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山 碑 刻
序号
名称
年代
尺寸
位置
完残程度
高×宽
1
秦泰山刻石
秦(前219-前209)
36×53
岱庙东御座
仅存10个残字
2
西汉无字碑
西汉(前140-前87)
石柱高499.5厘米,左右二侧面上宽69.3厘米,下宽83.2厘米;前后二面上宽110厘米,下宽124.7厘米;四隅棱面宽皆约6.93厘米
于岱顶玉皇庙山门前8米处 无一字
3
东汉衡方碑
东汉建宁元年(168) 240×110
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4
东汉张迁碑
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 292×107
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5
东汉几何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39×11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6
东汉连弧波浪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280×45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7
东汉几何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42×11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8
东汉兽面双龙纹墓柱
东汉(25-220)
43×11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9
东汉几何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40×11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10
东汉连弧、波浪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314×47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11
东汉几何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110×11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12
东汉铺首双龙画像石
东汉(25-220)
113×11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13
东汉连弧、波浪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295×47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14
东汉几何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33×11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15
东汉几何纹墓柱
东汉(25-220)
38×11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16
东汉几何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34×11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17
东汉双龙瑞鸟画像石
东汉(25-220)
233×76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18
东汉铺首衔环画像石
东汉(25-220)
233×8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19
东汉几何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205×31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20
东汉双龙画像石
东汉(25-220)
295×82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21
东汉三龙相戏画像石
东汉(25-220)
160×105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22
东汉二兽角抵画像石
东汉(25-220)
135×106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23
东汉持戟卫士画像石
东汉(25-220)
52×108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24
东汉铺首衔环画像石
东汉(25-220)
102×126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25
东汉射鸟画像石
东汉(25-220)
105×158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26
东汉铺首衔环画像石
东汉(25-220)
90×89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27
东汉吉祥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207×49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28
东汉八卦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207×47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29
东汉吉祥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211×42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30
东汉吉祥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230×49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31
东汉狩猎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42×112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32
东汉五铢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32×62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33
东汉狩猎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42×111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34
