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2016-01-02 18:37:30)
标签:

成都

汉昭烈庙

刘备

武侯祠

诸葛亮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成都武侯祠大门。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一进,大门。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成都武侯祠的大门上悬挂的匾额写的是“汉昭烈庙”,并非“武侯祠”,这是肿么回事呢?待俺慢慢道来。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灵柩运回成都后,下葬于此,史称“惠陵”。 按照蜀汉的礼制,有陵必有庙,庙建在陵旁,所以在当时就有了汉昭烈庙。之所以称作汉昭烈庙,是因为刘备的谥号就是“昭烈”。

公元2348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五丈原,葬在汉中定军山下。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汉昭烈庙的后面建祭祀他的祠庙。诸葛亮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不过,当时汉昭烈庙与武侯祠是毗邻的两组建筑,各是各的。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武侯祠与汉昭烈庙、惠陵开始合并。到明朝初年重建时,武侯祠基本上并入汉昭烈庙,清朝初年重建后完全形成君臣合庙的格局。

尽管刘备是君,诸葛亮是臣,不过世人对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十分崇敬,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所以人们习惯把这里统称为“武侯祠”。

刘备若地下有知,怕是要羡慕嫉妒恨的;而诸葛亮也绝不敢作此僭越。无奈“门额大书昭烈,官府申序;蜀人皆道武侯,民间重情”,这个“情”太重了,以至于人人皆拜诸葛而冷落了刘玄德啦。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很少有人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如滔滔江水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但很少有祠堂能像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这座带有传奇色彩的建筑,令海内外所有的崇拜者一提起它就生出一种神秘的向往。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今天的武侯祠风景区包括中部文物区(三国历史遗迹区)、西部园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和东部锦里(锦里民俗区)三大版块。

文物区,一是东侧祠庙部分,坐北朝南,七重主体建筑(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三义庙、结义楼)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二是西侧陵墓部分。(点击可看大图)

本文上篇介绍的是文物区祠庙部分,下篇将介绍惠陵及附属建筑和园林。西部园林区,木有去。无从介绍。至于东部的锦里嘛,我觉得它第一呢与三国,与刘备、诸葛亮实在是木有太直接的关系,第二呢它的一期工程也不过是2004年才建成开放的,属仿古建筑,第三呢锦里实际上也并不在武侯祠院墙圈起来的收门票范围之内,它是可以不花一分钱自由出入的,所以锦里将另文介绍。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一进,大门。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大门廊内。墙壁上嵌有“武侯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并标明是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立的;它旁边那块小牌子上也清楚写着“成都十景 武侯祠”,下方小字写的是成都十景·新十景评选活动组委会挂的。 看来千年以降,把这里称作武侯祠早已得到官方的认可,它不再只是个民间俗称。至于“汉昭烈庙”这个称呼嘛,它早成了历史的专有名称了。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进大门后,院内东西两侧各有碑亭一座。图为西侧的明碑亭。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明碑。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东侧的唐碑简介。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二近,二门。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二进,二门。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进二门后,院内东西两侧各有长廊,长廊内供有塑像,西为武将廊,东为文臣廊。

图为赵云塑像,排武将廊首位。

有人会问了,赵云排首位,同为武将,那关羽、张飞排老几?俺告诉您,关羽、张飞是武将不假,但您别忘了,他俩的身份不光是武将,还是刘备的兄弟。大哥的庙在此,二弟三弟岂能供在廊内,而是要登堂入室的。这后文将会写到。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武将廊。马超塑像,排武将廊第四位。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三进,刘备殿内。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刘备塑像。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刘备之孙刘谌塑像。

刘备塑像旁边原来还供有其子刘禅(阿斗)的塑像,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后来撤掉了。民心向背啊。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四进,过厅。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过厅内。匾上写着“先主武侯同閟宫”,语出杜甫《古柏行》,意思是先主(刘备)与武侯(诸葛亮)同在一个祠庙之中,赞其君臣知遇相亲。当然这块匾挂在过厅里,也说明过厅这地方正是前面的汉昭烈庙与后面的武侯祠过渡之处。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四进,过厅内。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四进,过厅内。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五进,诸葛亮殿。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诸葛亮殿内。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诸葛亮塑像。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诸葛亮塑像。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塑像。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诸葛亮之孙诸葛尚塑像。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诸葛亮殿门窗。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诸葛亮殿前廊。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诸葛亮殿后廊。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六进,三义庙。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六进,三义庙。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六进,三义庙。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七进,结义楼。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第七进,结义楼。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结义楼内,刘备塑像。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刘备塑像。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关羽塑像。

 

 

 

成都记忆·武侯祠(上)

张飞塑像。

武侯祠文物区祠庙部分介绍完了,下篇将介绍文物区的惠陵及附属建筑和园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