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青瓷介绍(三)

(2012-01-11 20:05:01)
标签:

瓷玉墨香

青白釉

柴窑

影青瓷

全攻略

宋体

王伟

文化

分类: 陶瓷

                  影青瓷介绍(三)

作者:天南地北之子                                                           转载:瓷玉墨香

    这一节我要说的是影青瓷的鉴定。

清梁同书的《古窑器考》中的那段关于柴窑的记载:“……,柴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十分适合于影青瓷的特征鉴定。瓷玉墨香

现在我仔细说说:

1、影青瓷又称青白瓷,胎体洁白,由于许多影青瓷器是超薄胎,所以选料极其精细,因此胎质非常细腻、纯净,几乎没有任何杂质。瓷玉墨香

见图:元代清白瓷 尺寸:高22厘米         瓷玉墨香

http://s16/middle/6205a38ag9446e5e5470f&690
见下部胎足无釉处      瓷玉墨香

http://s6/middle/6205a38ag9446edff0485&690
见碗底,所谓的胎质幼洁。      瓷玉墨香

南宋 湖田窑青白釉刻花小罐      瓷玉墨香

http://images.gg-art.com/c/c8cwib6m1.jpg
南宋 湖田窑青白釉刻花小罐底部 胎质洁白、纯净      瓷玉墨香

http://images.gg-art.com/c/c8cwib6m4.jpg2、影青瓷胎体薄,可以薄到1毫米左右,透光。不过即使一些比较厚的影青瓷,也能透光。像我收藏的这把壶厚度在5毫米以上,也照样透光。      瓷玉墨香

http://s2/middle/6205a38ag94471ca92991&690

在影青瓷前,记载中只有柴瓷薄如纸,但目前没有确定的柴窑认定品,所以无法比较。定窑中据说也有很薄的,但恐怕不是常见品,也未曾听说过定瓷透光的情形。      瓷玉墨香

3、宋、元时的瓷土与现在的不完全一样,处理的方法也比较原始,致使含铁量还是比较高,而且烧窑的燃料用的是木柴,木柴是什么品种?干的还是湿的?含水的情况如何,甚至和泥的水是用的什么水?再加上影青瓷修胎很薄,以斗笠碗来说,即使是碗底也是很薄的,这诸多特定的时代因素,造成影青瓷不施釉的底足会渗出黄色或黑色的铁氧化物。真品的黄、黑色氧化物是从胎体内渗出,渗出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大多不居中,非常自然。也有些人说影青瓷底足上的黑斑是垫烧痕。据我观察确实有二种黑痕,如果是垫烧痕,一般显得较厚,有明显质感,而渗出的氧化铁痕则完全是胎的一部分。      瓷玉墨香

现代仿品在这一点上无法做到,仿品在无法仿制这一特征时,只能用二种办法来作伪,一种是在底足上涂上黄色和黑色。第二种是干脆用强力胶水粘上黄土来掩盖足底,意图蒙混过关。这些作伪的办法只能欺骗未见过影青瓷真品的人,因为冒充上述特征,不管怎么弄,其差异非常大。附带说一句这种用强力胶粘上黄土作伪的办法在许多仿古造假的瓷器底足都可以看到。也可以说凡是足部有这种现象的不管其它特征如何吻合,毫无疑问都是仿品。      瓷玉墨香

真品渗出痕      瓷玉墨香

http://s1/middle/6205a38ag944728c66da0&690

真品垫烧痕      瓷玉墨香

http://images.gg-art.com/c/c8cmihwm4.jpg

 

伪品底部之粘上的黄泥      瓷玉墨香

http://images.gg-art.com/c/c8cv7i3m5.jpg

 

4、影青瓷上的釉是透明的玻璃釉,在未曾刻画的瓷胎表面虽然无色,但会使得瓷表面的颜色显得晶莹、滋润,产生如新疆和田白玉般的一种很温润的毫不刺目、光泽柔和的玉白色,同时在积釉处,如壶把的里侧根部及刻花处呈现出天青色,这种天青色基本上是偏蓝的,也有略偏湖绿的,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变色。(有时我们也可见到釉色偏黄的青白瓷,其实这是烧制失败造成的现象。)      瓷玉墨香

