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oug Peterson 道格·彼得森
这篇文章为谁而作?
最近发布的飞思IQ260提出了一个重要特点:它使用Dalsa传感器,一个可以长时间曝光的传感器。实际上,它可以在ISO140的情况下曝光长达一小时。对于大部分的摄影师来说这一特性就已经足够惊人了——至于它是如何实现的,不重要。但还是有一些人对于细节感兴趣,对大型R+D计划背后的故事和飞思IQ260长时间曝光功能的发展历史感兴趣,这是如何办到的呢?
那么,什么是Dalsa长时间曝光?
当我第一次听到长时间曝光功能再次出现在飞思IQ数码后背系列的时候,我十分震惊。作为飞思最大合作伙伴中的技术专家,我对该功能如何实现非常感兴趣。长久以来,我知道Dalsa传感器的基本设计是不会考虑到长时间曝光的——这就像是事物的自然规律被扰乱。实际上,它好像是说:“看我从帽子中变出兔子吧:Dalsa传感器的长时间曝光功能。”飞思的固件工程师Lau Nørgaard如是说。
我因写这篇文章而访问飞思开发团队,我发现故事比想象的还要有趣;这是一个飞思公司从未讲述的故事。这篇文章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和意见,构思自与飞思开发团队的采访内容,以及他们作为世界领先中画幅领导者之一的数字转换的历史。为了正确理解这个成就,让我们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传感器制造商的抢椅子游戏:在2011年,柯达放弃了名为TrueSense Imaging的传感器部门。同年,Dalsa被Teledyne公司收购。Dalsa也收购了飞利浦的传感器部门,此部门在2002年作为飞思公司一些数码后背传感器的供应商。
长时间曝光的发展历史:柯达和P45+数码后背
现今所有中画幅数码后背的核心传感器,都由这两家公司制造:
-Dalsa(在进行了最近的收购以后成为现在的Teledyne Dalsa公司,之前的收购者是飞利浦)以及……
-柯达(在柯达内部拆分后,被放弃成为现在的Truesense Imaging公司)
自2001年到2008年,飞思公司只使用柯达的传感器。在飞思与柯达合作关系紧密的这段期间,通过有效的R+D计划,生产出一系列能够进行极长时间曝光的数码后背。这些数码后背包括被大肆宣传的飞思P45+数码后背。
飞思P45+数码后背可以在室温(低温状态的时间稍长,高温状态的时候时间稍短)、ISO50的条件下进行长达一小时的曝光。从2007年开始,它一直是中画幅的长时间曝光之王,直到飞思IQ260数码后背的发布。
自2002年飞思首款H10数码后背起,飞思P65+是首个由Dalsa传感器制造的飞思数码后背。
它使用的是Sensor+传感器,超快拍摄速度以及全画幅6000万像素传感器,但它的最长曝光时间只有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