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一,石塘
这是一座因新千年第一缕曙光的照射而誉满中国,香闻世界的地方,其永志纪念的“千年曙光碑”就巍然矗立于那里曙光园中心,两支相对的碑柱高高耸立,如同两扇竖起的门板,象征着新世纪的大门已打开。竖起的门柱又如扬起的风帆,这个地方叫石塘,千年曙光碑象征着石塘人民迎旭日,两帆之间渔网相连,象征石塘人民战海伏浪夺丰收,勤劳致富绘宏图的雄心,
石塘地处浙江东南,由原石塘,箬山,钓浜三镇合并而成,据《台州府记》记载:“塘多泥筑,少石砌者,惟此塘独砌以石,故即以为全岛总称”,
石塘是一座山城,住宅建筑依山而建,逐层上升,高低分明,
石塘紧靠东海,是一个渔港码头,码头上随时有许多各地渔船来停靠避风雨,补结养,
石塘旧称石塘山,城内群山起伏,因地处沿海,年年风雨侵袭,导至土壤水土流失,区域内群山悉数由岩石构成,光秃秃的岩石群山形态巍峨,据清《光绪太平续志》载:“石塘山在松门东南,分上中下三段,有七十二岙”,石塘镇狮子山主峰海拔高223米,蜿蜓起伏,形似狮子,狮子山峰顶有古雕堡守边卫疆
石塘全城石级连石道,石屋沿坡而建,随坡地山势上下升降,石屋咬着石山,石山抱着石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石屋色彩协调,千姿百态,构成了带着一股阳刚和粗犷之气,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层或四层的石堡楼,用长方形石料,极工整地拼叠而成,造型犹如一座座欧洲中世纪的城堡,
石屋特有的石门,石窗格,用坚硬的花岗石雕凿出多变的几何图案,寄寓着渔民们心中的美好愿望,这些“古堡”,石门和石窗深蕴着历史的凝重,岁月的沧桑和古朴的民情,石塘镇,这是一组结构独特的石雕群,石屋之美就在石塘,
石塘镇碧海怀抱,山,海,石相映成趣,风光秀丽,其景观以融合天工之巧和人工之妙的特色闻名遐迩,故石塘被誉为“东方巴黎圣母院”,
修仙岩似三株巨香,腾空而起,观景台悬崖峭壁,山中多美景,
东海之滨的石塘镇以山,海,石,以其溶合了天工之巧和人工之妙的秀丽景色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在此拍摄《渔村小叙》向全国播放后,画家,诗人,摄影家,……更是纷至沓来,石塘镇成为“画家的摇篮”,清朝陈策山曾以“风景依然满眼新,别成世界别成春,层层房屋鱼鳞叠,半依山腰半海滨”的诗句赞美石塘,石塘镇获得“画中镇”之称,
根据一分老师提供的线索,2014年5月18日,步行者群主马虎老大组织步行者:马虎,一分,阿平,阿平嫂,凹马,影子,天晴,Jack,静,悠然,老七,波波,树苗,狐狸,无恙,天童,瘦马,宏心,巧巧,真诚,地图鱼,道,榴莲酥,飞龙,咩羊,童话,红枫叶,中原,小溪流水,小溪嫂,一枕清霜,雄鹰,罢休,西沉,十三亿分之一,特种兵,宁波山水,雨文等一共38人徒步游览石塘,精选情,景,人,配以山,海,屋为独特的风貌,步绘了一条精彩的户外徒步线,修仙岩上竖雄风,
据传说,石塘镇内这一座修仙岩,因为此岩石顶曾是王母娘娘的七个宝贝女儿——七仙女下凡时息过脚而闻名,如今有七位步行者美女也想从修仙岩修成正果,七仙女下凡想带着董永重返天庭,七位步行者美女却想把她们的群主马虎老大带上天庭,想让马虎老大为她们开劈几条通往苍天的徒步线路,
这次我们徒步游走温岭石塘镇,马虎老大挖掘出的这条户外徒步线,最后,也是最出彩的部份是从炮台山,沿浙江“武功山”直接下撤到石塘镇,想知这条户外徒步线的详情,就继续往下欣赏,……
1,序幕
“宁波农工商超市—温岭石塘爬山,走渔村,看世纪曙光碑,中午看到饭店吃饭店,看到面馆吃面条,……”2014年5月18日6:30之前我们到宁波农工商超市门口集合,现在的宁波农工商超市门口是旅游的集中地,车挤车,人挤人,
