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季补品-----红枣核桃桂圆固元膏

(2014-10-22 10:00:55)
标签:

健康

美食

杂谈

分类: 饼干小点


应季补品-----红枣核桃桂圆固元膏

 

应季补品-----红枣核桃桂圆固元膏


应季补品-----红枣核桃桂圆固元膏

应季补品-----红枣核桃桂圆固元膏


又值秋冬,又到需要劲补的季节。

想起做固元膏是因为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可能跟年龄有关,也可能跟心情有关,还有可能跟平时休息不好有关。贫血,低血糖的症状也时时出现。

可是,这阿胶的价格一路飙升,前几年买的东阿阿胶也就三四百一斤。现在已经飙升到一千多。

身体终归是革命的本钱,该舍得银子就得舍得。

 

固元膏的益处我百度了一下,仅供参考

固元膏又名阿胶糕,是一种中药非处方药,主要成份为阿胶、枸杞子、红枣、黑芝麻核桃仁、酸枣仁、桂圆、玫瑰、冰糖,具有美容养颜、补气补血等功效,适宜气血亏虚的中青年女性和肾阴阳两亏、肝血不足的老年人,以及体质较差的人群。

(大篇幅的补充我写在文章最后)

 

 

原料:

阿胶  250克
黄酒  500ml

核桃仁  250克
冰糖  200克

黑芝麻  200克
红枣(去核)200克
桂圆肉  150克

枸杞 150克

 

做法:

1、阿胶敲碎(阿胶外面都有包装袋,可以隔袋敲)但注意不要把袋子敲破。用小锤使劲敲一下就碎了。放入黄酒中泡两到三天,至阿胶泡软。

2、黑芝麻我买的熟的,也就是人家炒好的,如果生芝麻需要放入锅中用文火炒熟。一定要用小火炒

3、核桃仁用烤箱180度烤三四分钟,掰成四分之一或者更小。

4、红枣去核后用小火炒一下去除里面的水分。

5、冰糖敲碎。我用料理机打碎了。

6、桂圆肉我是用整颗的自己剥的,超市也能买到桂圆肉,不过价格稍高。

7、 找一个干净的大锅,无油。

8、放入黄酒和阿胶(也就是先前泡的那些)、冰糖,一边搅拌一边熬。

9、阿胶能不能成行跟熬煮的程度有关,一定要熬到挂旗,也就是用铲子挑起锅内液体,阿胶呈片状挂在铲上,慢慢往下掉,像旗子一样。这一步我做的不是很好,没拍图。我网上搜的图供大家参考

10、加入所有的原料,继续熬煮。搅拌均匀。

11、找一个容器,铺一层厚点的保鲜膜,摸一层芝麻油。

12、阿胶糕趁热倒入,表面放一层保鲜膜,用擀面杖或圆形的杯子压实即可。

熬阿胶的全程都要不停搅拌,如果糊锅就前功尽弃了。而且是用小火。

放入冰箱冷藏4小时后取出切块即可

挂旗图(来自网络)

应季补品-----红枣核桃桂圆固元膏

 

应季补品-----红枣核桃桂圆固元膏

 

适宜人群

补血养颜可用固元膏

固元膏特别适合女士长期服用,有非常好的美容效果,可以令头发乌黑,富有光泽和弹性,减少面部色斑与皱纹,其良好的补血效果能够延缓衰老。

固元膏适用于痛经

女性痛经多是因为身体内寒湿重,患痛经的女性来月经时不但会肚子痛或腰痛,而且月经的颜色也偏深,多有血块。中医有句话叫血行风自灭,只要身体内的气血足了,寒湿在体内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长年吃固元膏补血效果好,最适合月经不调的女性长年食用,是补血补气的佳品!

固元膏适用于产妇补气血

产妇一定要及时的补肾、补血,气血补足后,虚汗会自然消失。固元膏止虚汗的效果非常明显,有的产妇产后一直大汗不止,吃固元膏两天之后,汗就明显的减少了,一周后睡眠时就不出汗了,人也觉得干爽和轻松了。

注意:产后20天才可以吃固元膏。

固元膏适合准妈妈

固元膏也适合孕期的准妈妈,因为它补血、补肾、润肠通便、安神的效果非常好,而且固元膏里的料酒味道淡,一次吃一勺,不会给身体带来任何坏处,也不会伤害到腹中的小宝宝。

注意:怀孕未满3个月不要吃固元膏哦,3个月后胎儿稳定成型过后就可以吃了。

固元膏适用于痛风

固元膏对男士也有很好的效果,能改善脂肪肝、血液粘稠度高,还是适用于痛风的特效药;同时也适合老人补血、补肾。

孩子食用固元膏效果好

孩子吃固元膏同样不错,因为补血效果好,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还能促进脑发育,让孩子更聪明。此外,改善小儿哮喘也有特效。

用法用量

每次舀膏的时候,取用勺子上不能沾水,遇水容易发霉。如果不小心遇到发霉的情况,可将上面的霉去掉,再倒入盆中,加上盖,上火蒸半个小时后可以继续食用。

吃固元膏的量要因人而异:一般病后虚弱的人可以一日2次,一次一勺;作为治疗妇科病的,一日2次,一次一勺;男士们降血压、降血脂,治疗痛风的,也可以一日一次或2次,一次一勺;只作为保健的话,每天早上一勺就可以了;睡眠不好的人放在晚上泡脚后吃上一勺,利于睡眠;小孩子要在晚上临睡前吃,一次小半勺就可以了。

