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留心shuo
留心shuo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54,698
  • 关注人气:4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除了无后之外另外两个是啥?

(2018-02-06 12:11:5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十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不孝有三种方式,无后仅仅只是其中之一。那么其他几种到底是什么呢?

http://p3.pstatp.com/large/b0c000982a0d8f37b8c要想找个这个答案,就需要找找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出处。

在《孟子·离娄上》之中,我们看到了这句话的原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看完之后就失望了,孟子压根就没有说其他两样不孝是什么。从孟子行文的语气来看不孝的三个标准,在当时候是非常有名的,并说舜就是一个因为没有后代而不孝的人。

孟子自己写着舒服,而且当时的人确实也可以看懂,可后人就不知所云了。既然不孝有三,除了无后之外,还有什么呢?

最终终于在《十三经注疏》的《孟子注疏》中找到了其他两者的说法,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http://p3.pstatp.com/large/b0a0008c09dce14edf4

《十三经注疏》指一套特定的儒家十三经注解,包括《周易注疏》、《尚书注疏》、《毛诗注疏》、《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注疏》、《春秋左传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穀梁传注疏》、《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是由汉至唐一千多年中经学的总结性成果,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检的书。中国文籍,浩如烟海,目前存世约十多万种,《四库全书》是这些文籍的精华,其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经部又是其精华,而《十三经注疏》则冠列于其经部之首。

在《十三经注疏》中有一套《孟子注疏》,里面解答了这个问题。所谓《孟子注疏》其正文仍为《孟子》,所谓“注”也就是对《孟子》内容的分析解释,而“疏”是后人对“经”和“注”的又一次解释。“注”确定为东汉赵岐所作,而“疏”的作者却历代都有争论,众说纷纭。幸好,问题的答案恰好在“注”中,我们就能明确知道,给出这个答案的人正是赵岐。

http://p3.pstatp.com/large/b0e00097c53f9d0255c

赵岐又是何须人也呢。赵崎原本是闲人,年轻的时候学习就非常好,很有才艺,能画一手好画。汉桓帝时,因得罪宦官党羽,怕牵连受祸,匿名逃到了北海卖饼。安丘有个叫孙嵩的人很有眼力,一眼就看赵岐不是个普通人,就把他带回了家,将他藏在复壁之内。终日被困的赵岐隐忍困厄,以坚强的毅力在复壁中写出了《孟子章句》。后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时,所注精审翔实,多有发明。风头过去之后,他拿着这本书出关了,并很快就得到了赏识,不久便官拜太仆,后又拜太常,活了90岁。

他说的这三点,倒是有点意思。比如第一条:“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听完这个要求之后,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会选择要一个“不孝之徒”,孩子指指点点说父母在生活中确实不少见,但很少有人将此与“孝”联系在一起。第二点:“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我们如今看来,这是一个很荒唐的条件。当不了公务员就是不孝,那么中国的不孝之徒也太多了。即便是在古代,能拿官家俸者能有几人,皆为“不孝”。可能是因为这两点都不太靠谱的缘故,导致除了“无后为大”歪,另两点都鲜有人知的重要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