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曲
2013年5月19日,是5·19中国旅游日确定后的第三个年,也是“游圣”徐霞客首游天台山400周年,天台山借助中国旅游日这个大平台,举办徐霞客首游天台山4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感受佛道天台的神山秀水,进一步了解天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由天台县委宣传部,统战部,天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的“重走霞客路”2013年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

“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负重徒步线路:花麦地——国清寺——金地岭——智者塔院——大慈寺遗址(智者说法处)——青思岙——贾庵——黄坦里岙——天封寺遗址——华顶寺(终点),路线平面总里程大约18公里,最高海拔900米,路线中途有起伏,有大约5.6公里是硬化公路,大部分为石质台阶古道和泥土落叶软质路面的是“徐霞客古道”,

步行者群:鼠浪湖,香香,大海,坛子,马虎,一分,波波,狐狸,地图鱼,田田,活力,凹马,应子,榴莲酥,简单,阿平,钱江浪潮,西乡,燕子坞,卡铭,雄鹰,道,布衣,石山,,轻塞,敏敏,润雨,老兵2,宝宝,飞虹,城东城西,TZB飞龙,咩羊,启云轩主人等37人参加这次千人徒步活动,


步行者群派出了由鼠浪湖,香香,大海三人组成的宁波北斗队参加15公斤/人负重徒步赛,


步行者-宁波北斗队女队员香香美女是整个“千人徒步大赛”中第一个负重冲刺过终点,

宁波北斗队以3:55:44完成三人共负重45公斤,徒步18公里的成绩,获得团体第三名,全体步行者拉拉队员为他们感到骄傲,


5月18日上午,在天台国清寺旁花麦地举行2013年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活动开幕式,“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由此拉开文化旅游盛宴的序幕,随之而来的好戏连台,


二,花麦地
2013年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活动开幕式,“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将于5月18日上午在天台花麦地召开,参加负重比赛的运动员需在早上7:00到花麦地起跑点报到,我们步行者一行37人乘上旅游大客车,早上5:00从宁波农工商超市门口出发,5:11在宁波海曙(段塘)上高速,

6:41我们的旅游大客车在天台洋头下高速,一路驶向天台花麦地,



7:03我们的旅游大客车到达天台花麦地,

我们大家跳下旅游大客车,



兄弟驴友队伍也同期到达,

天台花麦地位于天台赤城街道,在天台国清寺旁边,这里就是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活动开幕式的主会场,

花麦地那里已实行了交通管制,特警戒备,






我们大家下了旅游大客车走向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活动开幕式的主会场,



13

迎宾的欢庆锣鼓刚刚运到,正在摆放布局,步行者道上去敲击了二下,试试声音,



每有兄弟驴友队伍到来,迎宾的欢庆锣鼓就敲了起来了,



迎宾的欢庆锣鼓队伍两边各站着两位美丽的迎宾礼仪小姐,


这是浙江电台车辆现场直播车,


我们刚一到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活动开幕式的主会场,就有帅哥美女记者在说要找一个年纪大些的采访一下,他们说见我一头的白发,这样就找上了我这个已奔七了的老头子来聊一下,让我也上一下电视镜头,只不知是天台那一个电视台,步行者中的几个快枪手也为我抢拍了几张照片,那两位美女帅哥成了我贴子中的主角,还是我自已先把抢收到的题材发上网络吧,



21

天台山不但自然风光奇丽秀美,而且人文积淀深邃厚实,天台山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和日本天台宗的祖庭,也是中国道教的东南圣地,早在公元三世纪,天台山就显示出了宗教文化为主体的端倪,汉晋之际,高道葛玄,名僧昙猷先后来天台山筑庵传法,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开创地,自智者大师开山以来,他创立了十二古刹,后人用国清的松,塔头的风,高明的钟,万年的柱来形容天台各大寺庙的特色;
另外天台还是济公故里,禅僧济公降生于天台城关,济公他擅长诗文,戏佞济贫,被民间尊为“活佛”,
在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活动开幕式上不仅有几位道士扮演者,还有几位济公扮演者,





