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90公里的京西斋堂峡谷山林中,有一个闻名中外的小村庄爨底下。2003年,爨底下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授予“北京最美的乡村”。
说起爨底下,得先从这村名说起。爨底下的“爨”字,共有三十笔。爨
(读音:cuan),看着复杂,其实写起来并不难。村里人有个口诀:
(兴字的繁体)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反过来就是:取火大烧林,越烧越兴,越烧越旺的意思。为什么这村子总要用火烧呢?因为爨底下人全姓韩,其谐音“寒”为冷的意思,冷与热在五行之中可以互补,所以,村名里才有了这个“爨”字。
关于村名的来历,村里的老人给出了三种说法:
说法一:村西北有个爨宝玉沟,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聚宝的地方,因村庄在其下,故名爨底下。这个爨宝玉沟现在依然还在山上,远远的就能看见。
说法二:因村子在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安口”下方,故得此名爨底下。
说法三:村北部有崖头,远望似灶,人称“爨头”。村在爨头之下,故名爨底下。
爨底下人重耕读,同时也注重风水,村庄周围环境与风水理论珠联璧合。这个村庄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明初自山西移民实行军屯建成的村落。村中完整保存着500多间70余套明清时代四合院民居。院子的主人都是韩氏祖先的后人。村里有内青龙山和外青龙山。两条青龙,气势磅礴,蜿蜒起伏。而令人称绝的是内青龙山起伏之中隆起了三组山头,颇似三个吉祥动物——老虎、神龟和蝙蝠,如此象形地命名,就是取福、禄、寿星照古村的意思。虽然地处京郊深山区,可爨底下村民称得上是北京市极为富裕的村子,依靠民俗旅游,爨底下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前几年村民为了简化,把村名改成了“川底下”,但是现在又改了回来,原因只有一个:火大烧林,越烧越兴,越烧越旺。(以下图片选自“花蝴蝶博客图集”)









相关博文:
实拍:九寨沟风景(组图) (2012-05-02 11:00:06)
实拍:张家界风光(组图) (2012-05-02 13:32:05)
实拍:凤凰古城风景(组图) (2012-05-02 13:49:41)
实拍:凤凰古城民俗(组图) (2012-05-03 08:17:59)
实拍:芙蓉镇毛家祠(组图) (2012-05-03 08:30:22)
实拍:贵州行-房子石片盖(贵州八大怪之一)(组图) (2012-05-04
07:47:04)
实拍:嶂石岩地貌地质公园(组图) (2012-05-07 07:50: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