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节小长假,孩子的生活规律都或多或少会被打乱。尤其是开心热闹的节日里,许多妈妈发现孩子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也一再延后,睡后还易惊醒;等到春节过后,本来乖乖听话的宝宝已经180度变身为“不睡觉大王”,给大人带来了许多烦恼。那么在春节来临前,就让我们了解一些让宝宝安睡的方法,别让春节夺走孩子的好睡眠啦!
方法一:定点定时入睡
大年三十守岁是许多人的习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磕着花生瓜子看着春晚,等到零点钟声敲响才会恋恋不舍爬上床铺。虽然辞旧迎新很有意义,但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宝宝来说,却并不值得提倡。
宝宝在4岁前发育迅猛,脑垂体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来促进生长和调节代谢,可以促使软骨形成、蛋白质合成和脂肪的储存及分解。可以说,宝宝大部分身高体重的增长是在睡眠中完成的。在一天中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段是22:00-7:00,在这个时间里拥有良好睡眠质量的宝宝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但是生长激素需要在入睡后1小时才开始大量分泌,所以宝宝在九点就要处于深睡眠了,也就是说最迟晚上八点半就该上床休息了。而这时正是春晚开始不久,掀起第一波节目高潮的时候。妈妈们一定要做好榜样,不要流连于电视机前错过了安置宝宝睡觉的时间,提早一些关掉电视机,按照往常的睡前步骤来做,引导宝宝顺利入睡。
方法二:避免过度刺激
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陌生的人和陌生的地方会带给宝宝大量新的信息从而刺激大脑,这就更需要充足的睡眠来进行调整和修复。还有一些亲友众多的环境下,妈妈希望宝宝表现得得体大方,有的孩子会被要求表演节目、演唱歌曲等,小一点的宝宝可能会被要求喊人、拍手,或者轮番抱一下。年幼的孩子安全感还比较脆弱,社交能力也不完善,一岁左右是认生的高峰期,在被陌生人逗弄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大一点的孩子虽然有一些自我控制能力,但同时自我意识也在萌芽,如果当众表演甚至当众出丑,也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带着不安的情绪入睡,从而影响到夜间睡眠。如果带小宝宝出行,妈妈要注意经常陪伴宝宝,给他充足的安全感。接触陌生亲戚时先进行介绍,等宝宝稍微熟悉一些后再给亲戚抱抱,如果宝宝表现出不愿意,千万不要强求。
在夜晚不要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不要放纵孩子疯玩,也不要给予新玩具,睡前不要讲可怕的故事,尽量让孩子保持平静的状态进入睡眠。
方法三:去除干扰因素
大年夜的凌晨和年初几天的白天,有些地方会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可能令睡眠中的宝宝受到惊吓。妈妈需要提前关好门窗,或者在宝宝睡着后将柔软的棉球塞入他耳中,尽可能提高隔音效果。当然宝宝在睡着后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不太敏感的,但如果宝宝出现惊跳或哭泣,妈妈需要轻拍安抚,让他可以再次入睡。平时听到鞭炮声不要急于捂住孩子的耳朵,让他熟悉和了解这是什么声音,也会减轻恐惧。
在临近睡觉时间,让家庭成员配合做到不要大声喧哗吵闹,避免引走孩子的注意力。房间内保持黑暗和安静,有的妈妈担心孩子怕黑或者为了方便夜间照顾宝宝就通宵亮着夜灯,这种做法会让宝宝大脑中的松果体误以为是“白天”,干扰褪黑素的正常分泌,降低睡眠质量。
方法四:睡前饮食合理
春节家中最不缺的就是好吃的。大人会喂食、孩子自己也会拿许多食物塞进肚子。但是在宝宝睡觉前,千万不要吃太多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大量的肉类、汪着油的炒菜、糖分太高的汽水等等。由于孩子在入睡后消化能力减弱,过多的食物容易积滞在消化道中使宝宝腹胀腹痛,夜间辗转不能安睡。
在睡前要给予清淡的粥面等食物,不要食用过分油腻的菜式和点心。睡前可以喝一些温热的奶,对进入睡眠状态也有一定的帮助。不过还要记得清洁牙齿哦。
春节是快乐的,睡眠是重要的。既可以享受节日的喜悦,又不会丢掉高质量的睡眠。妈妈们要提前做好功课,预防节后睡眠综合症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