东汉二龙穿环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276×47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35
东汉伏羲持矩、双凤星辰画像石
东汉(25-220)
221×4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36
东汉车马出行画像石
东汉(25-220)
274×42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37
东汉玄武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184×42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38
东汉双鸟交颈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36×102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39
东汉青龙禽鸟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80×48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40
东汉宴乐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70×103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41
东汉车马出行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193×45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42
东汉擒兽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105×47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43
东汉瑞鸟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87×47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44
东汉车马出行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539×5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45
东汉车马出行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208×47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46
东汉狩猎听乐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214×47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47
东汉历史故事画像石
东汉(25-220)
205×45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48
东汉猎归庖厨画像石
东汉(25-220)
212×47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49
东汉狩猎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104×46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50
东汉迎宾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259×47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51
东汉孝义故事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211×45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52
东汉车马出行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154×48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53
东汉百戏图画像石
东汉(25-220)
通高114,柱高58,上下台长48,宽40,高28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54
东汉连弧锯齿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180×51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55
东汉连弧锯齿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200×36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56
东汉连弧锯齿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165×40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57
东汉连弧锯齿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204×41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58
东汉连弧锯齿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240×38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59
东汉连弧锯齿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178×51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60
东汉连弧锯齿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203×41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61
东汉连弧锯齿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204×38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62
东汉连弧锯齿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275×38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63
东汉连弧锯齿纹画像石
东汉(25-220)
