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期末试题1
(2012-01-10 21:19: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畜育种学期末考试 |
一、名词解释(30分)
1.家畜育种:是指提高畜禽品质,增加良种数量以及改进畜产品质量与扩大优质产品额的工作。也就是不断扩大和改良提高现有畜禽品种和创造高产品种、品系以及利用杂种优势的工作。
2.种与品种:种即物种,指个体间能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的生物群。在自然条件下,不属于同一个种的个体不能相互交配而交流基因;它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产物。品种则指同种畜禽中差异显著的不同类群或基因型类群,同一个品种中的成员具有相同的来源、相同的适应性、相似的特征特性、遗传性稳定、较高的种用价值、一定的结构和一定的数量。品种是畜牧学分类单位,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工选择的产物。
3.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有机体各组织器官通过细胞分裂,在体积和重量上不断增加的量变过程。发育则是指有机体在细胞缝裂的基础上,进行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质变过程。
4.外貌与体质:外貌即(长相),视之畜禽的外部形态;体质即身体素质,是指同生理机能相适应的体内外结构状况,它是外貌的内部结构,而通过外貌来体现。
5.选种与选配:选种就是按照预定目标,从畜群中选择优良个体作种用,淘汰不良个体供经济用,其目的在于增加后代群体某些优良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减少某些不良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定向改变群体的遗传结构,在原有群体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类型;选配则是指选择合适的公母畜进行交配,以产生符合要求的后代。
6.选择反应与选择强度:选择反应是指选留种畜群所生后代某性状均值与同期畜群统一性状均2值之差,公式为R=HS;选择强度即标准化的选择差,也就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公式为i=S/δ。
7.世代间隔与年改进量:世代间隔是指从上一代个体的某一发育阶段到下一代个体的同一发育阶段所需要的平均时间,用留种个体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来表示;年改进量则指经过一代选择平均一年所获得的遗传改进量。
8.近交系数与杂种优势率:近交系数是指个体通过双亲从共同祖先获得相同基因的机会,也就是通过近交造成纯合基因型的百分率;杂种优势率系指杂种群体均值超过两亲本群体均值部分占两亲本群体均值的百分率。
9.品系与家系:品系是指同一品种中具有一定亲缘关系、共同优良特点、遗传稳定的类群。家系泛指有系谱可资查考的高度闭锁繁殖的家庭小群,通常是指包括全同胞和半同胞兄弟姐妹在内的家庭小群。
10.引种与保种:引种是指将国外或国内其他地区的畜禽品种引入到当地的工作;保种则是指妥善地保护现有畜禽品种,使之免遭混杂和灭绝,从而保持畜禽基因库的所有基因用不丢失的工作。
11.群体有效含量与等数留种:群体有效含量是指与实际群体近交效应相当的理想群体的成员数。等数留种是指每一家系选留等数公母畜作种的留种方式。
12.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种群以期它各种群杂交所获得的平均效果,其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特殊配合力则是指两个特定种群之间杂交所能获得的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其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13.顶交与底交:近交系的公畜与非近交系的母畜交配叫顶交;相反,非近交系的公畜与近交系的母畜交配叫底交。
14.核心群与育种群:核心群是指根据育种目的按照一定的选种标准,选出的优秀群体,它的生产性能、品种特征等高于一般生产群,是育种的核心。育种群即经人工选择,通过一定的配种制度所繁殖的群体。
15.经济成熟与生理成熟:经济成熟指畜禽达到可以作为某种经济利用的状况,肉用畜禽应是达到最有效的经济利用的状况;生理成熟则指畜禽生理过程达到基本稳定的状况,此时畜禽的形态、机能、新陈代谢达到均衡而稳定状态。
16.
驯养与驯化:驯养指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饲养;驯化指人类在野生动物驯养过程中,经过长期饲养、选择和培育,使动物的体型外貌、生活习性、生产性能等发生根本性变化(遗传基础发生改变),完全丧失野性而依赖于人类生存繁衍的过程。驯养和驯化是野生动物成为家畜所经历的两个阶段。
17.
