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三峡:三峡险滩知多少

标签:
三峡历史旅游地理 |
分类: 梦回三峡 |
梦回三峡:三峡险滩知多少
长江三峡中究竟有多少险滩,恐怕很难厘清。首先,不同历史阶段,险滩数量不相同。尽管历史上官方与民间不断地整治航道、清理险滩,但峡江内的滑坡、泥石流、坍塌等也在不断地增加险滩或改变险滩。其次,在长江三峡中行船,木船与机动船对于滩险滩急界定不一致。怎样的流才算“急”?怎样的滩才算“险”——没有一个精确的衡量标准。最后一点,峡江中许多险滩有名,但更多险滩无名,且滩中有滩,大滩套小滩,实在令人无法准确统计。
三峡险滩复杂多变。三峡内的主要险滩可能在一年中不同时段表现出不同的航道特点:某些险滩表现在长江洪水期,某些险滩表现在长江枯水期,某些险滩表现在长江中洪期。这些险滩由于产生的原因不一样,滩头地理地势不一样,因此危及行船的要害也不一样:有些险滩由于水位落差大而水流飞急;有些险滩由于乱石耸立而泡漩众多;有些险滩表现出碛沙堆积而拥堵河道……
这里,简单介绍建国前长江三峡中的45个主要险滩分布(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参照)。图中标明了主要险滩距宜昌公里数。
石
喜
水田角:距宜昌32公里。滩口段狭窄,两岸有参差不齐的乱石堆,水流紊乱,洪水急流。
渣
珍珠细:距宜昌41公里。洪水急滩。
马屁股:距宜昌44公里。洪水急滩。
珍珠滩:距宜昌47公里。洪水急滩。
白洞子:距宜昌50公里。中洪急流。
獭洞滩:距宜昌51公里。江中大石梁与左岸石盘夹峙,束窄河道,至枯水期水流急乱,航道弯窄。属枯水险滩。
上羊背:距宜昌54公里。洪水急滩。
小崆岭:距宜昌60公里。枯水险滩。
崆岭滩:又名空舲滩,距宜昌61公里,是峡江著名险滩。大石横截江心,称“对我来”。还有头珠、二珠、三珠礁石排列在南北二漕出口处。右漕虽宽,水流紊乱;左漕水流平稳,但航道弯曲狭窄。属枯水险滩。
射洪碛:青滩的三滩下方,洪水急滩。
青
小青滩:上水险滩。
锯齿滩:江心有石如锯齿,水平极险。
冰盘碛:距宜昌82公里。此滩系大砾石沉积成一洲坝,纵卧江心,分漕为二。南漕称碛漕水急滩浅,最浅处2.9米;北漕称弯漕,水深而弯曲,且左岸有浅滩,中、枯水期上行船宜走弯漕,下行船宜走碛漕。暗礁伸入漕内,漕水紊乱,枯水险滩。
下石门:距宜昌82.5公里,位于屈原沱下首,两岸巨石截江如门(仅100米宽),水小极险。
屈原三泡:水急漩深,大、小水无滩,水平极险。
莲花三漩:江心怪石激水成漩,水平极险。
乌牛石滩:石露江心,水浪汹,洪水极险。
方
叱
碎石滩:距宜昌86.4公里。碛坝突兀江心,形成急流水埂,中洪急滩。
真武碛:真武剑石横截江心,水浅险。
泄
上石门:距宜昌99公里。水流湍急,枯水险道。
螃蟹岬:距宜昌99.4公里。洪水急流。
王保溪:距宜昌100公里。洪水急流。
大八斗:距宜昌104公里。江中多怪石,泡漩阵发,漩涌水急,大水碍舟行。中洪水期,下行船达此滩时,须近右岸而行。属中洪急流。
牛口滩:距宜昌105公里。牛头石截江,激水成漩,洪水极险。有上下两个滩口,在牛头石的头尾部位,当地水位9米以下,滩位在下口;水位在9~15米时最汹。属中洪急滩。
晒花碛:距宜昌109公里。枯水险流。
青竹标:距宜昌116公里。左岸溪口石碛与右岸石嘴夹峙束流成滩。属枯水急滩。
火焰石:距宜昌127公里。左岸崖嘴和右岸石梁突伸江心,束流成滩。属洪水急滩。
刀背石:距宜昌153公里。洪水急滩。
屠龙石:距宜昌154公里。洪水急滩。
下马滩:距宜昌176公里。两岸溪口滩突伸江中,互相夹峙,形成急流,中枯急滩。
宝子滩:距宜昌186公里。左岸溪口滩突伸江中,与对岸石夹峙,阻束水流,形成急流。属中洪急滩。
油榨碛:距宜昌191公里。两岸溪口滩错相对峙,形成急流。属枯水急滩。
铁
黑石滩:距宜昌199公里。两岸石梁相互对峙,阻束水流,形成急流,泡漩汹恶,洪水急滩。
太子角:距宜昌202公里。洪水急滩。
老关嘴:距宜昌203.5公里。洪水急滩。
滟滪石:又称滟滪堆、燕窝石,为一横亘在瞿塘峡口的一巨礁,距宜昌204公里。此礁长约30米,宽约20米,高约40米,挺立江中,激起狂澜万卷,泡漩千重,十分凶险,洪水险滩。
臭盐碛:距宜昌206公里。左侧有一大溪口滩,右侧为枯水主漕,汛期淤沙,汛后水位下退,淤沙难以冲开,经常阻航。
参考书目:
《川江航道整治史》
《长江上游航道史》
《长江航运史》
《秭归县交通志》
《宜昌地区水运志》
2013年4月4日,于武昌阅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