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风少年

(2016-07-15 15:41:28)

赛场上的“追风”少年

 “肩上扛着风,脚下踩着土,心中一句话不认输,我用火热一颗心写青春。追逐天边最冷的北风,寻找世界最高的山峰,我把孤独当作朋友,天地任我遨游不为谁停留,虽然很多事情我不懂,虽然留下的伤会很痛,我把泪水藏在眼中,一步一步往前走,我要作追风的英雄。”9岁离家,他用汗水与坚毅不断刷新奔跑的速度,10年后,全国残疾人大赛,他初出茅庐,屡创佳绩,包揽100米、200米、400米三个短跑项目的金牌;亚残运会,他的速度震撼亚洲,竞技成绩堪比健全运动员,再取三金;世锦赛上,他笑傲赛场,又揽三金,名扬海内外。

往昔那个羞涩的“追风”少年,已经成长为名贯欧亚赛场的酷帅青年,他就是朝阳市建平县的残疾人田径运动员王浩,他来去如风,用拼搏和速度证明,他就是吴奇隆歌曲里的那个不认输的追风英雄。如今,站在青春起跑线上,依旧寻 找着 世 界 最 高 的 山 峰。

儿时的大山就是王浩的训练场

王浩生于1995年,家住建平县张家营子镇勿心吐鲁村,出生时右小臂部分残缺。由于家庭变故,王浩从小生活在邻乡的舅舅家。9岁时,参与残疾人体育训练。由于成绩优秀,14岁那年,他被辽宁省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选中,开始在建平县体育学校进行专业的田径训练。

“王浩小时候体质差,体弱多病,真没想到长大后能走体育这条路,还能获得好成绩。”王浩的舅舅张大新说,当时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没让孩子有好的营养,孩子身体比较弱,爱生病,如今他能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家人做梦也没想到,替他高兴,感到特别骄傲。

“别看王浩胳膊有毛病,但小小年纪,家里的农活他都抢着干,用镐头刨地、掰苞米、用铁锹挖土都不成问题。”王浩的舅妈杨海英说,小时候王浩性格开朗,学习优秀,和大自己2岁的的表哥从不打架,两人如同一对双胞胎。而且小家伙有上进心,要强,以前家里地多,每到农忙一家人都下地干活,王浩特别勤快,别看小,一点都不落后,用残缺的小臂挎着筐顺拢捡地里的土豆,速度一点不比别人慢。

杨海英说,农村长大的孩子,都是散养。小时候放学,王浩就和小伙伴们上山捡蘑菇,大家满山跑,一会就没影,农村的艰苦生活,磨练了王浩的意志品质,而大山也成了王浩儿时的训练场。

“王浩特别孝顺,别看现在自己在外辛苦,还没挣到钱,但每次只要回来,都不空手。”舅妈杨海英说,2015年,出国到卡塔参加比赛,比赛时,还特意从国外买回化妆品,说让舅妈注意保养皮肤,永远年轻。说起这些杨海英脸上洒满幸福的笑容。

赛场上的“一把手”

他被教练称为是赛场上的“一把手”。教练给他这个称呼,并不是因为他天生缺肢,而是赛场上的他,总能傲视群雄,一枝独秀,是田径赛场真正的一把好手。

 “我从小就爱奔跑,平时,不管是和伙伴一起玩耍,还是在学校运动会的赛场上,别人都被我远远的落在后边。”王浩家住建平县的一个小村,王浩说,从小,他就特别喜欢奔跑的感觉,在奔跑中,他享受着自由、胜利的快乐。爱,加之先天身体素质好,爆发力突出,动作协调舒展,这些都成为王浩在田径项目上,高人一筹的砝码。

9岁起,走上专业的环形跑道,王浩从事专业体育训练已10余年的时间。2010年,年仅15岁的王浩,就获得了残疾人田径锦标赛200米和400米的亚军,在第二年的第八届残运会上,他又获得了200米和400米的第三名。20134月,在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北京站比赛中,王浩获得100米、200米和400米三项冠军,其中,在200米项目中,他还跑出2163的成绩,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在201311月结束的亚洲青年运动会中,王浩再次包揽这三个项目的金牌,成为运动场上闪耀的明星。

王浩是先天右小臂右手缺失。小时候的王浩,不愿意面对自己与其他小朋友的不同,所以在夏季,不论多热的天,小王浩都是穿着长袖的衣服出门,他不想让别人看到刺痛自己心灵的创伤。

渐渐长大的王浩明白了,身体上的小缺憾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在家乡小学读书时,王浩每年考试都是双百,因为成绩、品德皆突出,他在班级一直担任班长职务。王浩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在体育赛场更是笑傲群雄,每次学校举办运动会,只要有他参加的田径项目,头名从无旁落。日常生活中,洗衣、吃饭等一切别人要两只手才能完成的事,他一只手就搞定。而且,经常用一只健全胳膊的缘故,他胳膊和手上的力气大得惊人,有的人的两只手也没有他一只手的力气大。