看那一位扮演的惟妙惟肖,扮得最真,表演得最生动形似,步行者们纷纷和他合影留念,








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活动开幕式上正在表演道教易筋经,

28



另有一组表演队伍正在整装等候上场表演,

步行者参加18公里负重攀登比赛的三位队员编号是:宁波北斗091,092,093,



三位负重比赛队员正在紧迫的整理着负重装备,三人共45公斤/6袋沙袋,平均负重15公斤/人,





步行者-宁波北斗三位参加比赛的队员:香香,鼠浪湖,大海(从左到右按站位顺序)已一切准备完毕,整装待发,



步行者强驴-西乡因参加比赛名额有限,没能参加15公斤负重比赛,他就背了二只西瓜/40多斤,拉练一下,尝尝18公里的负重攀登的滋味,


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号霞客,他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单身一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他的旅行日志经过后人整理成书,留给我们一部洋洋六十余万言的巨著,
天台山曾是徐霞客两度光临的地方,也是他游历的第一座名山,其中“游天台山日记”其略叙天台行一路风光美景,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点描绘,而对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
“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每月最末一天为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初三日晨起,果日光烨烨原指火燃极旺,此指日炽,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越三岭,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
徐霞客他是我们驴友的祖师爷了,我们步行者只不过是当代的驴友,体验走徐霞客古道,攀登天台山,国清寺,塔头寺,华顶寺,……

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活动开幕式的主会场上驴友们早已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等待早些开幕,好早些去攀登天台山,








7:50主席台终于出现了领导和嘉宾,8:00领导发言,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活动开幕式开始了,




60

驴友队伍依次排列:步行者,小鱼,开心之旅,信天游户外,王者户外,天地动力,浙江大学俱乐部,……














65




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活动开幕式主会场-花麦地旁边是天台国清寺,高高的天台国清寺隋塔就在国清寺东南的山坡上,就在我们的眼前,隋塔建于1300年前的隋代,故称:“隋塔”,
隋塔高59.3米,六面九级,空心,四周砖壁上雕有佛像,栩栩如生,极为精美,隋塔中曾存有石刻七如来佛写经碑,不过现在已被取出另放它处,




“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起点是花麦地,终点是华顶国家森林公园内,


我们走向“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的起步点,



参加负重比赛的运动员正在“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的起步点处集结,作出发前的准备,


每组参加比赛的运动由二男一女三人组成,各队三人一列自动依次排列好了,





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旅游文化节活动开幕式结束了,主会场院上已放起了礼花,

运动员们各就各位,



8:30,裁判员喊口令:预备,

8:30负重运动员出发了,

我第二次按下照相机快门时,参加比赛的负重运动员已从我身旁冲过去了,

当我第三次按下照相机快门时,我只能抡拍到部份负重运动员的PP了,

三,国清寺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距天台县城约3公里,坐落在华顶山麓,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天台国清寺系中国佛教天台宗祖庭,也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祖庭,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被中,日两国佛教奉为发祥地,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初名天台寺,后改名国清寺,国清寺曾毁于武宗灭佛和北宋宣和二年,宋建炎二年修复,名列“五山十刹”之一,清雍正十一年下诏重建,至清末,民国时期又有增建,
负重运动员出发后,花麦地通往国清寺的通道对香客和游客放行了,允许他们走向国清寺风景区,


参加“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的徐霞客扮演者正与几位美女驴友在一起拍摄合照,


参加天台山千人徒步的驴友队伍出发了,在队伍中“徐霞客”,……与驴友们一起同行,




我们进入国清寺景区大门,

我们沿国清寺景区道前进,




我一边徒步前进,一边欣赏着国清寺徒步线路上的景点景色,




负重比赛运动员用双手托着肩背上的负重在疾步前进,


国清寺景区道右侧这条上山台级古道是通往塔头寺方向的近道,我们曾于2010年11月21日那天去攀登过,可欣赏我的贴子:《观赏佛界三寺院,游走天台一山川》,

五,霞客古道
国庆寺左侧这条台级古道是这次负重比赛道,台级古道上山路口竖有一块“霞客古道”路牌,


霞客古道在这里被乡村公路截断了,这一段比赛场地是徒步乡村公路,






前面那些15公斤负重运动员正一步一步的,缓缓的攀登前进,




9:02徒步比赛线路上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天台驴友志愿者正在三岔路口为“千人徒步大赛”徒步者指路,