有的人吃了以后有上火的症状,可以将量减少,或隔一天吃一次;有的人吃了后会拉稀,不要紧,这说明脾胃寒湿还比较重,平时多吃生姜或其他辛辣的食物就会好转的。

功效解析

1、美容养颜作用:固元膏通过补血而滋润皮肤,利于皮肤保健。长期服用可使脸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是滋养皮肤,美容养颜之佳品。

2、调经安胎作用:固元膏可以用于因血虚、血瘀和血热引起的月经不调,有利血调经作用。固元膏可补阴血,益冲任,故可养胎、安胎,调治妊娠病。对常见胎元不固,胎动不安,甚至流产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治疗各种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症效果明显。

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阿胶固元膏能够升高白细胞数量,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固元膏对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易患感冒等体质下降者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使免疫力增强,疾病减少。

5、益智健脑作用:固元膏中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缓解学习紧张情绪,使大脑和全身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提高体质,强身壮神,精力旺盛。阿胶中含有小分子活性肽,能增强机体记忆力和提高识别能力,有较强抗疲劳作用。

6、缓延衰老作用:阿胶固元膏含有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以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这些都是人体营养重要物质,有明显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

7、强筋健骨作用:固元膏补血液,血能养筋,液能润滑关节,充实骨髓、脊髓、脑髓,故能强筋健骨,流利关节,抗御风湿的伤害。

8、抗癌作用:实验观察发现固元膏对细胞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并对NK细胞的活性有较好的增强作用,而NK细胞在阻抑肿瘤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阿胶有促进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同时也能提高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用以辅助抗癌,可使肿瘤生长减慢,症状改善,生命延长。在使用放疗、化疗时,使用固元膏,可减少副作用,增强体质,增强药物耐受性。

9、补钙作用:固元膏中含有较丰富的钙质,通过甘氨酸的作用,促进钙的吸收和贮存,改善体内钙平衡,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保健中最为理想的补充剂。

10、扩张血管作用:实验证明固元膏对血液粘稠度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老年人服用阿胶固元膏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可使过高血压和过低血压恢复正常状态。

副作用

固元膏确实滋腻太重,有一些偏性,不适合所用的人,长期吃会慢慢降低肠胃的运化功能.而中医经典着作《内经》反复强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由此可以看出胃气是决不能伤的.建议在服用固元膏之前最好请中医根据服用者体质加减固元膏的方子.

1、脾胃不好的人不宜用固元膏:本来脾胃就不足,胃口就不好,大便容易溏泄,面色萎黄,疲乏无力,舌苔胖淡,脉缓细弱,盲目听信固元膏可以补气血、误服之后,出现下列症状:胃口变得更差、肚子发胀、满闷、大便粘稠稀溏、无精打采、妇女月经血块增多、体质下降、本来脾胃不好、结果越吃越虚、面色萎黄

2、脾胃虚弱的小朋友不宜用固元膏:有一类小朋友的情况就是:不爱吃饭,不长胖,不长个,体质不好,容易感冒,小脸蜡黄,鼻子周围发青(中医把鼻子周围的部位叫做气池,从这里看中焦脾胃足不足),典型的脾胃不足的表现.这类小孩子去看中医,大多得到的诊断就是脾胃虚弱”.《不生病的智慧》等书中提到:不少家长反应孩子在吃了后眠质量明显好了,胃口开了”.中医家认为是胃口变好,从固元膏的药性和实际情况看是不太可能的.脾胃虚弱的孩子吃固元膏一月之后,就会肚子发胀,大便难排,气池部位发青,容易感冒,而且脾气特别大(体内有湿热的孩子容易这样),喜欢顶嘴,吃饭照样不好,食欲也会更加变差.这全是因为固元膏太滋腻,不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吃,脏腑娇嫩的小儿就更不适合了.

3、子宫寒的妇女不宜用固元膏:本来小腹部就怕冷,一来例假疼得就厉害,痛经,月经色偏暗,有血块,腰部发酸,发沉,两条腿特别凉,尤其是双脚发冷,晚上钻到被窝好久脚都是冰冷的,去找中医师看病,往往都得到这样的信息:肝肾虚,血虚,气血不足之类的结论.看了教母的书之后,认为自己非常需要补气血,就开始服用固元膏,结果事与愿违,出现以下情况:月经血块增多(因为固元膏中的阿胶是滋腻固摄之品,如果不配合活血温阳的药物,就会导致气血凝滞,其他的红枣,冰糖,黑芝麻,核桃仁也都是滋腻补益之品,更加加重了固元膏的滋腻碍滞之性,子宫寒的妇女服用之后,会导致气滞血瘀,血块增多),痛经继续,甚至加重,脘腹胀满,小肚子发胀,乃至于鼻子出血(丹田寒凝,虚火迫血妄行),口干,手脚继续寒凉……”

固元膏其组成太过滋腻,性偏的比较厉害,一般人服用不多久就会出现种种状况。


应季补品-----红枣核桃桂圆固元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