因此影青瓷的釉色在自然光下,外观上是二种呈色,一是大部釉面呈玉白色,二是积釉处的天青色。也就是说其刻画的纹饰在自然光下也可清晰看清。但如果改变位置,外侧强光,由内侧向外观看时则整体是深的天青色,刻画纹饰则透亮。这是因为影青瓷太薄,以至于胎釉结合成一体。      瓷玉墨香

http://s1/middle/6205a38ag94476903da40&690

5、宋影青瓷中的薄胎器存放到现在大部开片,这种开片不同于其他瓷器,我称它为很密的树枝树杈状。厚胎器及部分薄胎器也有不开片的。      瓷玉墨香

由于影青瓷在元青花盛行后逐渐衰落,逐步退出了辉煌的主演角色,最终在明末,随着烧造影青瓷最著名的景德镇湖田窑的熄火,影青瓷成为历史的遗存,因此倘现在我们拥有一件影青瓷器,那么它要么是明代前的遗存,要么就是现代仿品。作为真品,任何一件影青瓷器其存世时间最低在400年以上。而一件宋代影青瓷,则至少在700年以上,所以我认为只要是影青瓷真品,即使是窖藏器,几百年的光阴必将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所以我们要认定真品首重于观察其老旧的痕迹,这种老旧的痕迹绝非现代仿家能仿造出来的。比如下面我们看到的这几件影青瓷上的痕迹能仿制出来吗?      瓷玉墨香

注意碗壁上如裴光辉老师所说的古瓷所特有的团状反光纹      瓷玉墨香

 

http://s16/middle/6205a38ag94477153a0af&690
http://s13/middle/6205a38ag94477592b97c&690
http://s8/middle/6205a38ag94477989eeb7&690

http://s4/middle/6205a38ag94478a76e273&690

6、除了瓷器表面很直观的开片外,影青瓷的表面还有其他任何瓷器所没有的特异现象,那就是瓷表面满布有肉眼很难辨出的细密的竖条皱纹,这种皱纹显然是瓷器烧成时就存在的,是瓷胎和表面釉不同步收缩形成的。由于影青瓷胎非常薄,因此这种不同步是很细微的,所以这种收缩不像其他瓷器一样形成开片,而是仅仅形成密密的皱纹,即使是多年的出土器,这皱纹还是透明的,不受存放年代和外界尘埃等赃物的影响。在这细纹之间密布气泡,气泡的大小基本一致。虽然气泡很多,但并未形成如哥窑瓷中的聚沫攒珠,而是清晰、明快。这些气泡和釉面的皱纹组合在一起,就仿佛是奔泻的瀑布上挂满的晶莹水珠,在放大镜下非常美观,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一现象时,不禁由衷地赞叹在这釉面上的微观世界真美啊!影青瓷所特有的这种特征是目前的仿品所绝对做不到的。      瓷玉墨香

注意下图右侧等处的皱纹

http://s10/middle/6205a38ag753a5c65d78c&690

注意碗壁近碗中心的气泡      瓷玉墨香
http://s7/middle/6205a38ag9447c25eccc6&690

上述6点是影青瓷真品辨识的根本,建议影青瓷收藏者们严格按照这六个方面去辨识,这样才不至于打眼、吃药,被赝品迷惑了。      瓷玉墨香

再上一件影青瓷观音,同时上个现代工艺仿品,请大家比较一下: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元代影青瓷观音坐像:      瓷玉墨香

http://www.kepu.net.cn/gb/civilization/chinaware/kernel/ci/055b.jpg

此为新仿影青瓷观音,售价8000.00

http://www.huaxiaci.com/shop/images/201007/goods_img/804_G_1278463825005.jpg

其底面:周边一圈仿真品垫烧痕明显不对,胎色也完全不对。      瓷玉墨香

http://www.huaxiaci.com/shop/images/201007/goods_img/804_P_1278464181497.jpg

     影青瓷的装饰方法继承了许多名窑的技艺,但总体上是简约。由于影青瓷瓷胎洁白如玉,釉彩呈天青色十分美丽,因此它不再追求繁缛的装饰,但这并不妨碍影青瓷装饰技艺的多样性。北宋前期的青白瓷并无花纹,以器型的规整和玉一般的釉质取胜。中期以后,它的装饰工艺有点褐彩作品(传世不多),在图案形成上以刻花为主,兼有印花、浅浮雕、镂空、堆塑,而以“半刀泥”独具装饰特色。(“半刀泥”是用铁质的小刻刀在干燥的坯体上刻画成一面深、一面浅的凹面与线组成的花纹。)      瓷玉墨香

