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理解性默写汇编(答案版)
(2013-11-19 12:49:03)
标签:
教育文化 |
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跨州连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同袁绍相比,名位低贱,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控制着皇帝向诸侯发号施令,这实在是不能同他较量的。孙权占据江东已经三世了,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顺,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它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个战略要地,而刘表却没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形势给您提供的机会,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着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盼望能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接纳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二州,守住险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各少数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内部革新政治;一旦形势发生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中原进军,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打出秦川,百姓谁能不拿着饭食水酒来迎接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一)《望江南》(温庭筠)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五)《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4.白居易《观刈麦》中直接提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七)《月夜》(刘方平)
2.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浣溪沙》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细雨途中行路的辛苦的句子是: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其它考题汇编:
14.鲁迅在《故乡》中用“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追求奋斗的重要性。
一 《观刈麦》
1 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 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
3 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 白居易《买花》中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诗句,在《观刈麦》中,同样道出人民苦难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 《观刈麦》写出了农人虽辛勤劳作,却入不敷出,饥肠辘辘的生活状况。请再写出农人生活贫困或劳作艰辛的古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 诗中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7 诗中与“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8 诗中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的诗句是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9 “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的诗句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二 《月夜》
1 诗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 诗中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3 诗中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4诗中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
诗中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6 诗中以喧闹的声响来展示生命活力的诗句是虫声新透绿窗纱。
7 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三 《商山早行》
1 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2 诗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 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4 诗中“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完美体现的诗句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四 《卜算子.咏梅》
1 词中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的词句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2 词中写出梅花悲惨遭遇的词句是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3 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4 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 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卜算子·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的词句是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 古诗词中有大量受人欢迎的有关“花”的名句,请写出你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五 《破阵子》
1 词中用特定的景物点明时令的词句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 词中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春景的词句是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3 词中表现采桑女心情的词句是笑从双脸生。
4 词中与《陌上桑》中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意境相似的词句是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1、《沁园春雪》主旨句: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过渡句
2、《陈涉世家》①展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语句:
②
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9、《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轻视“布衣之怒”,认为不过是 亦免冠徒跣
3、《出师表》
①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②"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文中的两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④写出先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⑤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不宜妄自菲薄
⑥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⑧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⑨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_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出师表》中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应该广开言路,其原句是: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4、《望江南》:
1 词中写思妇晚妆初罢即登楼望江,等待征人归来的词句是
2
词中通过眼前中所见,烘托出一种空旷无聊、怅然若失之感的词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 词中表现思妇看到与丈夫昔日分手之处,愈觉神伤的词句是
4 词中与柳永的“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句话意境相似的词句是
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②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矛盾心理)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 作者壮志难酬句(主旨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
词中以南归大雁去而不留反衬边地荒凉的词句是
3 词中通过渲染战时的肃杀气氛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的词句是
4 词中道出将士彻夜无眠的感伤之情的词句是
5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是
6、《江城子·密州出猎》:
①主人公“聊发少年狂”的表现: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②用典,渴望得到朝廷重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③主旨句(表达作者报效国家的决心):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
词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满山遍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