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蚊虫叮咬夏秋困扰----夏秋之夜乘凉话蚊虫

(2025-08-15 19:49:10)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夏秋蚊子

叮咬困扰

扑蚊灭蚊

分类: 教育史料
         蚊虫叮咬•夏秋困扰----
          夏秋之夜乘凉话蚊虫
        蚊子,这个小小昆虫在地球上已经生活1亿年,最早可追溯至2.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夏季气温攀升、降雨量增多,蚊虫活动愈发活跃。蚊子虽小,却可能通过叮咬传播多种致命传染病,如、疟疾、乙脑、登革热等。夏秋季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加,应当及时做好清除蚊虫孳生地、防蚊灭蚊等各种预防举措,为健康做好守护者。蚊虫叮咬夏秋困扰----夏秋之夜乘凉话蚊虫

        古人对蚊虫是是如何认知和防止呢?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老课本中有关课文内容,寻求答案。蚊虫叮咬夏秋困扰----夏秋之夜乘凉话蚊虫

        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初等小学自然教科书第二册第十八课,课文题目是“吸血的蚊虫”。课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画图记述蚊虫的危害和如何防治消灭蚊虫。防治蚊虫需采取环境治理、物理防护和化学消杀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重点在于清除孳生地、阻断叮咬路径及合理使用驱蚊灭蚊产品。如,清除积水,每周清理花盆托盘、废弃容器、小型积水,水培植物需定期换水并刷洗容器内壁。定期疏通下水道、清除卫生死角,投放灭蚊剂降低蚊虫密度。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等。蚊虫叮咬夏秋困扰----夏秋之夜乘凉话蚊虫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初等小学常识课本第二册第三十课记述天热了,夏季卫生最重要。蚊子蒼蝇早扑灭,疟疾霍乱可免掉。食衣住行都合理 各种疾病自然少。课文配有防治蚊子的工具,如蚊子拍、蚊帐等,以便小学生能直观了解和感知。蚊虫叮咬夏秋困扰----夏秋之夜乘凉话蚊虫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初等小学常识教科书第三册第二十二课,以插图形式记述蚊的害处。课文讲述蚊子是水里生出來的飞虫,它的啃里有一种毒汁,这毒汁注入人的皮肤里皮肤立刻肿胀,还觉得很痒,它吸了病人的恤,再来吸无病人的血很容易把病传染给他人。蚊虫叮咬夏秋困扰----夏秋之夜乘凉话蚊虫

        秋季蚊虫格外活跃,主要与温度适宜有关。蚊子最适宜生存温度为25~30,秋季凉爽的气温使其活动更频繁。雌蚊为产卵储备能量,需通过吸血获取营养,导致攻击性增强。因此,秋季防治扑灭蚊虫十分重要。
蚊虫叮咬夏秋困扰----夏秋之夜乘凉话蚊虫

        清末出版初等小学堂国文课本第四册第三、四课,课文题目是“驱蚊”。课文一内容为:“秋夜月明,乘凉廊下。蚊刺母臂,儿揮扇驱之曰:‘我母終日劳动,此时休息,汝勿扰之。我之肉肥,我之血多,汝刺我,毋刺我母也。’”课文以文言文记述,语言较易理解。课文上面以特写技法刻画出一把蒲扇和一只蚊子。蒲扇既可以扇风解暑,也可以驱蚊,是纳凉避暑的好帮手。蚊虫叮咬夏秋困扰----夏秋之夜乘凉话蚊虫

        该课文记述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明月之下,母子乘凉。蚊子飞来叮咬母亲。儿子急忙使用扇子扑赶蚊子,并自言自语告知蚊子,自己的母亲天天劳作,非常辛苦,晚上要好好休息,才可以精力充沛继续劳作。敬告蚊子自己体胖肉肥,可以替母亲受叮咬。这种孝心值得褒扬。历史上黄香孝亲被选入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黄香从小孝顺父母,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之帷帐,驱除蚊虫,清凉枕席,以待父母安寝,冬日寒冷时,则用自己体温温暖被褥。 他的行为不仅感动了家人,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赞誉。蚊虫叮咬夏秋困扰----夏秋之夜乘凉话蚊虫

        课文中的“我”也非常孝敬母亲。知道母亲辛勤劳作,生活不易,为母亲分忧,替母亲让蚊虫叮咬。但是,母爱是伟大的,母亲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母亲为其讲些蚊虫叮咬的科学知识。紧接着第四课就是驱蚊的第二部分,内容为:“母谓儿曰:‘蚊飞来速扑灭之。彼以嘴管刺人皮肤,吸人之血,即吐毒汁於人身,而吾人受其害矣。故蚊飞来速扑灭之。毋使飞去,再害他也。’”课文中的母亲讲述蚊子叮咬一个人后,如果不把它消灭,这只蚊子还会叮咬他人,而且还会传染疾病。因此,自己已经受其害,不能让别人再受其毒害。课文以一个质朴的道理教育了课文中的“我”和更多的小学生。
        消灭蚊虫,保护健康。人人参与,人人享有。这些老课本关于灭蚊虫课文内容,教育小学生要尽快掌握科学的防蚊灭蚊方法,增强除害防病能力,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