生长波与生长中心:体轴骨骼和四肢骨骼的生长强度有顺序地依次移行的现象,称为生长波。体轴骨骼和四肢骨骼的生长波中,最后生长的部位,称为生长中心。支配畜体各类骨骼生长的有主要生长波和次要生长波。两个生长波汇合之处即生长中心。
18.
家系选择与同胞选择:家系选择指在选种时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予以选留;同胞选择指在选种时根据同胞测定的成绩进行选留。家系选择所依据的家系均值包含了备选个体本身的生产成绩,而同胞选择所依据的同胞成绩不包括备选个体本身成绩。
19.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20. QTL与MAS: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Loci)
,指数量性状基因座,是对数量性状产生影响的基因座或基因簇(染色体片段);MAS:Marker-Assisted
Selection,指标记辅助选择,是借助(分子)遗传标记信息选择种用个体(个体遗传评定)。QTL和MAS是现代分子育种中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
二、填空(30分)
1.家畜育种工作具有(长期性)、(群众性)、(综合性)三大特点。
2.按生产类型家畜品种可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
3.培育的实质,就是在一定的(遗传)基础上,利用条件作用于(生长发育)过程,能动地(塑造)理想的家畜类型。
4.库列硕夫分类法,一般将家畜的体质分为(细致紧凑)、(细致疏松)、(粗糙紧凑)、(粗糙疏松)和(结实型)。
5.家畜的生产力指家畜(生产畜产品)和(利用饲料和设备)等的能力,其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
6.乳用家畜的体形一般呈(三角)形,肉用家畜为(圆筒)形,乘用家畜为(高方)形,役用家畜为(长方)形。
7.选择的创造性作用就在于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8.遗传力高的性状宜采用(个体)选择;遗传力低的性状宜采用(家系)选择。
9.多项资料合并估计的育种值叫(复合育种值),其主要资料来源于(本身)、(亲代)、(同胞)和(后裔)。
10.系谱测定多用于种畜尚处于(幼年)或(青年)时期的选择;同胞测定对于一些(限性)性状的选择具有独特的作用;后裔测定一般适用于比较优秀的(公畜)。
11.个体选配可分为(品质选配)和(亲缘选配);前者又可分为(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
12.畜牧学中所谓的“纯种”是指家畜本身及其祖先都属于(同一)种群;级进杂交到(4)代以上的高血杂种,也可当作纯种看待。
13.亲和力亦称(基因)的巧合能力,主要来自公母(互作效应)。
14.利用(选种)可以改变畜群的各种基因比例,利用(选配)可以有意识地组合后代的遗传基础。
15.在育种实践中,为了很好的保持种畜有价值的性状,增加群体中纯合基因型的频率,可采
用(同质选配)和(近交)的方法。
16.从统计学角度讲,同质选配时,配偶间的表型相关是(自变数),育种值间的相关是(因
变数);而采用近交时,则配偶育种值是(自变数),表型值间的相关是(因变数)。
17.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系过程中所要求的代代三同指的是每世代在(出生时间)、(饲养管理
条件)和(选种标准)这三个方面代代保持一致。
18.从种群选配的角度讲,杂种优势利用的完整过程,既包括(纯繁),又包括(杂交)。
19.特殊配合力所反映的是杂种群体平均(基因型值)与亲本平均(育种值)之差,其提高主
要应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20.育种场的家畜按其育种价值可分为三类畜群,即(核心群)、(生产群)和(淘汰群)。
三、论述题(20分)
1.简述对家畜进行培育的实质。
答:家畜培育可理解为是对一定家畜类型或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条件进行作
用,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或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干预和改变其特定的生产方向或某些部位的生长发育过程。据此,家畜培育的实质就是在一定的遗传基础上,利用条件作用于生长发育过程,
能动地塑造理想的家畜类型。
2.简述影响家畜生产力的因素。
答:影响家畜生产力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内在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
年龄、个体大小、利用年限等;而是外在因素,主要是饲养管理和当时家畜所处的环境因素等。
3.分析单项资料估计育种值几种方法的不同应用。
答:根据单项资料估计育种值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即个体性能测定、系谱测定、同胞测定和后
裔测定。
性能测定主要用于肉畜,因为肉用性能的主要经济指标,如增重、体格大小、饲料消耗等遗传
力高,且能在活体测定,所以根据个体本身的生产性能直接选择的效果好;对于乳用和毛用性状,
则母畜宜采用性能测定,公畜宜用后裔测定;而对产蛋性状,母鸡宜用性能测定,公鸡宜用同胞测
定。
系谱测定多用于幼龄或青年时期种畜的早期选择,它不针对某一性状,比较全面,着重考察优
