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卢望军
卢望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8,641
  • 关注人气:3,7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捣衣砧上拂还来

(2018-08-14 21:45:38)
标签:

教育

分类: 语文教学


听黄厚江老师讲《春江花月夜》。

诗歌绝美,课堂极妙,心随课动,仿佛我也变成了那个在江边抬头望月思接千载的人,仿佛我眼里也有满江树影摇摇曳曳。

讲到“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时,黄老师问:“思妇在楼上干什么呢?”

学生一时答不出,黄老师提醒学生在诗句中寻找答案。

有一个学生试着回答:“在洗衣服吧。”

他把“捣衣”理解为洗衣服了。

如果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歌,我也会把捣衣理解为洗衣服。

这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出发自然而然得出的答案。

小时候,农村还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洗衣机,在家里用肥皂洗过第一遍的衣服,还必须到水塘里或者小溪里再清洗一遍。那时候的衣服,以粗布衣服居多,浸湿之后更重,用手拧起来非常费力,我拧衣服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在和衣服打架,一副龇牙咧嘴的样子。

幸亏有棒槌。

棒槌是用木头做的洗衣工具,形状类似今天的啤酒瓶。洗衣服的时候,把脏衣服摆在石板上,右手握着棒槌的小头,用大头使劲往衣服上捶打。随着那节奏协调平稳的捶打,那黑乎乎的水就慢慢地从衣服里流出来了。等到清水从衣服里流出之后,衣服差不多就洗干净了。

虽然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力气活,但是有微微的晨风,有清凌凌的河水,有水面的天光云影共徘徊,有一同洗衣服的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捣衣,也并非不能忍受。

但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捣衣,为什么会在晚上进行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查找了许多资料。

原来如此。

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服装通常只能用丝织品及葛麻等。后来,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后,细腻柔软亲肤的棉布,才走进普通百姓的家。之前,寻常人家大多只能穿葛麻,葛麻织品最明显的缺陷点就是纤维太硬,穿着不舒服,所以在穿以前需要将布料捣得柔软平整。这项工作只须在家里进行,不必去河边,且一般在夜晚进行。这是由于旧时生活贫困,点灯的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捣衣不需要太多的光亮,月光正好能满足这个条件,这就是古代妇女月夜捣衣的根本原因。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千家万户都一起在月下捣衣,这肯定不符合正常的生活作息。原来,唐诗里的捣衣,大多数时候,并非是捣洗日常穿着的衣服,而是戍边将士的征衣;万户捣衣,是家家户户都在为前线士兵赶制御寒的冬衣;在秋夜进行,是因为秋收之后,农民才有空闲。在月夜下,无数女人一边一下一下地捶打着粗糙衣料,一边想着这衣服将要温暖的躯体也许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所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之后,紧接着“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然后是“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由捣衣而思亲,由思亲而盼和平,这种触景生情,犹如水到渠成。

寒秋暮砧,声急入耳;月光清冷,欲拂还来。因此,但凡有寒砧的意象,诗歌往往充满了征人离妇的惆怅和酸辛。

也正因为月夜所捣之衣,并非身上日常穿着,所以那明月楼上彻夜不眠的女子,才会闻捣衣声而思念远方的扁舟子,才会产生“愿逐月华流照君”的痴想,这正是爱极成痴啊!

诗人写诗,往往即景取喻,使眼前景和心中情水乳交融,那玉户帘中卷不去的月色,那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清辉,便都成了明月楼上思妇的绵绵情思,欲说还休。

说到即景取喻,突然想起那个中国孩子从小就熟知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铁杵的杵,就是捣衣的工具。我猜想,那个溪边的老妇人,并不是本来就要磨针的——毕竟,拿一根铁棒去磨出一根绣花针,如果不是行为艺术,那就太不合情合理了。所以,比较合情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个老妇人,看到贪玩的李白,为了教育他而即景取喻——她眼前的景,就是这根杵了。

另外,我现在知道,捣衣的杵,不是我小时候用过的啤酒瓶状的棒槌,它的样子,被留存在一幅传世名画里。

那就是唐代画家张萱所作、宋徽宗所摹的《捣练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