我一边徒步前进,一边随手抓拍几张沿途景色,



我们沿徒步比赛线路快速徒步了2分钟,9:04前面又来是一个三岔路口,



在这个三岔路口,“千人徒步大赛”志愿者拦下了我们,叫我们休息一下,让负重比赛队员先行,



这个三岔路口也是给养补充点,那些参加负重比赛的驴友们也在这里息一息,补充一点能量水份,

9:08我们前面又是一个三岔路口,其实这些三岔路口都是由于乡村公路截断了“霞客古道”后而产生的,参加徒步的驴友们穿越乡村公路,攀登“霞客古道”台级上山了,



178




那些负重运动员攀登台级上山来时,我就站到路边,让她们先行攀登上去,


9:19“霞客古道”又一次被乡村公路截断,

我们穿越穿越乡村公路继续攀登“霞客古道”台级上山,


徒步“霞客古道”途中,凉亭内有步行者美女正在休息,

我刚休息了一下,一个小孩子就超越我攀登着“霞客古道”的台级上去了,


这是一个参加负重徒步比赛的美女驴友,她让我抢拍了一下,我就让她先行攀登上去了,

9:24又是一个四岔路口,乡村公路又一次横截了“霞客古道”,


我们继续攀登“霞客古道”的台级上行,


徒步6分钟后,在9:30,我们徒步到金地岭脚处,这里又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从这里开始我们沿乡村公路上山





9:36在“千人徒步大赛”徒步线路,天培线乡村公路9公里处,出现了一块指路牌,往右拐指向高明寺,前面有徒步者往右拐,过隧道走向高明寺,一开始我也跟着走去,




过了隧道发现线路不对,立即原路返回,在乡村公路右侧攀登台级上山,走向塔头寺,




六,智者塔院-塔头寺
很多人去过天台山的人,只知道天台有座国清寺,不知道天台还有座高明讲寺,其实天台还有座塔头寺,而且塔头寺的智者大师,还是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三个寺比起来,现在是国清寺名气最大,但其地势却是最矮的,国清圭就建在天台山脚旁,高明寺居中,其寺院就建在半山中,塔头寺位居最高,塔头寺就建在将到达山顶处,
9:48我们到达塔头寺,塔头寺就是智者塔院,又名真觉讲寺,俗称塔头寺,为省级文保单位,
塔头寺它位于天台山北麓金地岭(佛陇山)和银地岭啣合部山坪上,距离国清讲寺10公里,是我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538-597年)的初修之地和圆寂后所葬之地,,塔头寺始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年),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
智者塔院又名“真觉讲寺”,俗称“塔头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北麓金地岭和银地岭衔合部山坪上,距国清讲寺10公里。周围古松蔽日,修行凝翠,更兼地势高峻,居高临下,鸟瞰四方,尽收眼底,罡风飒飒,树影摇曳,清凉幽静。俗有“高明(寺)钟,塔头风”之称,
塔院四周古松蔽日,绿竹成荫,环境幽美。塔院中有1973年重建的智者大师肉身塔,高7米,雕刻典雅精致,二层六面,有檐二重,第一层正面龛中有智者坐像,神态逼真,每层都刻有栏杆、标柱、斗拱,全塔构件上都有精致浮雕。塔院中有《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碑高1.84米,宽0.8米,厚0.17米,系唐翰林学士梁肃撰,台州刺史书法家徐放所书。碑述智者一生事迹及天台宗七代祖师简况,碑阳正书2l行,行47字,碑侧碑阴均刻捐助金额,笔法苍劲,刻工精巧,字迹清晰,对唐代佛学和书法艺术研究,均有很大价值。
智,颖川人,陈、隋时高僧,佛教“天台宗”创始人,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赐号“智者”,故称“智者大师”,著作甚丰,在佛教上有重大贡献,
智者塔院为智者大师肉身塔安放地,智者(538—587年)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开山祖师,俗姓陈,字德安,祖籍颖川(河南许昌),后迁往荆州华容,传说其降生前,母亲徐氏梦五色香煙萦绕其怀,挥之下去,忽闻空中有人道:“宿世因缘,寄托王道,福德自至,何以去之”,徐氏大悟,智者降生之夜,通室明亮,天明方熄,晨有二僧扣门而诵:“善哉,儿得力所重,必出家矣”,言毕隐身不见,众人惊诧不已不已,
相传,智者幼时便有种种异相:卧睡时合掌,端坐时面朝西,见佛像便礼拜,遇僧人必敬礼,
7岁时去佛寺进香,有人向其口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他更能出口称诵,时人称奇,
18岁时,依湘州(湖南长沙)果愿寺法绪出家,
20岁受具足戒,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师从光州(河北光山)大苏山慧思,据说慧思一见智头便叹道:“前世我在灵山与你共赴法会,一起听释迦牟尼讲说《法华经》,今世你我重又相逢,这真可以说是宿缘啊”,慧思令智头代他讲经,自己和其他僧俗一起听讲,
陈光大元年(567年),智者往金陵传弘禅法,两年后,受请瓦官寺开讲《法华经》,树立亲宗义,判释经教,奠定天台宗理论基础,
陈太建七年(575年)智者初入天台山,创建伽蓝,
陈至德三年(585年),智者再到金陵,弘传《法华经》,陈后主对智者礼遇有加,智者赠陈后主皇后以“海慧菩萨”法名,陈亡,智者上庐山隐居,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受晋王杨广之邀,往扬州传戒,送其“总持菩萨”法号,杨广也送智者“智者”称号,所以后人对称智者为“智者大师”,
次年,智者回荆州,于当阳县玉泉山创立玉泉寺,
开皇十五年(595年),智头到天台,重整山寺,
开皇十七年(597年),智头应杨广之邀再度出山,走到石城,疾及不能前进,不久圆寂,享寿60岁,
智者一生建寺36所(12所在天台),造像80万尊,度僧一万四千人,传法弟子三十二人,他学行精深,著作共180卷,其中《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大部”,又有《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佛经疏》,称“天台五小部”,这些著述,建立了一宗的解行规范,对中国佛学影响甚大,
智者弟子遵师嘱将其遗体运回佛陇,在西南峰上立笼,周围叠砌白石,墓上植青松,前建双塔,筑草庵护卫,号称“定慧真身塔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真觉寺”,后废,南宋隆兴年间(1163——1164年)重修,后又倾颓,清嘉庆三年(1798年),浙江巡抚阮元修葺塔院,大雄宝殿及两廊,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战火,光绪六年(1880年),天台宗四十世法嗣,住持敏曦,灵虚和安吉知县李宗等发起募捐,主持重修,历时十载,使全部殿宇焕然一新,这时“灵塔精致,殿宇巍峨”,“安禅有地,宣讲有所,三乘法门均臻美偌”,
塔头寺在天台国清寺,高明寺,和塔头寺三寺院中最清素质朴的,智者塔院有两座山门,
塔头寺东面山门有亭,亭内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系浙江省人民政府1982年6月建立,门匾上题有“智者塔院”四个大字,楹联为“登峰始诚天台寺,入室还寻智者笼”,


