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2013-07-09 13:23:41)
标签:

济水

四渎

济源

济渎庙

遗忘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说起长江,国人木有不知道的。

说起黄河,国人木有不知道的。

说起淮河,国人也少有不知道的。

说起济水,有多少国人知道俺就不清楚了。

济水?济水是什么?在哪里?听这名儿像是条河流,但它能与长江、黄河、淮河相提并论吗?

能!完全能!自古以来就能!

我国古代有四条大河,即江、河、淮、济[读上声],也就是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并称为“四渎”。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大河称为“渎”。《尔雅·释水》写道:“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礼记·王制》记载古代天子所祭祀的天下名山大川,就是五岳与四渎。 《史记·殷本纪》写道“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  到唐代时改称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金、明等朝代均沿袭此说。

济水,发源于河南,流经山东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今天,济水已不存在了,但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是从济水得名的。

哈哈,绕这么大的弯儿,就是为了要说明济水在古代(一直到明朝哦),地位是非常煊赫的。今天我们就走进济水的发源地──济源市,去看看朝廷为祭祀四渎神之一的济渎神而修建的济渎庙。位列四渎的济水,实在是一条不应该被遗忘的河流。

济渎庙,在今济源市城西北,坐落于济水东源上,隋开皇二年(582年)为祭祀济渎神“清源王”而建。 现占地130余亩,古建70余间, 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保留有宋、元、明、清历代古建筑,被专家誉为中原古建筑博物馆。解放战争前夕,伟人(MZD)在梁思成、刘敦桢先生提供的古建筑名录中,给济渎庙划了两个圈,要求严加保护,为此该庙得以保全,成为现今四渎中惟一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祭祀庙宇。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济渎庙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甲”字形,有三条纵轴线。中间一条前为济渎庙,后为北海祠;东侧一条是御香院;西侧一条是天庆宫。所以,济渎庙可以概称为前庙、后祠、东院、西宫。(点击可看清晰大图)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山门──清源洞府门,河南省现存最大的明代木结构牌楼建筑。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第一进院落,御道,长近二百米,古时这条路专供代表皇帝前来祭祀的钦差大臣行走。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两边是常人走的甬道。

随便说明一下,五月初四来了一趟济渎庙,阴天,拍的片子不理想。同行的曹老师提议再去,于是第二天也就是端午节,又来了一趟。所以这些片子是在不同天气下拍的,您仔细一看就分辨出来了。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第二道大门──清源门,修建于明代中期。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清源门,内部。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第二进院落,碑亭遗址。该院落原有碑亭四座,现两座修复,两座仅存遗址。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现在我们来东侧的御香院看看。图为御香院小景。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御香院是专门接待钦差大臣的地方,相当于国宾馆吧。图为御香院前院的御香殿,钦差临时办公之处。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御香院后院。这里说是有一座接官楼,是钦差大臣的下榻之处。没见到楼,片子下方的砖砌平台想就是接官楼遗址了,后面那三间房子若让钦差大人留宿,有些委屈他了。(前面那幅济渎庙全景图是我2017年补发的,从全景图来看,接官楼已建起来了。)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看过御香院,还回到中间轴线来。第三道大门──渊德门。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渊德门,近观。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第三进院落。这是早先济渎庙的精华所在,四周围以回廊,中心部位是济渎庙主殿──渊德大殿,可惜此殿在清同治六年(1867年)被捻军一把火给烧毁了,片子中香炉处即该殿遗址。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还好,渊德大殿要复建了,这就是该殿按照旧貌的设计图。从图中看,渊德大殿与后面的寝宫、前面的渊德门是以回廊相连接的,这是宋元时期建筑的典型做法。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我们来的那天,正是端午节,一群孩子在被战火烧毁的渊德大殿遗址上写生。让该死的战火远离吧,和平的日子真好!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汉柏。历史上有县志、碑刻和历代诗词歌赋记载该树为“东汉遗物”。东汉220年亡,即使从东汉最后一年算起,该树至今也有1783年了。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第三进院落的四周回廊下,有许多古碑,木时间,不看啦。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寝宫。在第三进院落的最后面,这是济渎神的卧室啦,里面供奉济渎神的睡像和他的三个夫人像。

河南,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但境内单体木结构建筑保存至今的也只有区区两座,一座是少林寺的初祖庵大殿, 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有900多年历史(参见俺的另一篇博文《少林,少林〔续〕》),另一座就是济渎庙寝宫了,它建于北宋开宝六年(973年),距今已经有1030年历史了,足见其珍贵。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好,现在我们再来西侧的天庆宫看看,这里是古时管理济渎庙的道士们活动的场所。图为天庆宫前殿──太清殿。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太清殿,背面。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玉皇殿,天庆宫主殿。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汉柏。玉皇殿前这株汉柏同样是“东汉遗物”,树龄约1800年。这株汉柏名为将军柏,因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监修济渎庙时,曾挂鞭于此,这可不是传说哦,这是五代后汉皇帝刘知远封的。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玉皇殿与汉柏。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玉皇殿檐下采用龙头斗拱,可以看出玉皇大帝级别之高,且具有典型豫西北建筑特色。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长生阁,天庆宫后殿。建在一高台上,此为祈求长生不老之处。您瞅瞅,那高台上茂密的何首乌和横生的柏树,那个不体现长生之意?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道士。现如今做一名道士也得年轻化、知识化喽。

 

 

不应该被遗忘的济水(上)

下篇将介绍济渎庙的最后部位──北海祠,在这里,我们将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济源──济水之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