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博客亲子博客育儿美国学校美国教育美国生活课外活动 |
快开学了, 女儿下一学年的校外课也基本上确定了. 统计出来一看, 每个星期还挺忙的:
我的经验是,孩子在四五岁就应该开始接触芭蕾和体操这种对动作有较高要求的项目.
这无论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有好处. 在学习的初级阶段, 训练的强度是很小的,
但却能调动全身的骨骼和肌肉. 不仅如此, 孩子把老师的指令变为动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大脑接受了信息然后支配身体的过程.
长此以往, 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准确控制身体的能力都会得到加强.
以我女儿为例, 她虽然胆子小一点,
但她的舞蹈, 体操和游泳教练都反映她学东西非常快(在她不害怕的情况下), 而且动作做得非常准确.
教练们给出的原因是:"She listens (她听话)."
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要会听. 这和她很小就接触芭蕾和体操有很大关系.
星期一: 芭蕾
星期二: 体操
星期三: 芭蕾
星期四: 游泳队训练
星期五: 钢琴课
星期六: 芭蕾
星期天: 游泳队训练, 中文学校, 滑冰课
其实类似每周这样的安排已经有两三年了, 感觉每天过得象打仗似的, 有时连写作业的时间都没有.
好在她以前上一二年级时作业很少. 不过有时侯真想停下来歇歇.
但有些东西一停下来就可能要荒废了, 比如说中文. 以前从来也没有算过一年下来要在这些课上花多少钱, 今天既然要写,
那就顺便算算(美元/年):
芭蕾: $1,275
游泳队训练: $1,050
钢琴课: $1,200
体操: $600
滑冰: $910
中文学校: $400
共计: $5,435
好在女儿上的是公立学校, 也不用象国内的孩子那样动辄要教几万,十几万的赞助费.
所以这些校外课的花费也还说得过去.
一. 芭蕾
女儿从五岁起就在一个芭蕾舞学校学芭蕾, 至今已经学了三年了. 这个新学年她将升入第三级,
一星期上三次课, 每次75分钟. 再往上两级是专业预科(Pre-Professional),
一星期分别要上四次和五次课. 在这个学校学完专业预科的学生很多都被专业的舞蹈院校录取.
我并不想让女儿以此为职业, 所以下一学年是否还继续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这个学校每年有两次面向社会的演出机会, 分别在5月和11月.
每个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 当然水平越高的学生在台上表演的时间也越长,
但只有少数学生有跳独舞的机会. 象我女儿这个水平的也就是跑跑龙套.
每次演出前两三个月就开始有很多的排练, 不另外收费. 演出服装也不另外收费.
我一直认为学芭蕾对女孩子来说是很能培养气质和修炼身材的,
但不知何故在我们这里学芭蕾的华人孩子比较少, 主要还是以美国孩子为主.
http://s2/middle/87ae6f48ga9e14edca641&690
贴一张演出剧照, 够专业的吧:
http://s16/middle/87ae6f48ga9e162c3467f&690
贴一张演出剧照, 够专业的吧:
http://s16/middle/87ae6f48ga9e162c3467f&690
二. 游泳队训练
这一项也是我不想轻易放弃的. 第一, 游泳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项非常理想的健身运动,
而且是各项运动中最不易受伤的.
第二, 就象我上一篇博文<<怕水的女儿入选美国市立游泳队>>中提到的, 女儿从怕水到进入游泳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
游泳虽说是华人家长们的最爱, 但越往高水平游华人孩子越少.
原因之一也许是华人更注重学业, 如果每星期花在训练上的时间太多, 耽误了学习,
而游泳又不能取得太好的成绩的话, 很多家长到孩子上了高中也就放弃那种高强度的训练了.
如果孩子在州一级或更高级的比赛上获得了好名次, 那他们就有可能被不错的大学录取,
也更容易获得奖学金.
三. 体操
体操其实有很多好处,比如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平衡感,以及全身的力量,缺点是容易受伤.女儿是从四岁开始学的. 自从她过了翻跟头(Cartwheel)这一关之后,
似乎就爱上了体操, 有时侯在自家院子里就翻上了, 还时不时的来个连跑带翻(Running
Cartwheel)和单手翻(One-hand Cartwheel).
