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山先生与红楼梦】无名寒士

(2016-06-08 04:47:31)
无名寒士【傅山先生与红楼梦】 2016-06-02 08:19:09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三晋大地的传奇人物,他博极群书,时称学海,医术高明,人谓医圣。他对阮籍老庄的出世智慧赞叹欣赏,而对世人热衷的功名利禄视若浮云。  
傅山先生极具民族气节,然而这也致使先生的生平未能记入清朝史册。  
傅山先生在戏曲、书画、医学、诗文、哲学等方面都称得上是一代宗师,在三晋大地曾是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  
人尽皆知的明清第一奇书红楼梦,与傅山先生的生平,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 
傅山出身书香门第官宦大家。太原著名的双塔,其中的西塔文峰塔即为傅山父亲傅之谟与傅山祖父傅霖所建。傅山自幼为严父傅之谟所教,博极群书,聪慧绝伦,却是忧国忧民,无意仕途经济。傅山的胞兄傅庚亦是饱学名士,曾说弟弟傅山生有寒骨,对世俗功利事务漠不关心。  
傅山在家贫后一直以行医为生计,曾长期居住在土窑中。终其一生,读书不倦。慷慨任侠,洒义气倾尽家资,乐苦甘贫,潦倒中恬淡自如。  
傅山年轻时曾在当时山西最高学府的太原三立书院师从山西提学袁继咸。“大官好做大节难移”的民族英雄袁继咸教给傅山和大家的并不仅仅是学识与道理,更多的是气节与精神。  
傅山相结交的友人都是重德行轻势利的风流名士,如严绳孙、尤侗、吴梅村、王士祯、顾炎武、曹溶等。  
红楼梦的作者开卷自称“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红楼梦作者这段自称,与傅山先生的坎坷生平其实是非常相符的。
  ———————  
《傅山的生平》  
傅山出身书香门第官宦大家。太原著名的双塔,其中的西塔文峰塔即为傅山父亲傅之谟与傅山祖父傅霖所建。傅山自幼为严父傅之谟所教,博极群书,聪慧绝伦,却是忧国忧民,无意仕途经济。傅山的胞兄傅庚亦是饱学名士,曾说弟弟傅山生有寒骨,对世俗功利事务漠不关心。  
傅山在家贫后一直以行医为生计,曾长期居住在土窑中。终其一生,读书不倦。慷慨任侠,洒义气倾尽家资,乐苦甘贫,潦倒中恬淡自如。  
傅山年轻时曾在当时山西最高学府的太原三立书院师从山西提学袁继咸。“大官好做大节难移”的民族英雄袁继咸教给傅山和大家的并不仅仅是学识与道理,更多的是气节与精神。  
傅山相结交的友人都是重德行轻势利的风流名士,如严绳孙、尤侗、吴梅村、王士祯、顾炎武、曹溶等。  
红楼梦的作者开卷自称“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红楼梦作者这段自称,与傅山先生的坎坷生平其实是非常相的。  
《傅山的民族气节》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最具民族气节的一位名士。  
在明朝灭亡后,傅山先生宁肯出家成为道士,也不愿意放弃气节与精神,去剃发成为异族统治下的顺民。  
傅山穿上朱红色道袍,写下“真人心印一珠明”的大胆诗文来表达自己不顺从异族政权的决心,更用“怕眠谁与闻鸡舞,恋着崇祯十七年”的露骨诗文去勉励那些有民族气节的志士与他一同闻鸡起舞共图大事。  
傅山先生身在太原,却认为自己已是亡国之人在异国他乡,写下了“太原人作太原侨”的落寞感慨。  
反清志士顾炎武先生,就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那位著名大思想家,曾多次前来山西拜访傅山,视傅山既如师长又似挚友,写下“傥许相随拾芝草”的诗文来表达想要常伴傅山先生一同学习交流的愿望。  
红楼梦作者在书中也表现出了极其强烈的民族气节。第六十三回中宝玉很露骨地自称“大舜之正裔”,应当“作践”那些“为中华之患”的“犬戎”。全书中还使用了“腥膻”、“骚达子”、“雄奴”、“胡”等大量贬低异族的词语。书中“玄墓”、“参玄”等处也并不畏惧冒犯彼时新君康熙的名字“玄烨”。各处都展现出了红楼梦作者强烈的民族气节。这与傅山先生的民族气节,是极其吻合的。  
《傅山的字号》  
傅山先生曾写作《两汉书姓名韵》一书,对汉字用意有深刻研究。并为诉情表意给自己起了很多字号,分别赋予不同的思想感情。  
1,和石有关,形容意志坚定的字号有石头、石人、石道人、石老人等。  
红楼梦,其书的书名,起初和最后都叫石头记,因为是“石头”所记之事。  
2,和红有关,形容爱红爱朱的字号有红叶楼主、丹崖老人、朱衣道人等。  
红楼梦,宝玉极其爱红,爱红成痴。  
3,和浊有关,表达自惭无能的字号有浊翁、浊道人、浊堂老人等。  
红楼梦,宝玉自称“浊物”。以浊为号,千古之奇。翻遍典籍,只能找到书中的宝玉和书外的傅山。  