王浩说,一只胳膊,一只手,一样能撑起生活中所有的喜怒哀乐。

2013成为央视体坛风云人物体育精神奖候选人

20134月,在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北京站比赛中,王浩获得100米、200米和400米三项冠军,其中,在200米项目中,他还跑出2163的成绩,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在201310月的亚洲青年运动会中,他再次包揽这三个项目的金牌。因为当年王浩的出色表现,浩入围2013CCTV体坛风云人物体育精神奖候选人。

“2013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是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承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力支持的年度体育人物评选活动。该评选的前身是创办于2001年的中国电视体育奖,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在体育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13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推出的年度主题词是职业精神。体坛风云人物的10个专业奖项包括: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奖、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奖、年度最佳新人奖、年度最佳教练奖、年度最佳团队奖、年度最佳组合奖、年度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年度残疾人体育精神奖、年度未名人士体育精神奖和年度特别贡献奖。

当年,18岁的王浩成为建平县有史以来首位入围该奖项的残疾人运动员

2014年田径赛场狂揽14

    2013年运动生涯的辉煌战绩后,2014年,王浩在国内外赛场继续展开夺金大战,在第十一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暨2014年仁川亚残运会、中国残疾人田径公开赛暨2014IPC田径大奖赛(北京站)、辽宁省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等国家及国际大赛中,王浩先后狂揽14金,另有2枚银牌入账,再创职业生涯辉煌。

当年10月,在朝阳人民会堂贵宾厅,朝阳市领导与王浩等4残疾人运动员亲切握手,热情交谈,合影留念。据介绍,韩国仁川亚残运会王浩不但获得T45100米、200米、400米比赛3枚金牌,并分别打破三项赛会纪录和三项亚洲纪录。

400米比赛压线的一瞬间,我闯过终点线,我以4925的成绩获得第一名,这是我至今在400米赛场获得的最好成绩。”仁川亚运会上,让王浩收获的不仅是金牌,更是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快感和自信。

“这都是老教练的辛苦付出,让我和队友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在赛场上,王浩屡创佳绩,说起成绩的取得,王浩没有谈自己的辛苦与付出,他说,自己成绩的获得归功于的老教练,那段时间是老教练的按照老队员做计划,辛苦的陪伴和指导,让他和队友的成绩越来越好。

2014年年末,老教练离队,也许是对新教练的执教方式尚未适应,王浩2015年并未发挥出他应有的成绩,在当年的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一金一银一铜,同年的残疾人田径世锦赛,他仅获得两个第三名。但王浩对未来充满信心。如今,他正在备战即将在巴西举办的2016年残奥会。王浩说,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残奥会,目前自己的状态非常好,他不会放弃每一次机会,会全力以赴,完成梦想,为家乡争光。

想与健全人同台竞技

初见王浩于201410月,当年,他从仁川亚运会赛场勇夺三金,身高185的他,身着国家队队服,阳光帅气,很难相信他就是舅妈嘴里所说的儿时经常患病的孱弱小孩。

 “做自己愿意做喜欢做的事情,训练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享受奔跑、享受急速,享受累的痛快。”王浩说,奔跑着追求目标是一种境界,竭力地挑战极限是一种快乐,微笑着超越苦难是一种幸福。很多时候,累与不累,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最终取决于我们对事件的心态。事实上,我们常常会发现,做自己愿意做喜欢做的事情,累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同多数运动员一样,王浩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登上奥运会赛场。从走上专业赛场起,他一直为这个目标奋力奔跑。目前,王浩正在北京北站参加2016年奥运会的资格赛,王浩告诉记者,除了梦圆奥运之外,他的另一个愿望,就是与健全人同台竞技。他说,一只胳膊不是决定比赛胜负的条件,希望今后赛场上能打破这样的障碍,让他有与健全人同竞技的舞台。

愿为家乡体育事业做贡献

王浩说,平时的备战,他和队友每天训练4小时,上、下午各两个小时,有时也会根据赛事进行加强训练。

“王浩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平时看电视报道,都知道运动员训练有多苦,我们真看不下眼去,但王浩从不对家人说。”王浩的舅妈杨海英说。王浩正值运动的黄金年龄,加之赛事频繁,备战任务重,王浩有时几年都难得回家一次,但只要有时间,王浩每周都会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报平安,电话里总能听到他大赛夺冠的好消息,但是训练的艰辛他从来不讲。

“希望王浩身体健康,多拿冠军。”舅舅、舅妈都担心王浩训练太累,希望王浩在外照顾好自己,生活的好,越来越有出息,在赛场多创佳绩,回报家乡。

王浩说,小时候在舅舅舅妈家度过了很快乐的日子,舅舅一家都很疼爱自己。虽然年龄小,但王浩心中装了很多的心事,他说,最希望家里一切都好好的。

谈到未来,王浩说,在赛场征战多年,他特别喜欢在赛场上奔跑的快乐,等自己结束专业体育生涯,他希望自己能做与体育有关的职业,最希望自己能回到家乡,为家乡的体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