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欣赏杂谈 |
分类: 紫砂瓷器 |
一门两大师——徐汉棠、徐秀棠
一门两大师徐汉棠、徐秀棠
徐汉棠
徐秀棠
徐秀棠——等等我
徐秀棠制紫砂弥勒佛像
徐秀棠刻周桂珍制梅花壶
徐汉棠 牛盖井栏
古陶泥研究所徐汉棠制 紫砂壶
徐汉棠外祖父邵云甫,是紫砂名家邵大亨的后裔,所制的紫砂陶艺在东南亚、日本等地极负盛名。徐汉棠4个舅父邵元章、邵茂章、邵宪章、邵全章也是当时著名的紫砂高手。其三舅邵茂章制作的紫砂水平壶及独钮壶有独到之处,印章为“贡局”,作品很受世人珍藏。其小舅邵全章经常与著名紫砂艺人顾景舟切磋,技艺水准极高。其母邵赛宝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地道的紫砂陶艺世家。当她与徐祖纯结为夫妻,来到有着几十年经营紫砂历史的徐家后,也把家传的紫砂技艺带了过来。徐汉棠的父亲和母亲两人合作,以诚信为重,又经营得法,在紫砂行业有很好的口碑。其父除经营外,也亲手制作紫砂壶及瓶、盆等摆件。他们还特别擅长于制作大件紫砂产品,如18寸大茶壶、成套茶具、花盆、花瓶等。
徐秀棠 大亨制壶雕塑
1955年1月,“汤渡紫砂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厂”成立,徐汉棠全家参加了合作社,后合作社更名“宜兴紫砂厂”。徐汉棠兄妹7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受紫砂艺术的熏陶。他十二三岁时就在父母身边学做紫砂产品,而且严格地按照传统的规范亦步亦趋,因此应该说父母是他最初的启蒙老师。当时其大哥、二哥的作品也都很出色,后由于其他原因相继改行。
1952年3月,徐汉棠正式拜师,师从著名紫砂艺人顾景舟,是其第一入室大弟子。其四弟徐秀棠初中毕业后,作为“宜兴紫砂厂”的第一批艺徒进厂学艺,拜著名陶刻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技艺,后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跟随天津“泥人张”张景祜学习雕塑技艺。他们兄弟俩在几十年时间内大胆创新,在学习和继承传统上,亦花了很大的气力。徐汉棠专长制壶、制盆,徐秀棠则以雕塑、陶刻及对紫砂理论的研究名扬四海。他们同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紫砂界是绝无仅有的。家传陶艺与传统艺术的相互渗透,形成了“徐门陶艺”独特的风格。徐汉棠表示,徐门的声誉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传承、探索、发展的结果。徐门从事紫砂陶艺创作的人员之多,亦是紫砂行业中少见的。他们的后人有的已经在紫砂界崭露头角,成为业界的中坚力量。他的心愿,就是“徐门陶艺”薪火相传,绵延不息。
徐秀棠大师雕塑精品——八大山人
紫砂艺术作为一种境界是很高深的,可是作为一种造物方法,它又是很亲切的。它并不是简单地再现或摹仿自然,而是深深地将自我表现和审美观念蕴含在作品中。作品是无声的语言,它会真实地流露出你的心声。——徐汉棠
徐秀棠制吹毛断发
徐秀棠制济公雕塑
徐秀棠制藏经观音雕塑
徐汉棠制提梁壶
徐秀棠与徐汉棠之所以如此突出,他们的传统文化的基础坚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面;但另一个重要面,是他们的思想开放,能及时吸取并消化时代文化思潮的精华,转而化生出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杰作,而这后一点,恰恰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