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小学高年级语文第一课时
(2012-11-19 22:52: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堂随想录 |
如何教好小学高年级语文第一课时
溧城中心小学
在习惯思维中,第一课时乏味了些。第二课呢,可以重组文本,品悟文本,容易出彩。然而实践证明,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第一课时教学的重要性,已逐步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那么如何教好小学高年级语文第一课时,结合宋老师教学的实际,现粗浅地谈谈。
一、引导学生读充分。
“书不读熟不开讲”宋老师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时,也是这样做的。课前,宋老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其中一点就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课始,他拿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自由读课文,保证每个学生最少读3遍。然后,挑战逐节检查学生的读书效果,指导学生读通、读顺每一句、每一段。
二、随文识字,随文解词
逐节检查学生的读书效果时,进行随文识字解词,识解的字词必须是学生不会不解的。真正做到解惑的效果。
宋老师在课堂上的识字解词教学非常扎实有效,解词方式不拘一格,难解词语采用选择词义;难写字,让学生自主想办法记形,如“虐”学生自用拆字法,“虎”字头下张开爪子,爪牙向外才能更好抓住猎物,所以雪子底朝外,多有创意的识字法!
遇到新词,学生的灵活运用非常重要。课文三四节中有许多生涩词语,宋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基础上,又进行填空练习:()的原野()的山峰 ()的蓝天 ()的青山 ()的原地……灵活运用式的练习后,再让学生去发现所填词语的规律,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了三四小节的意思:青海高原环境恶劣。
而易解词语忽略不提,真正做到解学生不解词语!
三、整体回归,理清脉络,感知内容。明白课文写什么?
四、课时衔接须明确。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带领学生扫清字词这个拦路虎,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为精读文本打下基础。宋老师为了更好地衔接第二课时的教学,在第一课时学完后,便抛出一个与后面文章有关的中心问题,激发了学生课后预习,实实在在地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工作。
五、讲练结合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