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 蒋捷曾作《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如果暂时放弃文学的角度,我们用心理学的角度去看,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旅店,其实可以看成一个休息的地方,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行走,难免会觉得疲惫,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旅店来安顿自己。旅店可以是物理的场所,可以是心理的环境,在这个社会上摸爬滚打久了,谁都受过伤,谁都流过泪,这时候就需要有人能够提供一个容器来接纳自我。记得毕业那年,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他很累,经常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面哭,我能感受到人前他是一个意气风华的坚强果敢的男人,可独自一人时候,却要忍受孤独的侵蚀,因为我也经历过,有段时间,我受不了那份煎熬,我就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往一个地方走,直到走累了,然后回宿舍,很可笑吧,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去做一个这么无聊的事情,连自己都很鄙夷自己。
其实,汽车和苹果也有一定的心理意义,汽车可以是自我。心理学上有一个意象分析,就是一个简单的投射测验,经常让一个人在无防御下,让你去想象自己开着一辆车在一条路上行驶,通过意象对话,投射你潜意识的想法。
在《十八岁出门远行》文章写到,我好不容易坐上了一辆车,但司机却并不友好,而且汽车中途抛锚。这些都可以看成我融入社会中,遇到的种种挫折,前面说到了汽车是自我,那么开车的司机是别人,这反映了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事情不是你能够自由做主的,你的人生的方向盘不可能会控制在你的手中,因为司机并不是你。有些时候,我们想随心所欲的去表达自我的个性,可往往被现实碰的鼻青脸肿,就像后面的那伙暴民,他们明目张胆的抢劫车上苹果,行李,然后得意洋洋的扬长而去。
就像感情的世界,也曾抱着轰轰烈烈的想法去谈一场自由的恋爱,认为爱情是美好的,是自由的,是可以两人共同做出选择就能走下去的,可最终还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身不由己,最后两人被揍的遍体鳞伤,从这游戏中走出来。因果之间,怎一个随缘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