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修武县百家岩寺


标签:
焦作修武县百家岩寺稠禅师竹林七贤 |
分类: 禅林撷露┈┈资料 |
“焦作市佛教寺院资料”系列之十二
百家岩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方庄镇韩庄村桑湾自然村,由南北朝时期北齐高僧稠
禅师创建,又名百岩寺、崇明寺,俗名竹林寺。
稠禅师(510~585),名慧,北朝魏齐间邺(今河北临漳县西)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有
文献记载的著名武僧和少林寺二祖。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稠禅师奉文宣帝旨意,在太
行山一带沿山建寺二十余所,在天门山腰首建大护国仁王寺,即今天的百家岩寺。
百家岩寺处于云台山风景区大门内北侧。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东有白鹿山,西有覆釜山,
远望双峰插云,对壁争峻,缺处状若天门,其下百家岩,通体褐红,东西横越千米,高一
百八十米,参差嵯峨,绝壁如削,有号称“北国龙湫”的天门瀑布从天门谷口轰然飞落,
气势雄伟,蔚为壮观。百家岩自古为游览胜地,人文景观集中,文化内涵丰富,有汉献帝
避暑台、二乐台、孙登啸台、王烈泉、明月泉、丹书庵、千佛洞、解虎坪等景点。经考证,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相与友善,在这里隐居活动达20多年,至今尚存嵇山碑、嵇康淬
剑池、刘伶醒酒台等遗迹。另外,碑碣石刻,随处可见。百家岩赤壁陡立,场面宏大,是
开展攀岩活动的良好场所。1989年10月,首届全国攀岩赛,就在此举行。
百家岩寺坐落在天门瀑布之东半山腰,寺以岩名。它负山而建,为历代名刹。后经多次修
复扩建,到清代形成庞大规模,一度台殿寮宇,金碧璀璨。20世纪30年代毁于战火,现已
修复。
百家岩寺塔,又名“孝女塔”,修建在天门瀑布南部西白涧西岸孝女崖上,是百家岩寺的
主要景观建筑物。据清代道光年间《修武县志》记载,唐代武则天时,获嘉县有张氏女,
殉身投崖而死,其母朱四娘为她建塔于崖上。据考此塔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如意
元年(692 年)功毕,重建于金。塔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高20余米,塔身每层高度自
上而下递减,渐有收分,塔体外形轮廓略呈抛物线形。 2006年5月,百家岩寺塔被国务院
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