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晚书山家屋壁】:三句景象与作用【减字木兰花秦观】:意境分析

(2021-08-26 15:32:00)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风采。

2)中国传统文化对积累十分重视,并用行路来加以形象化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注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鸂鶒:xchì水鸟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邻西舍无相侵”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渌”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本诗末尾用一“熟”字收束,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D.晚春本是山中忙碌的季节,然而本诗作者却并非重在写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但宁静中可见农忙,可谓景中有情,景外有人。

16.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6分)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注】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篆香形状回环如篆,恰如人的回肠百转。

B.古人鸿雁传书,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字字句句,触目成愁。

C.“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

D.全词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格,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15.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营造的意境。(6分)

16.1)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2)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15B

16.第一问: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

第二问:

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

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垫。

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减字木兰花    秦观】

14.B

15.秦观词用回肠、金炉、篆香、黛蛾、危楼、飞鸿等意象,

借景(物)抒情,营造出冷落凄清的意境,

描绘了女子独倚高楼、遥望远方的画面,表达出女主人公独处怀人的孤寂苦闷之情。

解析:14B项,“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错误,原词“过尽飞鸿字字愁”意思为“一队队飞过长空的鸿雁,似乎是一个个愁字”,因此“字字”指雁字,而非书信的字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