205×38 岱庙汉画石像陈列馆
保存完好
64
西晋太始八年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碑
南北朝.晋.西晋武帝太始八年(272)
250×97 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65
北魏熙平元年故镇军将军兖州刺史羊公墓志铭
南北朝.魏.北魏熙平元年(516)
62×62
岱庙库房
保存完好
66
北魏孝昌元年故镇军将军兖州刺史羊使君夫人崔氏墓志铭
南北朝.魏.北魏孝昌元年(525)
60×60
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67
东魏武定五年王盖周等造像记
南北朝.魏.东魏武定五年(547)
高23,两面宽85,两面宽71
1966年在长清发现,现存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68
北齐乾明元年比丘尼慧等造像记
南北朝.齐.北齐乾明元年(570)
高19,四面宽皆60
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69
隋开皇十一年张子初等造像记
隋开皇十一年(591) 高19,四面宽皆60
1957年在泰安长春观出土,1966年移至岱庙,现存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70
唐显庆六年岱岳观记碑(双束碑)
唐高宗显庆六年(661)
二石同立,同碑帽、碑座,高皆236,宽各50
原立老君堂东侧石亭,1982年出土,1983年移至岱庙,现存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71
唐白骡冢碑
唐垂拱元年(685)
660×185
红门宫之东500米处
风化剥蚀严重
72
唐开元二十四年齐州神宝寺之碣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
256×128
原立于长清县小寺村神宝寺,1965年移至岱庙,现存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73
唐广明二年幽栖寺陀罗尼经幢
唐广明二年(881)
通高259,八面皆宽28 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74
唐经幢
唐(618~907)
通高640
岱庙
通体有七道铁箍,风化严重,经文模糊
75
唐石经幢
唐(618~907)
通高287,径86
岱庙
多处残泐,部分文字模糊
76
唐造像石经幢(残)
唐(618~907)
高530
岱庙
有残缺
77
后晋天福九年蒿里山总持石经幢
五代十国·后晋天福九年(944)
通高295,幢身高201,宽107,各侧面皆宽23,宝盖后30,平面各侧面皆款39,宝盖让宝珠高60 岱庙汉柏院
经文漫漶
78
后晋天福九年青州临淄县口生石幢子
五代十国·后晋天福九年(944)
通高298,幢身高162,八面每面宽皆19
岱庙汉柏院
经文尚可读
79
后晋天福二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五代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
高355,八面每面宽皆45
岱庙汉柏院
保存尚好
80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青帝广生帝君赞碑”石碑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
270×116
残石九块
81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大宋封祀坛颂”石碑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450×158
风化严重,字迹模糊
82
大宋天贶殿碑
宋.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350×150
岱庙天贶殿南
剥蚀风化严重
83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石碑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
820×215
风化严重,字迹模糊
84
宋宣和六年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石碑
北宋宣和六年(1124)
925×210
多处残泐,字损
85
宋皇佑五年李若清等题名碑
宋.北宋皇佑五年(1053)
110×60 垒在王母池墙内
漫漶不清
86
北宋熙宁十年会真宫题跋石碑
北宋熙宁十年(1077)
55×37
岱庙库房
残破缺损
87
北宋熙宁十年会真宫题跋石碑
北宋熙宁十年(1077)
56×44
岱庙库房
残破缺损
88
宋元祐八年重修王母池殿碑记
宋.北宋元祐八年(1093)
60×36
垒在王母池庙墙内,位于“李若清等题名碑”的右半部分
漫漶不清
89
宋绍圣五年回回翁题诗碑
宋绍圣五年(1098)三月二十一日
85×55
虎山吕祖洞内
保存完后
90
宋大观二年大观圣作之碑
宋大观二年(1108)
450×155
岱庙天贶殿南
保存完好
91
北宋政和五年捐资翻修嘉宁殿石碑(残)
北宋政和五年(1115)
78×24.5 岱庙库房
残缺
92
北宋政和八年“升元观敕牒”石碑
北宋政和八年(1118)
175.5×65
碑阴多处残泐
93
宋政和八年安隆王母池碑
宋政和八年(1118)
100×69 王母池内,碑身中上部有圆孔。碑原有明万历六年(1578)及崇宁年间的题刻已漫漶
碑身残,文漫漶不清
94
宋宣和六年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碑
宋宣和六年(1124)
925×210
岱庙炳灵门外背侧
保存完好
95
宋“碧霞元君香火之碑”石碑
北宋(960~1127)
155×72 岱庙
风化严重,字损
96
宋捶丸图石刻
北宋(960~1127)
厚20,画面高29.5,残宽40
岱庙
此石残缺,画面基本
97
宋踢瓶图石刻
北宋(960~1127)
厚23,画面高29,宽65
岱庙
一童面部残缺,多处有残缺
98
宋玩鼓图石刻
北宋(960~1127)
厚23,画面高29,宽65
岱庙
一童面部残
99
宋双羊图石刻
北宋(960~1127)
画面高29,宽78.5
岱庙
画面左上角有一断痕
100 宋双鹿图石刻
北宋(960~1127)
厚21.5,画面均高29.5,宽66
岱庙
划痕,磨痕
101 宋双狮图石刻
北宋(960~1127)
画面高29,宽78(3幅),画面高29,宽66(4幅),画面高29,宽42(1幅)
岱庙
一幅画面残缺
102 金大定十一年泺庄创修佛堂之记碑
金大定十一年(1171)
175×92 原立于泰山西南麓的泺庄,1979年移至岱庙
保存完好
103 金大定二十二年“大金重修东岳庙之碑”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
637×185
岱庙天贶殿院东碑台上
保存尚好
104 金大定二十三年“大定重修宣圣庙记”碑
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
237×82 岱庙东御座院门外南侧
保存完好
105 金大定二十四年“重修天封寺记碑”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