6:30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来回车费:65元/人)准时出发,沿高速公路往台州方向前行,9:03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在大溪下高速,
下了高速后我们朝松门石塘方向驶去,
我们一路的穿越石塘镇,朝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方向驶去,那里有徒步石塘线索提供者一分老师在接站,
9:56我们到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大家吃好西瓜,还要带走二个到车上,准备下午继续吃,
离开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我们乘坐旅游大巴朝箬山方向驶去,
2,箬山
箬山到了,箬山旧时因盛产箬竹而得名,箬山原为箬山镇,现已并入石塘镇。箬山三面环海,天成半岛,旖旎的滨海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每年四季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美术家、摄影家和作家到此定生,取景,寻访,我们乘坐旅游大巴穿越拥挤的箬山,
我们一路徒步穿越箬山镇,
在东城隧道口左边有一条登城台级道,我们沿台级道攀登向上,
我们朝陈和隆旧宅方向前进,
里箬村是一座沿海的渔村,村里都是石屋老宅,
紧接着我们经过里箬村庙,
10:41我们到达陈和隆旧宅,陈和隆为箬山陈氏子孙中的突出人物,其祖先定居于箬山的里箬,传到其祖父,“始置渔船”,到陈和隆时,“三世经营航运得宜而告富有”,遂于民国年间“筑层楼,建杰阁”,造起了一座冠绝其时其地的宅第,陈和隆旧宅“依山作屋,架海为庐”,集沿海渔区石建筑之优,具有十分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
陈和隆旧宅是箬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单位,更是浙江省和温岭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和隆旧宅石屋其细节部位:如门,窗顶部却做出弧形,三角形等变化,这就犹如在方形与直线的庄严主调中插入活泼的副调,使建筑产生节奏与层次,调节了视觉,也迂解了石屋建筑给人的沉重感,
陈和隆旧宅中有一座小花园,花园面积不大,“地不过数十步远,花不满百种多,而设施得宜,遂觉草有忘忧之意,花有解语之容,鱼多情而听琴,鸟识趣而逐酒,庾信之赋小圆,尚无此乐境也”,陈和隆暇时,便经常在此怡神养性,或者和朋友宾客喝酒谈天,尽乐极欢,小园现残存一角,墙上有《陈氏小园记》碑一方,顾歧撰,许苞书,以清丽晓畅的文字描述了建园始末及有关情况,花园内还有一株树龄在100年的紫藤,2003年11月被温岭市政府挂上“省古树名木保护牌”,为“国家三级”保护古木,是具有百年岁月的紫藤,
陈和隆旧宅石屋中还有一座石砌炮台,为四角正方的石砌建筑,上不盖顶,也不住人,专为防御土匪抢劫,故四壁开有卷洞状小石窗,石板窗门和多处枪眼,可设计,可晾望,炮台的建筑高度,均超过其它石屋的高度,以利于登高晾望,观察敌情,也可居高临下,保护好周边的石屋房舍,
陈和隆旧宅石屋中的石弄堂,石板道上下曲折,
这是“渔家书屋”,大概是原来陈和隆旧宅中的旧书屋吧,这里没有资料介绍,没有导游引导,一切随咱们步行者自已去浏览,
离开陈和隆旧宅石屋,我们经过里箬村文化礼堂,老人协会,便民中心,
到此一游,摄像留念,箬山村渔港码头我们步行者来过了,
离开箬山村渔港码头,我们沿海岸线走向东山村,
11:00我们到达东山村,
东山村有一批建筑是属于箬山文化街区保护单位,这座小庙是民国时期的建筑物,