塔头寺南面山门外题有“即是灵山”的照壁,是对天台山和智者大师的高度评价,

塔头寺南面山门门匾“真觉讲寺”出于清阮元之手,傍署:“光绪九年(1883年)阳月住持敏
重建”,门题匍匐狮一对,相传智者大师圆寂时,有“狻猊”两兽至,在门前仰天嚎吼,后此二兽变为石狮,石狮历经风雨,现已斑驳陆离,可知年代之久远,

进入“真觉讲寺”门殿后,里面又有一道门匾额,上书:“释迦再现”系光绪年间两江总督曾国全手书,门殿“释迦再现” 匾额与正殿相望,

花木扶疏,丹桂飘香,鼎幢映日,神幽气爽,塔头寺内,在“智者肉身塔”正殿.前还有二株300年的金,银桂古树,




塔头寺正殿五间,上悬金字“智者肉身塔”匾额、光绪年间刻制的“东土释迦”匾和楹联,美国落杉矶护法会敬献的“天台教主”簇拥着青石雕的肉身宝塔,宝塔高七米,三层六角,每面宽1.29米,中层正面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初题书“天台智者大师真身宝塔”,上层正面镌“西士”两字,两边为“摩诃般若光国”,“大乘妙法莲华经”字样,下层正中供智者大师金像,两边为金字对联:“寿量难思权现化城而入寂,灵山未散实邀多宝与同笼”,整个宝塔结构精致,其栏杆,方,柱,斗,拱等部雕有飞天,盘龙,莲花诸图案,雕刻精细,装饰华美,塔后,悬“谛观圆融”,“灵山未散”匾额,殿两壁供台宗十七位祖师石刻像,据《天台山全志》载,智者大师圆寂后智者大师金身葬于此,智者肉身塔为明清时期文物,



