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讲座报告 |
如何进行高考英语第一轮复习(一)
一、明确复习目的
一轮复习为“全面复习打基础”阶段,要求:抓纲务本,夯实三基;全面复习,单元过关。二轮复习为“重点复习上台阶”阶段,要求:构建网络,重点复习;归纳迁移,发展能力。三轮复习为“综合训练攀高峰”阶段,要求:纵横联系,综合攀登;强化训练,全面提高。
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迎考的奠基阶段,是学生巩固基础形成能力的重要时期。简言之,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必然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这是对学生多年积累的、系统化的、活化的知识测试:大量的知识考查通过能力测试得以实现,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正是为发展英语运用能力做准备。例如,在做“阅读理解”时,如果学生复习时没有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就理解不了结构复杂的句子,看不懂篇章内容,这又如何能正确地解答试题呢?同样,做“书面表达”试题时,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就谈不上正确的英语表达,怎么可能写出通顺的英语短文?
因此,高三学生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目前部分学生的英语知识还是零散的、孤立的,在英语能力还没有全面提高的情况下,英语的第一轮复习应侧重于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打牢基础,有效全面地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高三复习不应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在短暂的高考复习中应该兼顾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紧跟教学
1、抓课本、重基础、强化词句的积累
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以课本为纲,按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进行分类整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新带旧,使初中和高中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总结出规律性,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也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老师要引领学生以高中课本为主要教材,要求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巩固语言基础,对课本中反复出现的语言知识进行科学归类和巧妙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抓住线索。复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而网络化的知识更便于运用,更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经过对所学的教材进行层层挖掘才有希望把知识形成网络。这对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在应考中运用自如。
老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在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其要点进行分类整理(内容包括词汇、句型、语法、交际用语、篇章结构等方面),从而使所学的零散的、孤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已学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摸索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如果学生的知识能形成网络,那么他们一定对所学的教材进行了层层挖掘,这必然对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且使他们在应考中运用自如。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这是对学生累积的、系统化的、活化的知识的测试。大量的知识考查通过能力测试得以实现,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正是为发展英语运用能力做准备。例如“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都是语言运用能力测试题,假如学生英语词汇知识贫乏,或是英语语法知识不巩固,就理解不了结构复杂的句子,看不懂篇章内容,又怎能去正确地解答试题呢?同样,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就谈不上正确的英语表达,就写不出通顺的英语短文。
中学阶段有许多语言现象、语法知识、交际性用语和固定短语搭配在高三册中有大量的体现,极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及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的第一轮的复习,主要以高三教材为主,以高三教材的课文阅读为主线,逐步消化好其中的词汇知识,夯实基础,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读、写的能力。高三课文这本书名义上是新课本,但实际上在本册书内已经没有什么新的语法出现,而是将以前学过的语法系统地分散在各单元中让我们进行复习。课文本身提供了大量熟悉的词汇,日常交际用语,语法和句型不断重现,有利于巩固高一、高二所学的语言,加深理解英语基础知识。利用高三教材中每单元的语法复习课,将那些互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语法放在一起整理、归纳,使之条理化、规律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某些复杂的语法,使高一、高二所学的语法项目在高三新教材的学习使用中又进行了第二次循环。这样,通过高三新教材呈现的知识点、语法点带动高一、高二教材的知识梳理。
这一阶段的复习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方面,贯彻“起点低一点,落点高一点、密度大一点”的做法,搞好基础词汇,基本句型的内化积累。在平时的复习工作中,一定要依纲据本,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考点上,并通过提问、讨论、分析、对比、综合、归纳、整理等形式,总结知识规律。在课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查漏补缺,以教材为基础,挖掘和拓宽教材内容,系统整理学过的英语语法。尽管近年来英语高考逐渐“淡化语法”,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但是对于高考,语法还是很重要的。纵观高考考题,我们发现不仅是语法选择题,其它的考试项目如:阅读理解及书面表达等,都不可避免地要运用语法来分析句子结构等等。所以绝不能忽视语法知识的复习。新课程教材的语法项目编排分散,高三复习时必须相对集中,系统归纳。语法避免复习得过深过难。不求语法讲的深,但求语言讲的泛,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教师要减少单纯的语法考查,降低语法的难度,增加语境,加强语境中对理解、推理能力的考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钻研教材,分清主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纳,逐步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能力。当然,教师要善于发现薄弱环节,精讲精练,有的放矢。在复习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实际的情况,教师可以自己进行选编训练教材,结合高考考点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学生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所有的语言知识,提高复习效率。通过印发单元讲义、精选练习题并进行操练,让学生对各考点、知识点有完整把握,理顺学生解题思路,形成由知识向解题能力提高的转换