180×90 原立于泰城东南天封寺院内,文革期间被砸毁,1978年移至岱庙。
碑身有裂纹,铭文有残缺
106 金泰和元年“谷山寺记碑”
金泰和元年(1201)五月
205×76 玉泉寺
保存完好
107 金泰和元年“玉泉”碑
金泰和元年(1201)
124×49 玉泉寺
保存完好
108 金泰和六年“谷山寺敕牒碑”
金泰和六年(1206)
248×96 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碑阴有官文
109 金大定刘时彦诗石碑
金大定(1161-1189)
45×50
岱庙库房
保存完好
110 重修谷山寺记碑
南宋庚戌年(1250)
280×108
玉泉寺
漫漶不清
111 元中统二年“佛顶尊胜陀罗尼启请经”经幢
元中统二年(1261)
高180,六面皆28 普照寺
剥落风化严重,字可辨
112 元中统五年天门铭碑
元中统五年(1264)
190×137
南天门西南侧
保存完好
113 元至元二年“东平府路宣慰张公登泰山记碑”
元至元二年(1265)
126×74 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114 元至元二十一年药师七佛阁记碑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197×97 位于玉泉寺外东侧
漫漶不清
115 元至元二十一年“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碑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355×102
岱庙
基本完好
116 元至元二十一年“徐世隆题蒿里神祠诗”碑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55×75
岱庙汉柏院东碑墙
基本完好
117 元延佑四年太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祠碑
元延佑四年(1317)
740×180
岱庙炳灵门外南侧
保存完好
118 元祐四年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铭
元延佑四年(1317)
739×179
岱庙
保存完好
119 元延佑六年(1319)创建藏峰寺记碑
元延佑六年(1319)
196×82 岱庙仁安门西侧
字多漫漶,风化严重
120 元至正九年“创塑州学七十子记”碑
元至正九年(1349)
303×108
岱庙
基本完好
121 元告祭石碑
元(1206~1368)
47×55
岱庙库房
风化漫漶
122 明洪武三年去东岳封号石碑
明洪武三年(1370)
碑高684,碑首172×164×61,碑身389×156×56,碑座123×180×60
岱庙天贶殿南
多处残泐,个别字损
123 明洪武十年祭祀石碑
明洪武十年(1377)
碑高623,碑首164×163×62.5,碑身380×149.5×51,碑座79×184×108
岱庙天贶殿前西侧
多处残泐,个别字损
124 明洪武十一年五岳真形之图碑
明洪武十一年(1378)
126×74 岱庙碑廊
保存完好
125 明景泰二年“徐仲麟登泰山”诗碑
明景泰二年(1451)
55×68
岱庙汉柏院东碑墙
碑身有裂纹,字迹清晰
126 明天顺五年“东岳泰山之神庙重修”碑
明天顺五年(1461)
350×150
岱庙“大宋天贶殿碑”之碑阴
漫漶不清
127 明成化七年“东岳庙供器”碑
明成化七年(1471)
93×235 岱庙碑廊,位于“凌志魁登岱八首碑”碑阴
保存完好
128 明成化十三年张盛登岱题咏石碑
明成化十三年(1477)
132×70 岱庙
129 明成化十四年吴凌题泰山诗石碑
明成化十四年(1478)
碑身60×87.5
岱庙
多处残泐,字损
130 明成化十四年泰山赋
明成化十四年(1478)
65×110 岱庙汉柏亭东碑墙
保存完好
131 明成化十五年“重修藏峰寺记”碑
明成化十五年(1479)
断为两截
位于藏峰寺遗址
碑身断为两截,碑阴刻有宗派之图
132 明弘治四年登泰山诗石碑
明弘治四年(1491)
碑身50×72
岱庙
风化较重,文字模糊
133 明弘治七年“潘鉴登泰山诗碑”
明弘治七年(1494)
54×74
嵌于岱庙汉柏亭之北墙内
漫漶不清
134 明弘治七年游灵岩诗石碑
明弘治七年(1494)
碑身54×74
岱庙库房
碑断裂,风化较重,文字模糊
135 明弘治七年戴珊登泰山诗石碑
明弘治七年(1494)
碑身49×84
岱庙库房
风化较重,文字漫漶不清
136 明弘治七年泰安州重修庙学石碑记
明弘治七年(1494)
碑高472,碑首148×142×40,碑座25×158×83
岱庙
风化严重,中部有裂痕,字迹模糊
137 明弘治九年“钦差巡抚按山东监察御史周津题”诗碑
明弘治九年(1496)
58×87
嵌于岱庙汉柏院东碑墙内
漫漶不清
138 明弘治十年重修碧霞灵应宫碑记碑
明弘治十年(1497)
339×135
泰山盘道水帘洞之北元君殿东
保存完好
139 明弘治十一年登天门登绝顶诗石碑
明弘治十一年(1498)
93×43
岱庙库房
140 明弘治十五年登泰山诗石碑
明弘治十五年(1502)
56×137 岱庙
保存完好
141 明正德二年“御制告文”碑
明正德二年(1508)
140×67 灵应宫后院
保存尚好
142 明正德七年“张睿登泰山诗”碑
明正德七年(1512)
63×52.5 岱庙汉柏院东碑墙
风化剥落严重
143 明正德八年“重修谷山寺田园记碑”
明正德八年(1514)
185×90 玉泉寺
基本完好
144 明正德十六年(1521)重开山记碑
明正德十六年(1521)
190×78 普照寺山门
碑额有残,碑文完好
145 明正德咏岱石碑
明正德(1506-1521)
89×43
岱庙库房
146 明嘉靖二年“岱岳庙香火”碑
明嘉靖二年(1523)
53×110 岱庙汉柏院东碑墙
剥落严重,字迹漫漶
147 明嘉靖二年静垒居士登泰山诗石碑
明嘉靖二年(1523)
碑身53×110 岱庙库房
风化较重,字迹模糊
148 明嘉靖六年“重修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宫记碑”
明嘉靖六年(1527)
220×95 红门宫西院
保存完好
149 明嘉靖九年登泰山诗石碑
明嘉靖九年(1530)
碑身52×71
岱庙库房
风化严重,文字模糊
150 明嘉靖十一年“大观峰”碑
明嘉靖十一年(1532)
通高218,碑身173×78×16.5,碑座45×114×59
岱庙炳灵门外北侧
保存完好
151 明嘉靖十一年胡洙登泰山诗碑
明嘉靖十一年(1532)
56×87
岱庙汉柏院东碑墙北首
保存完好
152 明嘉靖十二年重修关帝庙碑记碑
明嘉靖十二年(1533)
134×56 红门后禅房东屋墙体内
字迹漫漶
153 明嘉靖十四年“观海”碑
明嘉靖十四年(1535)
257×138
岱庙汉柏院南侧碑台
保存完好
154 明嘉靖十六年太极图石碑
明嘉靖十六年(1537)
通高254,碑身213×84×16.5,碑座52×118.5×60
岱庙
碑阳下部残泐,多数字损
155 明嘉靖二十六年明僧悟亭碑记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
145×100
岱庙天贶殿南西侧
碑文漫漶不清,碑身风化剥蚀严重
156 明嘉靖三十四年“盘路起工处”碑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177×73 一天门坊西侧
保存完好
157 明嘉靖三十四年羽化先师王公墓碑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140×55 三阳观道士林
