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届中国国际松露节2020年12月12日在昆明举行,因疫情原因,外国嘉宾不能到场参加,部分国际松露研究组织、专家、松露节组委会分别以视频、信函、邮件等形式祝贺第七届中国国际松露节开幕!欧洲真菌学会还及时告知会员单位观看中国松露节直播,并适时刊发消息。








欧洲真菌学会EMI中国首席代表:王斌先生、中国国际松露节组委会秘书长:谭新培,因疫情原因未能亲临松露节昆明现场,分别表示诚挚的祝贺!

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
第七届中国国际松露节将于12月12日在昆明召开,值得祝贺!
中国松露节从四川攀枝花兴起,现在是第7届了。我参加过其中几届松露节,每一届办的都很成功。有看的,有吃的,有卖的,有买的,有室内松露科学讲座,可以学到各种有关松露的知识,有野外现场考察,看到松露长在什么地方和体验找到松露的喜悦,可以和各界人士交流,向他们请教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所以松露节对于我这个松露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好机会。
松露是个好东西,大家都喜欢它。虽不如红菇、兰花菌艳丽,但是长在地下,找到它就是一种惊喜。好吃吗?“厨房中的黑钻”,珍贵吗?是的!他是山区农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养育着松露产区的挖松露的家庭,可以给大家带来商机,形成松露产业链,养活着大大小小的老板们。松露还养育着和他共生的树木,为动物提供美食,养育着松鼠,鼯鼠等哺乳动物,间接地养育着捕食松鼠的猫头鹰,可以说养育着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它养育着人类,养育着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恩人。松露不产在原生态的原始林中,产在人为干扰破坏后的次生林和人工林中,它在帮助挽救被我们破坏的原始森林,多么可爱的珍贵物种啊!特别是在中国西南地区,松露资源极其丰富,世界上有的品种,无论黑松露和白松露,我们几乎都有,而且我们还有很多世界上没有的松露品种,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松露分布和演化的一个中心,可能还有很多品种有待我们发现。
为了扩大和保护松露资源,我们在试图人工栽培松露,但是只是刚刚开始的试验阶段,修复原有的松露资源,云南农科院在陆良的实验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可那也仅仅是星星之火,有待燎原。利用松露资源,同时要保护松露资源,这是历届中国松露节强调的一个主题,我相信也是这一届松露节的一个重要话题。要敬畏松露,他是我们的恩人,敬畏他赖以生存的自然,那是我们的母亲。
很可惜,由于疫情我不能参加这次盛大的节日,只能短信一封表达我对大会的祝贺和我对松露的一份心意。
祝第届中国国际松露节圆满成功!
祝大家节日愉快!
来自新西兰的一位热爱松露人的祝福!
王云 2020年12月8日
编后:王云老师是新西兰皇家食品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松露最早的发现者之一,也是著名国际松露专家,中国松露业界与国际松露业界交流的积极推动者。谢谢王云老师来自新西兰的祝贺,感谢他一如既往的中国松露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