由于智者塔院是智者真身所在,故凡来天台山国清寺朝拜“祖庭”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其他诸国宗教界人士都要到此拜谒,塔院内还有藏经塔及心经经塔,1988年日本台宗宗务所从全国百万信众所书百万经卷中精巽千二百本奉纳入塔院,建藏经塔藏之,惠谛长老率八十余众在赵朴初会长的陪同下举行了隆重的揭幕法会,1989年5月又有智者塔院建“日本国天台宗般若心经塔”,塔上“日本国天台宗般若心经塔”11字,其中“日本国天台宗”六字由山田惠谛长老所写,“般若心经塔”五字为赵朴初初居士所题,赵朴初居士还为此塔撰写了碑文和经文,



出智者塔院往北的石级古道左边,还有灌顶,湛然,传灯三位祖师之墓,这三位祖师曾对天台宗弘传作过重大贡献,因“千人徒步大赛”线路是在石级古道三岔路口走向往右方向,所以灌顶,湛然,传灯三位祖师之墓不方便我这次去拜访,我在石级古道三岔路口走向往右方向,走向“智者大师说法台”,

七,大慈寺遗址(智者说法处)
离开智者塔院后,我往东大约平行的徒步行走了一里路左右,9:58我到达“智者大师说法台”,






在那里有一块大磐陀石,相传智者大师曾在此地讲经说法,.智者说法台,直径约12米,高4
米,呈椭球形,与普陀山的磐陀石相仿佛,上镌刻有“智者大师说法处”七个大字,是民国绍兴徐生翁题,僧通怀勒石,由当时居住在真觉寺的少林武僧海灯法师捐资题刻,
“智者大师说法处”:三面悬崖,上千年的大磐陀石,吸足了日月之精华,沉稳而充满灵气的竖立在大师说法处,人站在大磐陀石前面,用一种仰望的角度凝视,此刻带来一种感慨,一切生命对大自然保持着一种感恩之情,

驴友的徒步队伍扛着群旗,源源不断的从“智者大师说法处”旁的石级古道上经过,没有一个进来欣赏一下这块刻有“智者大师说法处”七个大字的千年大磐陀石,我也不再欣赏,赶紧起步追赶“千人徒步大赛”的徒步队伍去了




八,青思岙
10:04我们到达青思岙,这里也是一个三岔路口,“千人徒步大赛”志愿者正在封道,也是让负重参加比赛的驴友先行一步



五分钟后,10:09我们离开青思岙继续前进,




我们沿山道一路的攀登向上,


山顶上是一片平整的草地,




山顶草地终点处也是一个三岔路口,这里有“千人徒步大赛”志愿者正在指引驴友们进入山路小道,



在山路小道相对危险的地段,“千人徒步大赛”组委会在这里也安排了几位志愿者提醒大家小心慢行,尽量的往山体方向徒步前进,


“千人徒步大赛”的驴友徒步古道上,一路上都系有红丝带为大家指路,



遥望对面前进的方向是美丽的华顶山了



在前方美丽华顶山的古道上,已有徒步者正攀登着前进,



终于,我们也踏上了美丽的华顶山古道上




我回头眺望了那个相对危险的地段,在那相对危险地段,有志愿者正在为徒步的驴友提醒着,请注意安全,


我们继续沿徐霞客古道前进



11:13前方又是一个三岔路口,这里是一个“千人徒步大赛”线路上规模较大的补给站,安排有安全撤退的车辆,徒步的驴友们在这里又要暂时停止前进,让负重参加比赛的驴友们先行一步,




我随着参加“千人徒步大赛”的大部队驴友队伍在三岔路口往左边拐,根据“霞客古道”路标,沿着乡村公路继续前进,




11:19又见到一个三岔路口,根据指示我们走右道前进,


九,里坑村
11:27我们到达里坑村中餐补给点(上午已徒步10.7公里,海参拔上升538米),在这个补给点全体驴友都暂时停止前进,吃中饭了,只准凭参加负重比赛的驴友牌号通行,


286


里坑村中餐补给点,我们参加“千人徒步大赛”的一般徒步驴友,大家就寻找地方就地休息,


有些驴友就下到清溪中去清洗一下,好好休息一下,


大家分开来找地方吃中餐,





这几位参加负重比赛的驴友可能实在吃不消了,饭也不想吃了,就坐在地上休息了,也有几个参加负重比赛的驴友抛弃了沙袋,把运动员牌号放入包中继续徒步,对名次他们已不抱希望,重在参与嘛,坚持着走到终点就是胜利,