残断,铭文不全
158 明嘉靖三十九年“孔子登临处坊”题额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290×35 孔子登临处坊之坊额
159 明嘉靖四十年祭祀泰山残石碑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
87×118 岱庙
160 明嘉靖四十一年“独立大夫”碣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39×120 泰山朝阳洞北约110米盘路西侧 保存完好
161 明嘉靖四十二年“重修藏峰寺碑”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
175×92 岱庙碑廊“泺庄创修佛堂之记碑”之碑阴
保存完好
162 明嘉靖四十三年“登高必自”碑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
258×75 孔子登临坊南盘路东侧
保存完好
163 明嘉靖四十三年“天阶”坊题额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
60×310 天阶坊之坊额
保存完好
164 明嘉靖四十三年“天阶”坊题联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
250×25 天阶坊两侧坊柱
保存完好
165 明嘉靖第一山碑
明嘉靖(1522-1566)
300×110
孔子登临坊处
保存完好
166 明隆庆元年“翔凤岭”碑
明隆庆元年(1567)
205×105
岱庙配天门西侧
保存完好
167 明隆庆元年“飞龙岩”碑
明隆庆元年(1567)
205×105
岱庙配天门西侧
保存完好
168 明隆庆四年“入云有路”碑
明隆庆四年(1570)
300×110
位于孔子登临坊处“第一山”碑阴
款识漫漶
169 明隆庆四年“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河南按察佥(qian)事郡人岳峰萧大亨撰”碑明隆庆四年(1570) 明隆庆四年(1570)
×
三阳观院内
保存完好
170 明隆庆五年修建元君行宫碑记碑
明隆庆五年(1571)
223×84 岱庙天贶殿东侧
多处残泐,字损
171 明隆庆五年碧峰寺及重建铁佛殿碑记
明隆庆五年(1571)
165×76 泰山铁佛寺遗址
保存完好
172 明隆庆六年天下奇观碑
明隆庆六年(1572)
212×93 一天门坊东侧
保存完好
173 明万历元年“建立三阳庵记”碑
明万历元年(1573)
215×76 三阳观院内
碑身断裂痕,字可读
174 明万历二年红门验单亭记碑
明万历二年(1574)
103×54 嵌于泰山孔子登临坊南邻盘道西侧西墙内
风化严重,字迹尚可辨
175 明万历四年流芳万古碑
明万历四年(1576)
127×55 嵌于万仙楼门洞内西侧墙壁内
碑身有竖裂纹,字迹漫漶
176 明万历六年“胡安定先生投书处”碑
明万历六年(1578)
254×88 泰山五贤祠院外东侧
保存完好
177 明万历十年五松亭“泰安州知州……万历十年……”碑
明万历十年(1582)
42×128 五松亭
字皆漫漶
178 明万历十一年张佳胤登岱四首诗碑
明万历十一年(1583)
225×90 岱庙汉柏院东碑墙
碑身断裂,字迹尚清
179 明万历十五年“唐槐”碑
明万历十五年(1587)
154×61 岱庙唐槐院
保存完好
180 明万历十六年暴经峪水帘诗碑
明万历十六年(1588)
198×82 泰山经石峪石坪石栏西15米道路北侧
碑一角残断,碑文清晰
181 明万历十六年“万代瞻仰”碑
明万历十六年(1588)
925×210
岱庙《宣和重修岱岳庙记碑》之碑阴
保存完好
182 明万历十七“皇醮记文”碑
明万历十七(1589)
160×63 位于三阳观内玉皇洞东侧
基本完好
183 明万历十七年“徐贞明游灵岩寺”碑
明万历十七(1589)
47×218 岱庙汉柏院东碑墙
风化严重,漫漶不清
184 明万历二十年修圣母寝宫楼题记碑
明万历二十年(1592)
57×98
后石坞元君庙圣母寝宫楼(蔚然阁)西山墙内
保存完好
185 明万历二十年于慎行泰山绝顶对酒诗碑
明万历二十年(1592)
43×82
1983年由三阳观瓦砾中移至岱庙文物库房
碑身断裂,铭文完好
186 明万历二十年俞汝为名山记岱宗及徂徕诗石碑
明万历二十年(1592)
53.5×15 岱庙库房
漫漶严重,字迹模糊
187 明万历二十年逰吕公洞诗石碑
明万历二十年(1592)
62×88
岱庙库房
风化严重,文字模糊
188 明万历二十二年“皇醮记文”碑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
160×60 三阳观
基本完好
189 明万历二十三年“三阳庵新建门阁记”碑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
152×58 三阳观
碑身有断裂纹,字迹清晰
190 明万历二十三年“重修三阳观记”碑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
160×60 三阳观
保存尚好
191 明万历二十三年洪武《制祝文》赞碑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
二石并立,高皆130,宽皆63
泰山青帝宫之西
碑文漫漶不清
192 明万历二十四“太上老君长清净经”碑
明万历二十四(1596)
140×60 三阳观
风化剥落,铭文不全
193 明万历二十四年“五岳独宗”碑
明万历二十四(1596)
820×215
岱庙《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之碑阴
194 明万历二十七年题泰山石碑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高268,宽90,厚26
岱庙库房
风化较重,多数字损,裂纹
195 明万历二十七年羽化先师昝公讳复明墓碑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137×60 三阳观道士林
碑身断裂痕,风化剥落,字尚清
196 明万历二十八年“第一开山大檀越大司马萧公”碑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150×48 四阳庵
碑残缺,文尚可辨,仆地
197 明万历三十一年供祀太山蒿里祠记石碑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
通高361,碑首110×122×45,碑身247×111×38.5,碑座高99,上148×80,下158×96
原立于蒿里山神祠,现位于岱庙
多处残泐,字迹模糊
198 明万历三十三年重修金星庙告成功记石碑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161×115
199 明万历三十三年施茶碑记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104×51 嵌于万仙楼门洞内东侧墙壁内
碑文漫漶
200 明万历三十四年登岱八首石碑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
通高193.5,碑身92×35×16,碑座高91 岱庙
个别字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