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昆山鸣生拳法-太极老严
金秋十月,年近八旬的武术大咖张全亮大师及夫人马永兰女士来到人杰地灵的昆山市,传承传播健康武术文化,八卦掌及吴氏太极拳(北派)第四代传人武术名家张全亮先生是当今武术界泰斗人物,中国武术八段,先后练过弹腿、查滑拳、八极拳、通背拳、八卦掌、太极拳等,并出版吴式太极拳相关著作,为太极拳传承作出巨大贡献!
秋季,丰收的季节。来昆山的第一天晚上,武术大师张全亮就不辞辛苦,亲临昆山鸣生拳法专业委员会城西传习所指导拳友们练习吴式太极拳,让吴氏太极拳在昆城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昆山鸣生拳法专业委员会城西传习所在美丽的昆山阳澄湖畔有室内练习场所及室外阳澄湖畔公园练习地,是吴式太极拳极佳练习场地,昆山澄湖湖畔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且产出全国闻名的美味阳澄湖大闸蟹。
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会长张全亮老师及夫人马永兰女士
2005年12月6日,张全亮老师成立了“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取“鸣”意为八卦掌名家李子鸣大师;“生”意为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大师;“亮”即李子鸣、王培生两位大师的弟子张全亮老师。研究会的成立旨在传承、传播、推广传统武术及武术文化。张全亮老师为研究会作出了很多贡献,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会成立至今在全国各地及国外等地都设有分会和辅导站,各分会会员亦逐年增加。张全亮老师还创办了中国鸣生亮武术文化网,推动中华武术文化的发展。
张全亮老师来到昆山第二天,不顾疲惫,不辞辛劳,来到昆山武警部队,现场与武警官兵交流吴式太极拳。
张全亮大师亲切地和昆山武警官兵一起交流吴式太极拳,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格斗技术,有极强的抗暴功效、极好的开智效果、且具有极高的健身功效及养生价值,其理论精深,技法独特,魅力无穷,令人惊叹,人人喜欢。吴式太极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为祖国的传统武术,传统太极拳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献计,献策,献力。
吴式太极拳讲究的是川轨步型、斜中寓正、轻精解拳术内涵。
苏州市昆山,系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之首。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OO名,昆曲的发源地,与吴氏太极拳有同工异曲之妙!有勤劳的人民,肥沃的土地,殷实的物质支持。因此,非物质遗产吴氏太极拳来到昆山是珠联壁合,一定能大放光彩!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着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拳式小巧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不显拘谨。推手动作严密、细腻,守静而不妄动,亦以柔化见长。
昆山武术协会主席窦宝华先生和武术名家张全亮大师热情地探讨了中国武术在昆山的发展,并介绍了吴式太极拳在昆山的发展状况。
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将进一步推动吴式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昆山的推广普及与研究创新,在复兴传统,回归武林,弘扬国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代潮流中,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誓与昆曲一样,深得民心,真正地在昆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昆山其间,太极拳拳友们听闻武术名家张全亮大师亲临昆山,都慕名而来请教拳法,张全亮大师不知疲劳,早上很早就起床,热情地向拳友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吴式太极拳练习技巧,学员们大呼过赢,受益非浅。张全亮老师德艺双馨,德才兼备,艺业同辉,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责任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