华人孩子里学体操的比学芭蕾的还要少, 所以体操班里也是以美国女孩子为主.
练体操之后很容易进入各个球队的啦啦队(Cheerleading), 而啦啦队也是美女云集的地方.
美国女孩子们对Cheerleading可是趋之若鹜的, 各种Cheerleading的培训班颇受美国女孩子们的欢迎.
希望有一天能在美国的啦啦队里看到越来越多的华人美女.
相比之下, 体操班里很少出现男生,
难怪美国男子体操队在奥运会上拿不到好名次, 没有人才储备啊.
贴一张Cheerleading的照片, 她们可是站在人手上呢:
我的经验是,
四.滑冰
关颖珊(Michelle Kwan)在美国花样滑冰上取得的成就打破了美国人在这一项目上的垄断,
同时也给了华人父母们以巨大的信心. 华人父母们终于可以喊出:"Yes, We can (是的,
我们行)!" 而且也开始象美国父母们学习, 为了孩子滑出好名次, 不惜作出任何牺牲.
以前我们这里有个华裔女孩子, 在全美青少年比赛上进入了前五名. 父母为了给她找更好的教练,
让她有更大的发展, 全家从美国搬到了加拿大. 我女儿一开始不愿学, 怕摔跟头.
直到有一天在电视里看见比赛的选手可以挑起来转三圈儿, 觉得很酷, 于是央求我给她报个班.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那叫一个摔呀. 现在倒是不摔了,
可也不敢放开了滑. 哎,
什么时候才能挑起来转三圈儿啊.
五. 钢琴
每个华裔孩子几乎都会学一门乐器,
其中以钢琴和小提琴居多. 到了高中 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乐队, 但美国孩子们学的乐器更广泛些.
我选择让女儿学钢琴其实也是为了圆我自己一个梦. 我象她这么大的时候做梦都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钢琴,
但那时家里没有这个条件. 我承认我有点自私了. 学弹 钢琴很枯燥,
女儿一点儿也不喜欢, 但我觉得正因为如此它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总不能一遇到不喜欢的事就放弃吧. 我打算至少让她学到高中.
六. 中文
大多数的华人孩子是被父母逼着学中文的, 我女儿也不例外.
但孩子们觉得学中文没有用. 想想我们上学的时候,
英语可是主课啊, 而且谁都知道把英语学好将来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所以拼命地学.
但我们那时候哪儿有这么好的 语言环境啊: 在外是全英文,
在家是全中文(我是坚持在家说中文的). 可这些在北美长大的孩子根本不拿中文当回事儿. 华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也是纯英文.
其实我女儿中文的听说还可以, 她最恨写中文作业. 不仅笔画是乱来,
而且写一个字不是缺个横就是缺个撇, 经常是学了第二册就忘了第一册, 到最后就只记住了最后一册. 其实也不能全怪孩子,
还是平时中文接触得太少, 每星期就在中文学校学两个小时, 可以说是所有校外课中花时间最少的, 能学好倒怪了.
但是学中文必须要坚持下去, 否则将来和父母沟通都有问题.
女儿所在的学校放学后也有各种培训班,如国际象棋, 针织, 科学实验等等. 大概每小时十块钱.
其它的比较热门的校外活动还包括: 小提琴, 绘画,网球, 足球, 冰球, 棒球, 跆拳道等等.
美国孩子似乎更热衷于球类, 尤其是有男孩的家庭.
另外在美国的高中里, 每个孩子都要有一项特长.
如果你是那种只知道学习而没有别的兴趣的话,那就会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所以要从小开始培养啊.
不过在美国要想在任何一个体育或艺术方面有所成就, 家长要付出很多很多, 包括金钱, 时间和精力.
我上面所列的花费只是在初级阶段的费用, 也不包括聘请私人教练的花费. 随着孩子水平的提高,
费用也会直线上升. 这不能不让人怀念中国的举国体制.
难怪同样是获奖, 在中国要先感谢国家, 而在美国则要先感谢父母.
前一篇:怕水的女儿入选美国市立游泳队
后一篇:美国校车-学生安全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