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工人日报中工网博客
工人日报中工网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09,502
  • 关注人气:2,5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工“断指断臂”谁之过?

(2016-04-25 14:21:41)
  《工人日报》(2016年04月21日 05版)

  南方工报记者 许接英 工人日报记者 杨召奎

  4月15日,在广州和平手外科医院,蔡文华正等待做植皮手术。半个月前,几吨重的卷纸机压到了他的手背,“十指连心啊,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痛。”他对记者说。

  蔡文华不到20岁,来自四川,今年3月到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一家包装厂打工。入职时,老板简要示范机器操作的流程后,就让他在第二天上岗了。半个月后,事故发生,在蔡文华伸手给茶叶盒子卷边时,机器毫不留情地砸了下来。

  被碾压时,蔡文华说自己并没有感觉到痛,半分钟后他把手拿出来,发现整个右手背已被压扁,手心也破了很大一个口子,这时“从未有过”的疼痛才袭来。贫血的他惊吓不已,开始头晕。

  在花都当地一家医院,医生在他的手心缝了数针,并把手背渗出的红色血水清理后进行了包扎。休养半个月后,他被送到广州和平手外科医院观察,等待做植皮手术。

  伤残高发

  蔡文华只是被机器伤害的众多工人中的一个。在珠三角,每年被工厂机器截断、碾压手指手臂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其中木工和锻压机械事故发生率较高。而悲剧的主人公,多半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万训尧,40多岁,来自江西农村,在号称“木工之乡”的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做木工20年,刚到这里不久就因工受伤,左手断了一根指头,厂里给他报销了一半医疗费;去年3月,他的右手又断了三根指头,庆幸的是,这次,厂里刚刚给他缴了社保。

  据记者了解,因工作的特殊性,木工断指的伤残现象最为常见。在木工作业中,从事平推、拉锯、五片锯、高速机等工种的工人极易受伤,其中高速机最危险,一不留神,手指头可能就没了。

  比断指更严重的是断臂。老家湖北黄石的张智东告诉记者,他清楚地记得,2008年12月4日,他的整条右臂被绞进高速旋转的塑料再生机。当时,他一下子懵了,直到鲜血染红了衣袖,他才反应过来,剧烈的疼痛几乎让他晕厥。在场的工友赶紧关掉机器,将他的右臂从机器里抬出。此时,他的右臂已是一片血肉模糊,仅剩几片衣料勉强包裹住残缺的筋骨。

  2016年4月6日,张智东终于收到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广东省高院依法驳回肇庆市两级法院不予认定工伤的判决,维持高要市人社局对他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这意味着,在经过长达8年的漫长工伤诉讼之后,他的工伤赔付指日可待。

  由于断指断臂手术数量较大,在广东珠三角一带的镇级医院有一个特别现象——许多医院都设有专门的手外科,而且是特色外科。

  记者浏览顺德和平外科医院的网站发现,该院专科特色医疗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断指再植术。当地关于“断手断指再接术”的专业特色宣传和招聘手外科医生的广告也十分抢眼。

  事故背后

  这些机器为何频繁伤人?记者调查发现,机械陈旧、老化、无安全保护装置,工人培训不足、仓促上岗、疲劳工作等是主因。

  据了解,工厂要更换一台即将淘汰的机器要花几万元甚至十多万元,而对伤残等级低的工伤赔偿案来说,如果私下解决,赔偿金也不过是几万元,有的工人甚至得不到一分钱赔偿。

  4月12日,在顺德和平外科医院,年届50的老王一脸沧桑地接受了记者采访。当天,老王在顺德乐从镇一家工厂做工时,左手食指被刨刀机刨下一块肉。

  “这次如果不是机器老化,用的时间太长,我也不会受伤。”老王说。

  无安全保护装置是木工和锻压机械造成断指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3年8月15日,在东莞大岭镇某五金厂做电工的重庆籍农民工张长荣在对机器进行维修时,因未对冲压机断电,导致冲床意外工作,手臂被模具压住受伤,最终右手肘以下被截肢。

  据当地安监部门事后调查,此次事故原因除张长荣未遵守操作规程以外,操作的冲压机自带的红外线自动感压器损坏,机器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是另一重要原因。

  由于木工和锻压机械存在冲压、剪切、挤压、冲击等危险因素,国家标准要求必须加装安全保护装置,当操作者一旦进入危险区时,设备便无法启动或自动停机。

  但据记者了解,一台普通的锻压机加装一套双手开关装置,需增加1000元左右的成本,而加装红外线保护装置大约在7000元左右,加装一套光电保护装置,则造价更高。因此,一些木工和锻压机械生产企业无视产品质量安全,为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制造出无安全保护装置的机械压力机。

  据《中国质量报》报道,在广东顺德的一些家具生产企业,不少木工和锻压机械都没有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有的无双手开关装置;有的无脚踏开关罩;有的无光电保护等装置;有的没有紧急停止按钮;有的整机没有配备电气控制箱;有的甚至用普通的“闸刀开关”开动机器。当操作者肢体一旦进入危险区时,无法自动停机的设备就会直接导致悲剧的发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工人培训不足、仓促上岗也是事故频发的一大原因。对于哪些工种需要进行哪些培训,《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均有明确规定,但很多用人单位不予执行,工人上午进厂下午就上岗是常有的事。有的断指工人就是在进厂后未经培训直接上岗,不久就受伤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请人给工人培训,培训费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工人还不能立即上岗。”费时、费力、费钱都是他们对培训缺乏热情的原因。

  另外,一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为赶活,时常让工人加班加点工作,导致工人们经常在很疲劳的状态下操作机器;加上机器没有防护措施,工人一走神就容易发生事故。

  多举避免

  如何避免此类事故发生?业内专家认为,自1993年国家取消了机械压力机类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后,一些地方的压力机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监管手段相对单一,导致产业发展问题多发,尤其是安全指标。为此专家呼吁,亟须建立机械压力机强制监管及使用环节追责制度,堵住产品质量安全漏洞,从而倒逼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采访时记者发现,从2001年至2014年,广东省质监局在对佛山市顺德区木工和锻压机械两个产业平均每隔两年、多达8次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不合格发现率曲线图呈现出V字型,不合格发现率最高和最低分别为37.8%、88.9%和3.8%、6.6%.有的企业甚至连续两次监督抽查不合格。

  从该曲线图可以看出,抽查过后,不合格发现率高时,当地就开始整治,整治后合格率便得到提高,可再抽查时,合格率却又大幅下降。这说明,企业不是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而是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所致,其代价就是牺牲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要求企业对机械设备加装安全保护装置。

  北京市君本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飞对记者表示,作为危险机器操作者,在正式上岗之前,单位和相关负责人应该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让员工熟悉机器操作的整个过程。另外,人社部门应督促企业与劳动者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并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如果不签劳动合同,即使发生断指断臂事故,劳动者要想被认定为工伤也要经历漫长的法律程序,张智东就打了8年官司才被确定为工伤!如果签订了劳动合同,企业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以及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之后需要承担高额赔偿,从而会倒逼企业加强培训,重视安全生产。”王律师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