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启东视野
启东视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4,793
  • 关注人气:6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启东:振兴东北实体经济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2019-04-16 05:23:21)
分类: 财经时评

梁启东:振兴东北实体经济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是强国富民的根基,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所在。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东北老工业基地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

关于实体经济的这个命题,是总结了国内外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2008年引发全球性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背后是虚拟经济玩过火,而实体经济空心化。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造城运动”,房地产开发过度等问题,其本质是虚拟经济过热。受全球经济增速减缓、生产成本上升、虚拟经济泡沫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经营环境趋紧、下行压力加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靠什么?房地产能不能靠得住?虚拟经济能不能靠得住?答案不言自明。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实体经济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比如税费等企业负担情况:前两年的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特别是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罚款项目。另外,土地成本、人工成本、房租成本、原材料成本、办工设备成本、物流成本……样样都贵。比如人工成本每年12%17%的速度在上涨。更有甚者,就是融资,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那简直是“融资贵,贵到要下跪;融资难,难于上青天”。实体经济项目利润比刀片还薄,甚至没有利润。钢铁生产一吨亏一吨、煤炭采出来就赔钱的局面大量存在。前年笔者参观吉林敖东,这是一家吉林的医药支柱企业,2016年赢利达20多亿,但90%来自于作为广发证券股东收益,真正来自于医药受益只一个多亿。这就是实体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真正能保持定力、固守本色的企业变得很少。于是,从事实体经济的被互联网人士视为老土,坚守制造业的被金融人士嘲笑为“傻根”。工业企业都纷纷玩“花活”,做沙发、搞家具的都去盖房子,生产机床的去炒土地,搞煤炭的去炒大豆、炒大蒜……而金融机构更“脱实向虚”,银行很少有一年期的储蓄,都变为短期的理财产品。货币市场过度膨胀,而资本市场过度萎缩。没有人愿意做实体经济,没有人愿意服务实体经济,炒房子、炒股票、炒债券、炒大豆、炒大蒜……造成了金融市场的混乱,实体经济越发无人问津,甚至有人称实体经济是“哀鸿遍野”。

虚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扩大,为实体经济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但是,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地方热衷于造新城、建新区,大搞房地产;一些地方不看需求和可能、不计代价搞资本运作,动辄建设“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体经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制造业出现一定程度凋敝,导致一些地区工业经济运行不景气,形成经济失速的问题。

东北全面振兴,要提高实体经济的地位,强化实体经济的功能。这就需要处理好以下六对关系:

正确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要认识到,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实体经济创造社会价值。离开了实体经济,一切都是空谈。同时,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形态、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要“虚”和“实”相互关联,不可或缺,避免陷入“虚拟化陷阱”。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实体经济的振兴,在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正确认识发展实体经济的极端重要性,把发展实体经济是东北振兴的必经之路和主导方向,坚持向实体经济发力、聚力,靠实体经济稳增长、上水平、攒后劲。

正确处理好“低”与“高”的关系。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不是一点不要低端制造业,要低端、高端制造相辅相成,走先进还要适用的道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进一步降低实体企业的负担,全力打好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会保险、财务、生产要素、物流等成本“组合拳”,全面减轻企业负担;切实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引导和推动实体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发展的结构新格局。

正确处理好“软”和“硬”的关系。金融要回归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生产要素重组,促进结构转型和升级。要优化信贷结构,既要保障铁路、公路、高铁、高速公路和水利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投放,也要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需求,还要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要按照供给侧改革大思路,多措并举服务实体经济,千方百计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坚持质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

正确处理好“轻”与“重”的关系。东北产业结构上的问题,是“四重四轻”:重“重”轻“轻”、重“旧”轻“新”、重“大”轻“小”、重“国”轻“民”。重化工业比重大,轻型工业比重小——轻重比例失衡。轻型产业涉及衣食住用行、娱乐等多个消费领域,是关乎民生民富的综合性产业,是就业的“蓄水池”,在稳定内需、扩大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东北的轻型产业与发达地区相比,差强人意。很多城市的轻型产业,在工业构成中不足20%,甚至是个位数。我们看东北一些城市的轻重工业结构状况,2017年通化的轻重工业比重为6832,这在东北地区轻工业比重算最高的;抚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3.5亿元,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重工业152.6亿元,轻重工业比重6.793.3;葫芦岛2017年轻工业总产值56.3亿元,重工业总产值632.3亿元,比重为991。在辽宁各个城市的超市里,很难见到有品牌的地产品。东北的产业要由“重”向“轻”转变,轻型产业要“重整行装再出发”。重点是实施“三品”战略,即以“增品种”满足多样化消费新需求,以“提品质”促进有效供给能力提升,以“创品牌”树立东北制造良好形象,争取在副食品、家电、皮革、家具、五金制品等领域形成产业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在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上实现突破。

正确处理好“小”与“大”的关系。小微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同时科技型小微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目前,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很多地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和社会稳定的调节器,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底层力量。而科技型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实体部门经济最活跃的创新主体。但和南方一些城市比,东北小微企业层次较低,民营经济的质量和发展水平差距大。抓“小”,体现的是一种放眼未来的眼界,也体现了做慢工、做细活的定力。抓经济,既需要抓立竿见影的大项目、大投资,也需要扶持成百上千的小微企业。抓“小”,反应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创新理念。“亿万千百十,皆起于一。”“小”与“大”,有各自的优势和定位,大项目有大的带动性,小企业有小的辐射力。小企业有大发展,小舞台可以展现大世界。“小”与“大”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为此,辽宁就提出“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的企业转化和发展计划。

正确处理好“加”和“减”的关系。是大境界。东北振兴,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就是既要做靠投资拉动扩大总量的加法,又要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也要做创新驱动的乘法、简政放权提高市场效率的除法”。东北的产能过剩是多年的痼疾,尤其是支柱产业过剩严重。所以一定要痛下决心,做好“减法”的文章。在实际工作中,要三个字号上下功夫: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不能在躺在“共和国长子”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再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因为“装进筐里就是菜的现象没有了,市场没有永远畅销的产品,要让产品适应市场,不能让市场适应产品。所以结构调整必须“喜新厌旧”,既要做加法,有要做减法。对于传统产业,也要“老中生新”,就是以老带新,以老生新,以老变新,以增量带动存量,对传统产业的“挖潜开荒”,改造升级,推动其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方向改造,促进实体经济向健康方向不断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