所谓半刀泥刀法按源流来说,来源于玉雕。中国古代早在商周时期的玉雕上大量采用一面坡刀法。

见图:

http://s7/middle/6205a38ag972107b8b766&690
此件系商代母子龙形雕,注意上部右侧如意云头的刀法即是一面坡刀法。再看一件:      瓷玉墨香

http://s15/middle/6205a38ag9721143b315e&690
此件是一件战汉时期的玉马,中间的如意云纹也同样采用了一面坡刀法。      瓷玉墨香

再看一个唐以后的碧玉雕大象,其体驱上的花纹全部采用一面坡刀法:

http://s1/middle/6205a38ag972123776cd0&690
在瓷器上借鉴玉器的技艺很多,单说这一面坡刀法,在影青瓷钱是在耀州窑瓷器首先得到大量运用。请看磁州窑瓷器:      瓷玉墨香

http://s1/middle/6205a38ag9721493a70d0&690
这是一件被掠夺至法国集美博物馆的耀州窑佳品,前期的耀州窑产品采用减地剔花技艺的较多,后期大量使用这种类似于玉雕的一面坡刀法,采用这种刀法不仅减少了耀州窑产品图案制作的工时,同时还是保存了耀州窑独特的类似于浅浮雕以突出图案的特色。从这个瓷罐上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花卉图案周边轮廓全部采用这种刀法,这种刀法传承到影青瓷,被称为“半刀泥”。见图:      瓷玉墨香

http://s11/middle/6205a38ag97216872c03a&690

http://s1/middle/6205a38ag97216c6a9240&690
透光效果:      瓷玉墨香

http://s14/middle/6205a38ag7583581d8bdd&690
半刀泥加篦纹      瓷玉墨香

http://s11/middle/6205a38ag972174aee19a&690
美丽的弧形      瓷玉墨香

http://s2/middle/6205a38ag97217757dbe1&690
接下来我想根据网友们的文章提供宋代生产影青瓷的众多窑口,因为也许这些窑口中存在着一个极大的秘密,具体等会说。      瓷玉墨香

全国青白瓷生产窑场众多,分布地域辽阔,生产规模宏大,遗物丰富。1、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藤县的中和窑、容县城关窑、北流岭垌窑、桂平县的桂平窑、埔北土东窑。未发现覆烧工艺。2、广东省:有潮州窑、西村窑、惠州窑和阳江石湾窑等3、浙江省:有江山窑、文成窑、泰顺窑、临安窑等。采用覆烧工艺。其产品胎较厚,釉色偏灰。4、湖北省:有鄂城梁子湖窑、武汉市的湖四窑。未见覆烧工艺。5、湖南省:有耒阳窑和益阳窑。采用覆烧工艺。6、安徽省:有皖南的繁昌县柯家冲窑,制作工艺特点明显,碗盘等圆器,底足内壁斜削,中心有凸起的乳钉状。宋代用与足心大小相同的垫饼垫烧,底足无釉,未见覆烧工艺。7、河南省:有禹县钧台窑、宝丰清凉寺妆官窑、临汝严和店窑、新安城关窑、安阳善应窑。未见覆烧工艺,而采用与汝窑相同的支钉仰烧。8、福建省:有浦城窑、崇安窑、光泽窑、政和窑、建瓯窑、闽清窑、建江窑、莆田窑、闽侯窑、德化窑、安溪窑、泉州窑、南安窑、同安窑、漳浦窑等。各窑普遍使用较先进的覆烧工艺。9、江西省:青白瓷窑址,首推景德镇。宋代典型窑址有湖田窑、银坑坞窑、小屋里窑、南市街窑、柳家湾窑、白虎湾窑等  此外,江西宋元青白瓷窑址,还有南丰县白舍窑、赣州市七里镇窑、吉安县吉州窑、萍乡市的南坑窑、宁都县的固厚窑、清安县的鸦髻山窑、奉新县的窑场里窑等七处窑址,其中以南丰窑最为著名。      瓷玉墨香