这一封道,我们参加“千人徒步大赛”的一般徒步驴友就在这里被阻挡前进达到半个小时,下午12:05我们又重新出发了,


300


12:10我们到达里坑村,热情的里坑村民为徒步的驴友们提供免费茶水,我们穿越里坑村继续徒步前进,



离开里坑村,我们沿山路古道一路攀登向上,





12:33我们穿越截断“霞客古道”乡村公路,



在这一段“千人徒步大赛”线路是机耕路了,我们就沿机耕路徒步前进,


317

在这一段“千人徒步大赛”线路是溪间古道,我们就沿溪间古道徒步前进,









在这一段“千人徒步大赛”线路是在田地间,我们就穿行在田地之间了,




又一个志愿者在一个三岔路口为我们指路,“千人徒步大赛”线路走向天封村,

十,天封村,
我们沿乡村公路走向天封村,





13:00,在乡村公路从这里往右拐,沿“霞客古道”走向天封村,

二分钟后,在13:02我们徒步到达天封村,







穿越天封村,在天封村中也设置了免费茶水供应站,


穿越天封村后,我们往右拐,沿“霞客古道”开始徒步攀登华顶山,




十一,华顶霞客台级道
通往华顶寺的“霞客古道”,这一路都是台级道,我们攀登“霞客古道”台级一路的向上,



13:23我们跨过那座条石古桥,



这一段是被洪水冲垮了的霞客台级古道,不过现在已快修筑完工,


参加“千人徒步大赛”的驴友们一步一个脚步印的向上攀登,



362



走得气喘嘘嘘,那就先息一口气,这是最后一段徒步台级线路了,离华顶国家森林公园终点已不会太远了,

通往华顶寺的“霞客古道”是与溪流同行,一路的向上攀登,一路的能欣赏到奔腾的溪流,




一路上从对讲机中传来步行者先驱部队已到达华顶国家森林公园终点的信息,又传来他们进入华顶寺,切开西瓜开吃了,我咬一下牙,坚持一下嘛,抓紧节奏往上攀登,


13:59我终于登上了华顶霞客台级古道的顶端,这里竖有一座大碑石,上书“霞客古道”四个大字,


十二,华顶寺
华顶山在天台县城东北五十里,华顶山是天台山最高峰,净高1110米,从峰顶俯视群山,重重山峦犹如片片莲瓣,而华顶峰正处花心之顶,故谓“华(花)顶”,
华顶高寒,观赏云海,旭日最佳,尤在每年秋分至春分,山多晴日,可东望溟渤,北眺钱塘,西招括苍,南瞩雁荡,
清齐周华《名山藏副本,台岳天台山游记》:“日轮欲起,如金在熔,摩荡再三,始升天际。其初升也,体园忽长,等卵黄之欲流;其既升也,则仍然一规,色兼红紫,轮似加大;及再升,反似渐小,却光芒刺目,不可正视”,
华顶山上晴少阴多,经常云绕雾围,朝暮云气,氤氲盘结,如幢如盖,如狮如虎,千姿万状,其蓬勃翻腾、奔涌消长之态,一如海涛,诸峰则似岛屿,白云弥聚弥厚,若归宿于此,逐有“华顶归云”之胜,
李白《天台晓望》:“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风涛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在华顶山上有座华顶寺,华顶寺始建于五代后晋元福元年(936),为德韶法师所建,始名华顶禅觉道场,宋治平三年(1066)改名善兴寺,明洪武四年(1371)
华顶寺焚于火,后经历代修,毁,……至今尚存门神殿,金则殿和东,西两厢房屋,
华顶寺四周原有一些古遗址:智者大师当年拜经的“拜经台”,李白游天台山时读书的“太白读书堂”,晋大书法家王右军写《黄庭经》时洗笔砚的“右军墨池”以及“伏虎坛”,“降魔塔”,“鬼垒石”等,华顶寺后的“归云洞”一带,相传为三国葛玄茶圃所在,所产华顶云雾茶,眉形细紧,水色清亮翠绿,芽香浓厚味甜醇,唐时日僧最澄及千光荣西等来天台求法,同时考察茶叶生产,并随带茶种回国,广为播种,明文学家屠隆亦尝隐此,著成《茶笺》一书,在寺两侧密林里,原有“七十二茅蓬”,东以“药师庵”为最,西则以“妙碑庵”最大,旧时,每逢佛教斋期,山上聚僧数百,香客如云,
2011年5月14日我们步行者曾攀登过华顶山,游览过华顶寺,可欣赏我的贴子:《走徐霞客古道,游华顶,铜壶滴漏,石梁飞瀑》
13:59我到达“霞客古道”碑牌处,那里就是“千人徒步大赛”负重竞速比赛终点,华顶国家森林公园内,