如每一类语法项目的复习可以分三个板块进行:复习要点(附课本例句),主要考点(列举高考题),精选练习(突出语境,强调运用能力)。
2、抓语篇学习、重阅读能力
从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学生死记硬背,强化训练,沉湎于“题海战术”是难以出好成绩的。学生将中心和重心放在单项填空上是不合时宜的.所以,语篇学习最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高中课本中文章题材广、内容新颖,知识覆盖面宽。因此,师生应充分利用高三课本中的阅读材料,从文章的内容、文章的结构、作者的观点、态度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巧妙设置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开拓知识视野。同时,文章的新颖内容还可以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3、精选习题,有效训练
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运用练习。通过结合高考考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所有的语言知识,提高复习效率,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等专项能力训练和模拟训练,避免在复习课本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顾此失彼。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择的复习资料不宜过多、要精当、系统性好一些,必须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此外,如果学生哪方面能力相对比较弱,可以有针对性地适当补充这方面的专项练习材料,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之后再做的。并且,练习中要注意几种题型的搭配。
三、时刻注意避免误区
要注意下列误区:
1.每天清账不留死角
在本学期的复习中,不少考生的通病是觉得“做题越多越好”,而丢弃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对自己反复出错的地方思考少。为此,实际上在做题上,应重“质”甚于重“量”,要多思考、多总结。在复习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务必做到不欠账。也就是说,在每天的课堂学习中、做题过程中遇到的不明白、不清楚的内容务必及时弄懂、把问题消化在当天,“疑问”不过夜。如此一来,每天都有进步。反之,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在此后的复习中会成为包袱、成为能力提升的路障。
2.单词不宜“死记硬背”
单词是英语复习大厦的“砖头”,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单词,需要经常记忆。在基础复习上,别给下学期留下遗憾。考生必须坚持每天记单词。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从高一的课本开始,对单词进行归纳、记忆。
对词汇、短语的记忆要避免单纯地死记硬背,记忆单词要讲究技巧:比如,从构词法上记忆,记住self这个单词,由此可以成串的记忆selfish、selfishness,以及unselfish和unselfishness。
可以结合一些重点词组或重点句式记忆。比如,可以通过“make
还可以通过“对比法”或“归纳法”来记忆单词。比如,fee这个单词,它的近义词有fare和cost。
老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寻找词汇、短语之间的联系,应注意结合语境,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典型例句和常用搭配,总结规律,并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选择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单词应和阅读结合起来,把单词融入句子中和语境中,利用上下文来帮助记忆。如复习suggest马上想到suggest
在复习词汇时,学生还要学会自我总结。通过自我总结,学生主动取得了知识的精华,并转化为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善于归纳中学教材中常用词汇的基本用法及相关知识点的异同,如:mean一词,可以表示“意思是”、“意味着”,常用于mean
结合试题类型,学生应具备的下面几种能力:
阅读能力———每天做两篇阅读理解、一篇完形填空即可。每天的阅读、完形填空做完后,对做错的题要及时分析错误的类型和犯错原因。若对原因分析不透,可以找老师帮助查找、分析,找出改进的方法。
复习中,好的文章要多上口朗读。这种方法可以“规范发音”并“促进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纠错能力——改错题实际上比较容易拿分,但也容易丢分。考生要做的是“积累”和“纠错训练”,应从现在起着手对零碎的语法知识总结和积累,每隔两天做上一段改错题。从这样的训练中多发现一些解改错题的技巧。积累此类题目中常出现、考查的语言知识。
写作能力——对写作的复习计划,安排每周写两篇即可。在平时的复习中,老师要督促检查学生应注意积累好的句式、多记背一些范文,重点记忆范文中的写作结构、一些好的句式。
文章出彩与否与考生能否娴熟运用各种句型有关,而考生对句型复习可结合课本的例句进行。中学英语课本的句型很多,有强调句、祈使句、倒装句、省略句、反意疑问句、插入语等句型。这些都是高考的常考点。学生通过复习课本的例句,总结归纳这些句型的特点、用法及它们的适用条件,既掌握英语的基本句型用法,又可以促进自己的英语遣词造句能力。
四、因人而异安排时间
在“度”的把握上,不同程度的考生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学生每天用来练习英语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40分钟即可。在这段复习时间中,学生应避免把大量时间花在抠单选题或语法上。考生每天的英语练习题要适量、适时、经典、有效;最好通过文章的阅读,来强化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对于学生而言,“保持良好的心态,既轻松、又有效、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复习效率和复习效果;认真对待平时的小测,每次测试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思考、及时解决;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使自己每天的学习、休息形成一个良好的规律,如此才能保证顺利迎接高考。”
此外,“加强和老师的交流”非常重要。高三第一学期是考生基础再加强、能力再提高的重要阶段,且在高三教材的进行中还需要不断对高一、高二知识回顾、总结、归纳,因此,在这一阶段,考生要加强和老师的交流、沟通,通过交流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