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124  任家铺72间房

(2016-09-24 12:25:43)
标签:

房山古银矿

杨林水任家铺

七十二间房

银洞野洞

圣莲山远景

分类: 房山篇
古洞坡山脊北坡的矿洞,称七十二间房,属杨林水任家铺自然村。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上文已述,山脊北坡曾属宛平县管辖,《房山县志》没有相关记载。
2015321日,从贾峪口进沟,行至圣莲山景区南侧。
远处山顶下一,是景区的最高处。公路从景区前继续上行,通西北方向的史家营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路西沟口,石门刻“杨林水”三字。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沿沟,过杨林水村;转南沟,便是任家铺
南沟为东北—西南走向,住户松散地建在沟两侧。水泥路直行,七十二间房在村中心南侧的支沟里。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村中心道路稍宽。同其他山村一样,居住多为老人。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任家铺,村民自然多姓,热情朴实,听说找古银洞,积极介绍。
但老人们好久不上山,不知近况。村里一小伙子,常上山抓野猪,老人带我们去找他问路。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民居的墙角护石图案很有传统特色。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不巧,小伙子已经外出。
老人为我们指明进山路口,并告知一路尽量走西侧,中途有个墓地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出村,小路很窄,只是稍宽一点的梯田石坝。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田边北望,主沟口一山横亘,便是圣莲山
巨大的老子像圣米石塘莲子峰圣莲塔,清晰可见,详见《房山53 圣莲山(下)》。然而,早晨阴影太重,返程细看。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小路东拐,伸进南侧支沟。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进沟,石板路宽平。可见这条沟曾是村民耕种、收获的主要区域。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现在退耕还林,梯田逐渐重返自然了。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石板路,游走东西,四周空寂,适合散步。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不久,再转沟西。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回望来路,圣莲山已被右侧山体挡住。左侧露百花山顶的空管塔。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松林小路,幽静整洁,比南侧的古洞坡容易通行多了。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然而,前方出现岔口,石板路到了尽头,有间废弃的石屋。至此,用近半小时。
小路分叉,一岔左(东)行梯田,一岔上(南)行小山脊。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不远,小山脊路也有分岔。选择右侧上行。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山脊小路不陡,走在松林中,很惬意。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林木稀疏处,回望。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山脊南端是个小山包。
向左(东),杂草中的小路,少有人走。远处山体有洞,估计也是银矿所留。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向右(西),小路清晰。路边果然有村中老人提到的墓地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墓地,人行明显大幅度减少,落叶没脚,路迹清晰。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坡边松滑,小路通到西侧沟口。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沟口的一块褶皱断面。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沟两侧无路,只能沿沟上行。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沟底是雨水冲刷后的乱石、树枝,这是去银洞的路吗?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不久,是处沟崖干瀑,两侧危石陡立,难见阳光,阴森原始。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好在树枝有驴友绑的黄布条,说明没有走错。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回望来路。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登上干瀑,又一道4米来高的沟崖,一架捆绑的木梯搭在崖下。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木梯已朽,敢上吗?
两侧崖角虚土没脚。只得一脚登梯、一脚崖岩地上去。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路线没错,继续沿沟上行。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又一道4米来高的沟崖悬梯,左侧容易绕上。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沿沟上行,两侧悬崖更为高陡。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出现了第三处沟崖,高约10米。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不幸的是,这处木梯已完全腐朽塌落,沟崖怎么攀上?
犹豫间,头顶传来问话。原来是村里的那个小伙子,一早“巡山”,已在上面。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得知我们来历,他说:可从东侧70多度的陡直坡面爬上。
土石松散,缺少支点,很是危险!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然后右拐,便到了沟崖上方。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沟崖顶部下望,枝干密密麻麻,难见沟底。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小伙子说,这一带就是七十二间房。至此用时近2小时,估计再来不会超1小时。
年轻人盘问我们的行走路线:原来这一带有野猪山猫野兔等,他在一些地段下设了夹子。幸亏此次没有离开主道向荆棘草丛中探路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七十二间房就是四周大大小小的洞窟,同南侧古洞坡一样,为古人开采银矿遗留的矿洞小伙子从这里去过古洞坡,愿给我们带路。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主洞口在西侧台上。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前行不远,向西绕上。
地图可见,前文古洞坡主洞口与这里南北相对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迎面小洞,像古洞坡主口一样,需要爬行钻入。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西上是处平台。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这处形似佛龛的浅窟,留有地调所驴友的红字。
年轻人说,这一带没有发现古人岩刻题字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主洞口在平台西侧。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这个洞口,比古洞坡洞口高许多,可以猫腰钻入。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洞内南转,数米,一个大的洞腔出现眼前。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回望洞口,真是口小肚子大
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前文对洞口小的猜测:矿石外表出露面小,不做无谓劳动;为了便于矿石及矿工管理,洞口尽可能小,能进出就行。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洞腔里的支洞,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散开,有上有下。
没有发现古洞坡方向来的白线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小伙子带路,钻进大致南向的支洞。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洞室高大。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这一带岩石,比南侧古洞坡色彩丰富。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熏黑了的晶体。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小粒水晶。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蓝色透明,是什么矿?与岩石一体。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起初,洞道高宽。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向里岔洞多起来。转几个弯,就难以判断方向了。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一根支撑圆木。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有的洞段虽宽,却很矮。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小伙子也忘了通古洞坡的岔口,选行人痕迹多的岔洞探路。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上下宽矮之间,容易迷失方向。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一对蝙蝠相拥而眠。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向里,洞道变得高窄起来。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探路约半小时,小伙子也不能断定方向了。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支岔太多,原计划穿行古洞坡的打算不能实现了。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据说,古洞坡七十二间房间的洞道,长达2公里
南北穿行的难度很大,原路返回。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小伙子好玩,抓只蝙蝠带回家。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出洞,原路下山。
 
行至岔口处,小伙子告知,东侧山脊的V字崖壁上方,有个天然洞穴,不深,内有钟乳石。
这一带没有兽夹,可从左侧小脊上去。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时间尚早,打算探探。小伙子回家有事,不再奉陪。再次感谢。
不想,山脊小路少人行走,几乎被草木封死,异常难行。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小脊顶部,容易些。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南望,辨识走过的小脊路线七十二间房的位置。
从矿洞穿越南北难,从顶翻越更难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东行不远,有小路南北横向穿过。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沿路南行,自然洞穴就在路边。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洞口向西,很小,洞内向东斜下。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脚前身后,向下滑入。数米,洞道能够弯腰蹲行。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里为洞室,约230米不规则长宽空间。
回望洞口,不深。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洞室北壁的钟乳石,干燥,规模不大。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洞底向南起坡,大概是顶部岩石塌落所致。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南侧坡顶。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下望北壁及洞口。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洞顶最高处。
这是个比较干燥的洞穴,钟乳石没有特色。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西南壁,有少量钟乳石。鹅管干燥,没有滴水。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东侧,有小洞下延。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也许在坍塌堆积物下方,还有洞室吧。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返回岔口,走上平整的石板路。
回望野洞的位置。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来到村前,已是1500
北部的圣莲山,完全暴露在阳光里。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房山52、53》写过圣莲山,隔沟相望,辨认那些景点的位置和路线。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半山几个洞口,在景区里没有看见。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返回杨林水村。村西有个小水库。
房山124 <wbr> <wbr>任家铺72间房
事先看地图,水库上行,是个叫大庙的自然小村,估计有古庙吧。
近前,古庙早已改为学校;现在,学校也废弃了,没有古建古物,照片也懒得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