前面我说这里隐藏着秘密,我是说青花瓷是在影青瓷白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作为时间上的直接继承者元青花烧造的遗址迄今无定论。从现存的许多已有定论的传世品或窖藏品或国外收藏品中元青花的瓷胎和釉色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差异,可以肯定的说元青花不可能完全是景德镇湖田窑单一生产的,而且在景德镇发掘考古中可以看出,在景德镇元青花生产的规模并不大。许多有心人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么我想说的是上述这些遍布大江南北的窑口既然都在生产青白瓷,那么也完全有可能在元代进一步生产青花瓷。按照在土耳其和伊朗等地大量存有元青花的事实,当时元青花的海外贸易十分昌盛。而且本人拙见以为上述窑口中接近海口、河口,以及偏南的窑口极有可能是元代生产青花瓷的重点区域,建议大家关心一下这些窑口的遗址,兴许能解开元青花大规模生产地这个几百年之谜。      瓷玉墨香

最后我想说说,这几年影青瓷的市场身价时高时低,总体上在上升,现在我请大家看看曾经在拍卖场上拍出的一些影青瓷的价位,供藏友们参考:      瓷玉墨香

1、宋代影青缠枝牡丹纹壶   估价:150,000.00 高10.5 cm口径2.8底径9cm

壶直口、溜肩、肩有两拱形耳,直腹,一侧有流,对应为弯曲柄。盖作菊花状有小钮,子母口与壶相连。壶身饰缠枝牡丹,纹路清晰,遍体施影青釉,釉色清澈透亮,具有实用收藏双重功能。      瓷玉墨香

http://s11/middle/6205a38ag9721dd081f6a&690
2、影青鸡首壶  34.4cm估价:¥30,000至¥50,000.00      瓷玉墨香

瓷壶鸡首,翻口圈足,龙柄高耸。釉汁肥厚,通体开片,更使器物雅趣。      瓷玉墨香

http://s6/middle/6205a38ag75836399aec5&690
3、南宋 影青瓷婴戏图梅瓶  估价:¥400,000至¥500,000 .00      瓷玉墨香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弧腹,胫部折收,卧足。胎质细腻洁白。腹部刻饰婴戏莲池图。罩一层若青若白的玻璃釉。      瓷玉墨香

http://s14/middle/6205a38ag9721efb6acdd&690
4、影青瓜棱花口瓶 (一对)高16cm      瓷玉墨香

成交价格:¥268,800.00      瓷玉墨香

http://s9/middle/6205a38ag9721f4f3f248&690
5、元 影青釉龙纹扁壶  成交价格:¥504,000.00      瓷玉墨香

釉面温润,开有纹片,器身外壁印有“枢府” 及海水云龙纹。积釉处隐隐呈湖绿色。两肩各塑一夔龙。内壁无釉,呈黄褐色,有接胎捏塑痕迹。胎质瓷化程度较高,呈半透明状态。火石红底,时代特征明显,器物完好无损,实为难得。此器经中国文物鉴定中心大家张宁鉴定。附《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鉴定证书 备注:海外回流      瓷玉墨香

http://s7/middle/6205a38ag97220161a556&690
6、元 影青弥勒像  高29cm 估价:336,000元

带旧座,有伤。弥勒佛袒胸,垂足,面部丰膄,神态安祥,端庄肃穆。帔帛线条流畅,质感极强,釉色光润。这尊弥勒坐像充分显示于了元代景德镇窑瓷塑工艺的卓越成就。在传世的宋元影青造像中,通常我们所见到的都是观音形象,而弥勒的形象却极为罕见。      瓷玉墨香

http://s11/middle/6205a38ag972230a82caa&690
7、宋 影青观音像成交价格:13,4400.00 20cm      瓷玉墨香

http://s8/middle/6205a38ag97223d3b5b07&690

8、元代 影青釉釉里红鱼纹碗 5,50000.00直径12cm      瓷玉墨香

瞥口,弧壁,高圈足,细砂底。外壁施影青釉,内壁以釉里红装饰,绘制鱼藻纹,画工精细,因“鱼”与“余”谐音,寓意富贵有余。      瓷玉墨香

http://s15/middle/6205a38ag972243e8716e&690

9、影青刻花方豆 成交价格:¥240,000.00      瓷玉墨香

 此豆方形,造型优美,形制美观大方,施影青釉,釉色漂亮,并有刻花装饰,线条流畅,制作精美,保存完好,不可多得。      瓷玉墨香

http://s5/middle/6205a38ag97224ba81e14&690

10、影青釉花口杯(一对)成交价格:220,000       瓷玉墨香

此花口杯一对,保存完好,通体施青白釉,胎质洁白细腻,是一件青白瓷佳品。      瓷玉墨香

http://s3/middle/6205a38ag75836e598fe2&690

(全文完)                                                             瓷玉墨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