4,傅山法号蘖禅。蘖这个字,上薛下木。薛在木上,杂草在树木之上,比喻满人对汉人的压迫。  
蘖字本意是枯木上长出新芽,作者眼里,汉人虽丧国,但还有希望和生机,终究枯木新芽还会重新长成参天大树。  
红楼梦,两大主角,一个姓薛,一个姓林。  
《傅山与宝玉》  
书中宝玉自称“浊物”。傅山自号浊翁。  
书中宝玉“每日家杂学旁收”。傅山博极群书。  
书中宝玉“爱红”。傅山以爱朱红来表达心系朱明的情感。  
书中宝玉“无心仕途经济”,视钻营名利的读书人为“碌蠹”。傅山一生未曾科举,斥钻营名利丧失气节的读书人为奴儒,称明非亡于满实亡于奴。  
书中宝玉“过目不忘”。傅山阅读《文选》时三遍即成诵,有一次起床洗漱到早饭的短暂时间里更是背诵好了五十三篇文章。  
书中宝玉续写“南华经”。傅山自称吾师庄先生,为明清老庄研究造诣最高之人。“庄生原不是荒唐,只为天才莫敢当。”  
书中宝玉效法楚辞离骚、大人先生传等文,撰写“芙蓉女儿诔”。傅山先生极其喜爱楚辞离骚,“应将清静结心期,静对梅花读楚辞。”更曾效法大人先生传,写下《如何先生传》来自嘲。  
书中宝玉认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傅山说“粉黛山泽精”,与宝玉表达了完全相同的意思。  
书中宝玉称自己如戏文中鲁智深一般,“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傅山亦如戏文中鲁智深一样是被迫出家,“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傅处士的一生苦难艰辛而无怨无悔。  
书中宝玉参禅,“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最后“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傅山先生向来崇“无”,以视有若无作为真正的干净领悟。  
书中宝玉对黛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傅山先生正是这样的情痴,妻子张静君逝世后,傅山先生始终沉浸在伤痛和缅怀之中,后来出家为道,再未娶妻。  
PS:对于后世很多说法,如宝玉看到,想来只会再次说出原文里的那句话。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世事荒唐,可堪一叹。  
《傅山彻夜醉霜红》  
傅山虽擅诗文,但一向以吟风弄月的闲情诗词为耻。傅山所写的诗词有两大特点,第一就是信手拈来典故融入诗中,第二就是有情感表达和叙事深意。红楼梦亦是如此,每一首诗词,都有大量信手拈来的典故和巧妙的深意。  
傅山近千万字的各类著作里,始终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纲目。那就是以霜雪象征残酷的满清压迫,以红花象征不屈的汉人精神。傲霜雪而不屈的红梅和松柏都是抗清的力量。花木都是汉族人民的象征,青竹则是汉人政权的象征。而数十万字写就的红楼梦,完整运用了这些象征和纲目。通过这些纲目来读红楼梦的话,会惊异地发现红楼梦实在是一本“正反皆可照人”的盖世奇书。  
深秋霜降,崛围山满山红叶如朱如紫。四方云游联系反清力量的傅山先生在1660年回到了他在崛围山上建造的霜红龛中,开始专心著书。“江泌惜阴趁月白,傅山彻夜醉霜红。”这句诗生动绘出傅山先生珍惜光阴著书痴醉的景象。  
“月画槐枝作老梅,离奇一笔拂窗开。解衣画史三更醒,梦自罗浮香里来。”傅山解衣画史,明月梅花一梦。所画的史,与正是点出奇书红楼梦的真实来历。无独有偶,红楼梦中薛宝琴亦作词云“明月梅花一梦”。  
红楼梦中第一回曾说“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遂易名为情僧”,道人是道家,僧人是佛家,原文里描述了空空道人本是道家却又参悟佛家的事情。明清历史上本是道人却参悟佛法的人,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傅山。  
始终抱恨未能在明朝危亡时挽救大局的石头傅山,一如红楼梦中那个在天塌地陷时无材可去补苍天的石头,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红楼梦一书运用了姓名字号各赋来历的怪异手法和药物饮食各分属性的新奇手法。傅山先生对姓名学和医药学都有精深研究,这样用来自是轻而易举。  
红楼梦的作者,其实是山西傅山。  
傅山,就是书中的“石头”和“空空道人”。  
看懂了原文,也就明白了真相。  
数百年光阴已逝,如今寒士将和大家一起努力,让尘封在岁月里的石头记谜案重见天日。  
正傅山先生创作之名,扬三晋奇人痴绝之才。  
希望那一天,不会遥遥无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