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草根们是如何走进官府、当官晋爵的呢? 夏商周三代,实行贵族世袭制,宗族势力把持着地方政权,那么,作为草根阶层的民众,就很难挤进统治阶层中去。 在那些时代,最高统治阶层并无多大特权,像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处处为民着想、替民办事的,手中的权力也不是太大,只能以道德治理和感化天下。真正的实权掌握在地方宗族势力手中。 西周后期,周王感觉自己的权力太小,就四处征讨,这样一来,不但没有捞到什么好处,还惹得诸侯四起。 诸侯王们在反叛周王的时候,趁机打击了贵族势力,实际上也就打击了世袭制,那么,不同阶层中的人就被吸纳进政权部门。 所以,春秋战国时代是草根们入仕的时代,可见,通过革命推翻旧有秩序,是历史上的草根们入仕的途径之一。 大一统之后的中国历史,很多帝王也是通过革命获得宝座的,像刘邦、朱元璋,走的都是这条路线,革命成功之后,跟着他们一起干的草根们,也都成了各级官员。 然而,新政权一旦建立,政权之外的草根们就要靠边站了,很难再挤进权力阶层了,特别是皇族,也继承了以往的世袭制,由他们的子孙们继承王业。 于是,皇族由皇族组成的中央政权,绞尽脑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地方宗族势力过大,威胁自身统治。 这样反倒有利于下层草根们,为什么呢?因为皇族们为了对付中间势力,就要联合最下层的民众,想办法让他们进入国家政权系统,以便制衡那些权贵们。 秦始皇统一之后的中央政权,一直在想办法联合下层民众,以对付权贵豪商,像汉武帝利用打击的办法,强制他们交出权力和财富,而权贵们一直不甘示弱,造成汉代以后的长期分裂局面。 到了隋唐,最高统治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贵族们心甘情愿地腾出位来,那就是科举制度。 |
科举制度是有利于草根们进入国家权力层的,它是中央政权联合下层草根对付贵族的一个举动,效果很明显,也很成功。 科举制度的实施,既是皇族的胜利,也给草根们提供了入仕的机会,不经过革命,草根也可以经过自身的努力走进官场了。 夏商周三代是完全的世袭制,秦朝以后的时代,是不完全的世袭制,即在皇族内部实行世袭制,而在皇族意外,则相对开放一些了,这些开放的空间,是留给草根们的。 这保证了皇族一脉的世袭制,同时也方便了草根一族的入仕。 |
- (2013-01-31 08:06:42)
- (2013-01-17 10:37:06)
- (2013-01-12 17:39:01)
- (2013-01-03 17:41:29)
- (2012-10-27 16:46:10)
- (2012-09-13 18:05:57)
- (2012-07-10 22:57:54)
- (2012-07-03 20:46:52)
- (2012-06-28 09:33:24)
- (2012-06-13 09: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