缺点,并注重上代的外形和生产性能,单独使用对畜群改良的作用不大,应和其它方法结合使用。
同胞测定对于一些限性性状和不宜在活体上直接测定性状的选择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根据半
同胞姐妹的成绩来选产乳量和产蛋量,根据全同胞的成绩来选屠宰率、瘦肉率和通体品质等,应用
十分普遍。
后裔测定是评定家畜种用价值最可靠的方法,但存在所需时间太长的不足,一般适用于比较优
秀公畜的选择,通过后裔测定确认为优良的种畜,才能加强利用,扩大其影响。
4.简述近交衰退现象的表现、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答:近交衰退是指由于近交,畜禽繁殖性能、生理活动以及与适应性有关的性状,都较近交前
有所减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繁殖力减退、死胎和畸形增多、生活力下降、适应性变差、体质变弱、
生长较慢、生产力降低等。
近交衰退的原因,在于基因纯合,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减少,隐性有害基因纯合而表现出有害性
状。
预防措施:(1)严格淘汰(2)轮换使用公畜,进行血液更新(3)加强筋交个体的饲养管理(4)多留种公畜,做好选配工作。
5.简述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杂交方法以及提高杂种优势的措施。
答: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遗传学认为,杂种优势的产生是由于基因非加性效应作用的结果。
基因非加性效应是指由于等位基因间或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包括显性效应、超显性
效应和上位效应。显性效应和超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上位效应则是非
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
杂种优势的表现:杂种优势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杂种后代(子一代)生活力强、体
质健壮、生长发育快、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高、耐粗饲、适应性好等方面。
杂种优势利用的杂交方法:主要有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回交、双杂交、轮回杂交、近交系杂
交、顶交、远缘杂交等。
提高杂种优势的措施:首先,要做好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二要进行配合力测定,选择最佳杂
交组合;三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杂交繁育体系。
6.简要说明生产性能测定有何意义?
为家畜个体的遗传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估计群体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提供信息;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为牧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为各类杂交组合类型的配合力测定提供信息;为制定育种规划提供基础信息。
7.多性状选择有哪些方法?
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综合选择(选择指数)法,多性状BLUP法等。
8.与传统的选择指数法相比,BLUP育种值估计法有何优越性?
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按照最佳线性无偏的原则去估计线性模型中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BLUP的实质是选择指数法的推广,但它有别于选择指数法,它可以在估计育种值的同时对系统环境误差进行估计和矫正,因而,在传统育种值估计的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其估计值也具有理想值的性质。
9.群体继代选育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组建基础群、闭锁繁育、选种选配。
10.影响杂交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亲本群体的纯度;亲本群基因频率的差异大小;亲本是否含优质高产基因;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是否明显;遗传力的高低等
11.家畜遗传资源枯竭的原因是什么?
高产品种对低产品种的排挤;盲目杂交;掠夺性开发利用。
12.要提高一个育种群的遗传进展,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有哪些具体育种措施?
公式
具体育种措施从:增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提高选择强度、增加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缩短世代间隔的措施方面进行论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