀王,借此来号令天下。各路义军果然云集响应,楚军的力量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但是,当楚军连打几个大胜仗后,项梁和诸将开始骄傲懈怠起来,这时项梁帐下有个叫宋义的劝谏项梁说:取胜后将骄兵怠,而秦兵一天天增强,这样下去军队必然会失败,我替你感到害怕。早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项梁根本听不进去这逆耳之言,不久,项梁果然兵败被杀。想在问题来了,作为项梁最重要的谋士范增,面对身处险境的楚军为何默不作声?这除了证明他智谋不高,没有宋义敏锐的眼光之外,还能说明什么!

项梁死后,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楚军西行救赵。不多久,项羽杀死了畏敌不前的宋义,夺得兵权,项羽带领楚军破釜沉舟,在巨鹿一鼓作气击败了秦军主力,威震天下。他立即被各路义军公推为首领。此时刘邦趁秦后方空虚之机,攻克了秦首都咸阳,面对这天降的大喜事,刘邦飘飘然了,竟做出了派兵把守函谷关,拒纳诸侯的浅薄决定。项羽闻讯大怒,令楚军攻下了函谷关。这时候,刘邦带兵十万,驻扎在霸上,项羽拥兵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两军相距四十里。正在两军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的当口。刘邦军中左司马曹无伤派人送来沛公要在关中称王的密报,。久未露面的范增这时站出来,力劝项羽赶快消灭刘邦,这无疑是火上加油,项羽于是决定第二天攻打沛公军。就在大战即将爆发的当夜,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项羽的叔叔项伯连夜私会张良,张良又拉出刘邦见项伯,经过刘邦一番花言巧语的大忽悠,项伯答应了刘邦第二天早晨到楚军中向项羽赔礼认错的请求。自此。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拉开了序幕。这是司马迁为范增着墨最多的一场重头戏,也是范增展示自己智谋能耐的一次倾情演出。

宴会上,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示意,又曾反复举起身上的玉珏,催促项羽下定决心杀掉刘邦,但项羽一直默不作声。靠项羽下令诛杀刘邦的意愿落空后,范增找来项羽的堂兄弟项庄,令其到宴会上以舞剑助兴为名,趁机刺杀刘邦。由于项伯的掩护,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谋又一次失败了。随后刘邦不辞而别,从小路逃回了驻地,一只煮熟的鸭子,就这样眼睁睁的从范增的面前飞走了。纵观范增在鸿门宴前后的表现,着实让人无法恭维。鸿门宴前,项羽和范增就应紧紧抓住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拒纳诸侯这一理亏的大错不放,以此为由,昭告各路义军,名正言顺的兴师问罪。宴会上,既然做出刺杀的无奈之举,范增选用的却是一个胆略小,武艺差的笨蛋项庄来担当这个重任。刺杀不成,面对刘邦和樊哙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止盗贼出入的谎言鬼话,范增完全可以拍案而起,怒斥其污蔑兵临城下的几十万楚军为盗贼的挑衅行为,可范增的沉默不言等于默认了刘邦和樊哙的狡辩。宴会后,作为军师的范增理应作出刘邦可能潜逃的预判,此时在小路埋下伏兵,擒杀刘邦易如反掌。可范增除了击碎玉斗,怒骂项庄泄愤之外,毫无作为。在鸿门宴会前后,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他手足无措的瞎折腾,听到的只能是他无可奈何的哀叹声!

让人一直无法理解的是,范增认准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必是刘邦的理由是:刘邦原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入关后,秋毫无犯。这说明他有远大志向。范增即明白要实现得天下这个远大志向者必得民心的道理,可他为什么却对项羽那么多的暴行默不作声?《史记》载有项羽多次屠城的暴行,项羽在新安城南活埋了二十万秦军降卒,放火焚烧了秦宫室,大火三月不息,同秦始皇相比,有过之而不及,弄得天怨人怒,民心尽失。难道是范增劝谏而项羽不听 ,答案是否定的。司马迁曾郑重其事记载下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劝阻了项羽要活埋外皇城降卒的事情。如果范增有这方面的言行,司马迁绝不会厚此薄彼,不做记录的。我们从项羽犯下的另一个致命性的战略错误中,也可得出范增实乃浪得好奇计虚名的。项羽进入咸阳后,有个人劝导项羽占领关中这个战略要地,统一天下。 项羽竟说出了这样浅薄可笑的话;富贵不归故乡,如同穿着锦绣的衣裳在夜间行走,有谁知道我的富贵呢?那个人后来说了句楚人沫猴而冠的气话,结果被项羽烹杀了。范增对于项王分割天下的致命失误,不置一词 ,只是在分封上做点手脚来防范刘邦。他和项羽把刘邦封到偏远的巴蜀地区,封三个秦军降将在关中地区来阻挡汉军东进。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笨拙的馊主意。关中百姓对这三个降将恨之入骨,望眼欲穿地盼汉王东归。结果刘邦很快就把汉中收入囊中。此时,我们能为范增的智谋打几分呢?

范增最大的能耐是他看出了夺项王天下者必是刘邦,但这个专利权并不属于范增一人。否者你无法理解那么多的文臣武将为何纷纷离开兵强马壮的楚军,转投被动挨打的汉军。范增最大的遗憾是项羽没在鸿门宴上听他话杀了刘邦,历史事实是,项羽分割天下后,就等于把已经坐在龙椅上的屁股,挪到了火山口上。以项王分封不公为借口,首先起兵反叛的是齐王田荣,紧接着的是赵王歇和代王陈馀。即使杀了刘邦,自然还会有张邦,李邦。当范增附和项羽作出衣锦还乡的愚蠢决定后,他们的噩梦就开始了。

项羽刚愎自用,常常拒绝别人的劝谏不假,但他对范增还是相当尊重的,敬称他为亞父。在楚军中他的地位仅次于项王和项伯,项羽最后中了陈平的反间计,稍稍消减了他一点权利,他马上就甩手不干,告老还乡了。仅凭这一点,我们就可判定,他在楚军中一直是个位高权重者,可惜,他的心胸太狭小了,哪里有一点智者的气度和涵养!《史记》中少见项羽拒绝范增忠言良策的记录。譬如,项梁立楚怀王是他的主张,项羽杀楚怀王他却装聋作哑,结果让刘邦抓住把柄而大做文章,竖起了悼怀王,讨无道的大旗,借此来号令天下诸侯征讨项羽。范增面对项羽的几个致命性的战略性失误,轻则讲他听之任之,重则讲他推波助澜,项羽的失败,范增实在难逃其咎!

1  楚汉相争,争的是民心,斗的是智谋和力量。最后的结果是,智者得到了民心,民心压倒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蛮力霸气。楚军的谋士范增同汉军的谋圣张良相比,我们只能套用陈胜一句话;燕雀安能同鸿鹄齐飞!范增的智谋到底有多高,不说也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