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荀子》版本

(2014-10-03 18:12:12)
标签:

育儿

 荀子(约前313~前230),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的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注本有唐杨倞的《荀子》、清本王先谦《荀子集解》,近代梁启超的《荀子柬释》。通行本有198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荀子集解》。


=========================
网友评论:
    《荀子集解》,王先谦,新编诸子集成,中华
《荀子校释》,王天海,中华要籍集释丛书,上古
荀子注本这两种最好、最重要。王先谦本成书于清末,通行近百年,今人王天海的《荀子校释》集合众说,并加己意,已青出于蓝。
《荀子校释》我晒了,有内页,可参考。

今注今译本中比较好的是上海古籍 张觉的《荀子译注》,有题解、注释、译文。
岳麓这本《荀子校注》无译文,其他和上古版一样。

网友二,我是一名教师,一名数学教师,曾经当过5年的班主任。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荀子一书中蕴含了几乎全部的教育智慧——从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也因此,我个人收藏有荀子的五六个版本,而其中张觉的译本我以为是最好的。我已经有了这本书上世纪90年代的版本,这次又忍不住买了新排版的本子。这本书,我不但推荐给同事阅读,还推荐给我的爸爸和我的学生读。
(这个网友是不是张觉的托呢?)
有人评论张觉版本,适合入门初学者。书还行,但这种作为诠释经典的书籍本应注释得更详备细致。个人认为还嫌粗疏了。、


首先,楼主为什么要阅读《荀子》呢?如果是为了学习文言语法,为了从文字学的角度去学习古汉语,那就应该看以学术价值著名的,比如楼上说的《荀子简释》。因为古书最早是靠传抄流传下来的。而传抄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比如抄错字、或者传抄者不理解作者的本意而擅改作者原文,学术价值往往就体现在通过严谨的考证去恢复文章的原貌,还原作者的本意。所以学术价值高的版本往往一个有争议的字或者一段有争议的话的取义会取好几家的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对于非文字学专业或者非古汉语专业的人来讲,不是阅读《荀子》最重要的意义。
如果楼主不是语言专业的学生,而是想通过学习《荀子》让自己活得更明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那十分推荐楼主看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最好在配上一本带有白话文全文翻译的版本。因为对于没有一定文言文阅读基础的人,即便有些字、词、句给注释,要去推断文章的本义也是挺困难的一件事,这时配合白话文的翻译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会有帮助。
个人感觉对于一个非语言专业的人阅读《荀子》,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把你在阅读过程中认为作者说的有道理的都付诸实践。“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就算知道再多的真理,如果一条都做不到,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即使只知道一条真理,如果做到了,那又有什么遗憾呢?



--晚清之时一代学术大家王先谦先生采集各家之说,发挥己见,编成《荀子集解》。此书为当今注解《荀子》的最好版本。但近代以来的《荀子》注本,基本上袭自王先谦先生的《荀子集解》(思贤讲舍光绪十七年[1891]初刊)。百十余年来,全面超越其校释成果的荀学著作尚未出现。 

  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梁启雄的《荀子简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章诗同的《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的《荀子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杨柳桥的《荀子诂译》(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张觉的《荀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董治安和郑杰文的《荀子汇校汇注》(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其中以学术价值著名的当数梁启雄的《荀子简释》、张觉的《荀子译注》、董治安和郑杰文的《荀子汇校汇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