这幢石塘石屋是清朝时期的建筑物,是市级文化保护单位,
东山村依山势而建,石道随着山势的上下,石道上都铺垫着石台级,
石道二边都是整齐的石屋,
经过“比盖茨补脑”,就从东山村进入东湖村,
11:07我们到达东湖村,
箬山小学就在东湖村,
我们上上下下,一路穿越东湖村,
东湖村有一条山道,经杜岙可徒步通往石塘镇,
这条通往杜岙的山道旁沿山体筑有一道石头城墙,
这条通往杜岙的山道处于相对的高处,我们在徒步时还可以四周眺望浏览一下:沿途山坡石屋,对面石山,远处寺院,……
11:16我们到达杜岙山岗上的石头村,
村民们就生活在这靠台级道来连接的石头村中,在现代化生活节奏中,我感觉生活在这种石头村中,日常生活出行多有不便,
石塘镇中的寺院,教堂就建筑在这高高的山岗上,
在杜岙路廊旁竖有一块路名牌,上书:“石塘镇”,
想欣赏中世纪的石城堡就要到这里来,这里的石屋沿坡而建,随坡地山势上下升降,石屋咬着石山,石山抱着石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这里的石屋色彩协调,千姿百态,那三层或四层的石屋楼方,全部是用长方形石料,极工整地拼叠而成,造型犹如一座座欧洲中世纪的城堡,
我们在山岗上随山势上下上下,攀登着石台级,穿越在石屋群中,
从这里我们沿台级往下插,走向长海村,
11:29,我们到达长海村,长海村在石塘镇的港湾里,村子处于相以的高位,视野开阔,可以看山,看海,看石屋,……
在长海村我们遇到了那些成群的摄影爱好者,
我们也到此一游了,在这里也留下了我们步行者的脚印,身影,
我们沿山头路离开长海村,迎面遇到一位老太挑着一担豌豆过来,山头路——这就是当地村民的日常交通要道,山头路通往长征村,
8,山头路
水库大坝处也是一个摄影的好去处,可拍摄青山,绿水,石屋,……
我们沿水库旁的山路前进,走进一片绿色的世外桃园,
这里有一口大水井,水井上有盖,水质清澈,
寂静的小沙弥村由于我们的到来引来了小孩子们惊奇的目光,他们问大人:他们是干什么的,大人们回答:我也不知道,
小沙弥村又叫狮峰,因村子前面有一座山峰,其山名就叫狮峰,小沙弥村就位于狮峰脚下,
10,狮峰
狮峰顶是一片光秃秃的岩石,
狮峰山下就是石塘镇,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石台级道下山,走向石塘镇,走向石塘人家,我们的中饭就安排在石塘人家,今天大家都没带中餐,就准备吃一桌石塘的特色菜,
11,石塘人家
12:07我们到达石塘镇海滨村,
继续穿越石塘镇中心村,在岔路口,马虎老大一路安排步行者接站,
12:14到达石塘镇新村村,
我们穿越石塘镇新村村,
12:19到达石塘镇前进村,
我们穿越石塘镇前进村,
12:21我们到达石塘人家,上午徒步结束了,上午步行箬山,共徒步4.8公里,在石塘人家这里我们已预订了四桌中餐:500元/桌(不包括酒水饮料),
时间已过了中午,我们大家分别就座,
石塘小吃,其实就是箬山小吃,色香味齐全的箬山小吃当地的一大特色菜,箬山小吃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羹类的有:蛏羹,鱼羹,肉羹,丸类的有:鱼丸,肉丸,漂丸,三粉丸,水潺丸;泡虾类的有:鸡蛋泡虾,鱼泡,虾,番薯泡虾,枣泡虾,酒类有:鸡蛋酒,鳗鱼酒,黄鱼酒,面类有:三拉面,山东面,索面,……还有难归类的鱼饼(又叫鱼面),墨鱼饼,三粉糊,三粉夹,三粉贴,……不过大体上说,箬山小吃它们都离不开三大类佐料:三粉(番薯粉),海鲜,黄酒,我们的菜上桌了,一共十二色,
这十二个菜色美,量足,味道也不错,
步行者们人人都吃得酒醉饭饱,
13:32我们离开石塘人家,准备下午徒步活动,上午是游览箬山古镇,看石屋,逛石街,走石台级,下午我们准备去爬石山,游览石峰,……
下续《石塘石屋石山,屋秀山奇景美(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