负重竞速比赛颁奖台已在华顶寺前布置完毕,

381

徒步已到终点了,在我刚到“华顶书院”碑处时,天上下起了阵雨,



我赶紧的向华顶讲寺里走去,那里还有引人嘴馋的由步行者西乡GG背了18公里的西瓜呐,


14:02我到达华顶寺素斋馆,


在华顶寺素斋馆我先吃了一块哈蜜瓜,

第一只西瓜已被先驱部队分切光了,等步行者基本上到齐后,分切第二个西瓜了,






随后我冒雨再度游览华顶寺,这是华顶寺的大雄宝殿,


这是华顶寺的十八罗汉,



这是华顶寺的“华顶历代高僧”碑,

这是华顶寺的天台智者大师堂”,



这是华顶寺的“智者亭”,

这是华顶寺的“集云轩”,

这是华顶寺的古碑牌,


华顶寺是“晋唐古迹”,


405

华顶寺是天台县文保单位,


“千人徒步大赛”结束后,华顶寺接下来要举办“禅茶论坛”,“禅茶雅集”活动,


十三,“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颁奖大会
14:59“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颁奖大会,颁奖典礼开始了,

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裁判长宣布获奖名次,

第六名(浙江大学俱乐部)队三名队员上台领奖,




第五名(路游桐乡)队三名队员上台领奖,



第四名(信天游)队三名队员上台领奖,




第三名(宁波北斗)队三名队员上台领奖,他们的成绩是费时3:55:44,负重45公斤徒步18.3公里,累计爬升海拔1400米,








第二名(台州夜奔)队三名队员上台领奖,



445

第一名(乐清登山协会)队三名队员上台领奖,



步行者宁波北斗三名队员和步行者奉化驴友的合影

美女-帅哥:活力-道,这二位是步行者的形象大使,


步行者们登上“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颁奖台拍摄集体照,




兄弟城市的驴友们也纷纷登上“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颁奖台拍摄集体照,




460



大家整理行装准备返回,

十四,奉化夜霄
15:29我们乘上旅游大客车启程返回,


一小时后,在16:29我们在天台洋头驶上高速公路,

我们行驶在高速公路上,16:37在经过通往台州,温州方向的高速公路三岔路口,在右边隧道那个方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故,车辆排起了长队,前后,上下高速路上通往那个口子方向的高速路上都是汽车,在那里出现了严重的车堵路阻,








我们的旅游大客车顺利的通过车堵地段,17:39我们在奉化下高速,准备到奉化夜霄城腐败一次,庆贺一下,当天“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上,三位步行者强驴取得的好成绩,



17:50我们的旅游大客车停在奉化夜霄城,上楼点菜,就座,……








奉化夜霄城中心舞台上有演员在冒雨歌唱表演节目,



这六盆是素菜,

493





这九盆是荤菜,









这七盆是海鲜,

497






庆贺步行者“宁波北斗”队获得“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季军名次干杯






奉化夜霄城中央舞台的表演越来越热烈,



505

我们的夜霄已快接近尾声,


干杯,干完最后一杯酒,


17:26我们重新乘上旅游大客车,启程返回了,

旅游大客车平稳的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旅游大客车内的步行者似醉非醉,胜利的兴奋情绪还没有过去,


20:00正,我们的旅游大客车在宁波海曙(段塘)下高速,




十五,小结
“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 千人徒步大赛徒步线路实际里程:18.3公里,累计爬升海拔:1400米,
从早上8:40始——下午13:59止,共5小时19分左右(包括中餐时间和等候时间)


“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 千人徒步大赛徒步路线:
花麦地——国清寺——金地岭——智者塔院——大慈寺遗址(智者说法处)——青思岙——贾庵——黄坦里岙——天封寺遗址——华顶寺(终点),路线平面总里程约18公里,海拔爬升约800米,路线中途有起伏,有约5.6公里硬化公路,大部分为石质台阶古道和泥土落叶软质路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